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一些杂谈 -- 清水

共:💬27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错误之处

淞沪抗战始于1932年1月28日,不是1931年

反坦克火箭最早出现是1942年美制巴祖卡M9A1反坦克火箭系统,国军在抗战前无法购买

“国府在机械化部队的建设上也认识不足”-这个好像1939年前只有德国认识比较足,其他列强美、苏、英、法、日都认识不足,只是法国没有机会再认识一次了,而其他国家借法国灭亡的机会认识了这一点。

“如多购置轻型的便携式威力较大的武器,轻重机枪,迫击炮甚至反坦克火箭等等,装配给思维敏捷,训练有素的人员成立特殊部队对日军实施特殊打击,效果要好的多!实际上老共的八路武工队,军统的敌后特工等都是用这种特殊方式作战的!而其杀伤效果,心理打击也让敌军大为胆寒。 ”-这个八路不仅是机械化部队和炮兵不足,轻重机枪,迫击炮也不足,在不足的情况下还是在游击战中给予日军重大打击。不能说八路因为有了轻重机枪,迫击炮才开始游击战的。

“这就是作战策略问题。国策是以空间换时间,持久作战为主。但抗战初期在华北,江浙等绝地过多的计较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致使国军损失较为惨重,当然国民有渴求胜利的强大呼声,但最高指挥者一时气血上涌,呈匹夫之勇,以人海战术,血肉之躯去正面攻坚,抵御装备训练高于己数倍的日军则是犯了兵家大忌。因为这样的战争方式正是日军所期盼的,那就是在大城市,交通要道会战挫败国军主力,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控制大量国土。在占领地疯狂掠夺人力,物力实现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险恶目的,也正是兵家“食敌一粟胜于食己十粟”的运用。”-国军江浙抗战,尤其是淞沪抗战,恐怕当时有树立抵抗形象,争取国际干预的想法,客观上也迫使日军增兵,避日本由蚕食变为鲸吞,战略上取得了主动。另外,国军对现代化战争方式的确不熟,指挥还是落后,武器装备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在在江南水网地带打正规战这些劣势比在华北平原一马平川面对日军机械化师团还是要小得多。迫使日军主力由华北转向长江,战略上还是得分的。

“国军应以较轻便的团级,师级武装力量为单位采取运动战方式穿插敌军侧翼背后,不计较无险可守的大城市,以消灭其有生力量为主,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秘密穿插,摧毁其辎重补给或集结优势兵力消灭敌军。而再以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经验丰富的军人为基础,组建特殊部队,携良好的轻型武器对敌后仓库,机场,交通要道,指挥中枢等地实施突袭。这样的效果一定要好的多。而这也是林彪,彭德怀等八路统帅常用的策略。”这个好像不太容易,八路也很少听说对日作战中以团级,师级武装力量为单位采取运动战方式穿插敌军侧翼背后的战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