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我是一名华裔美国士兵 -- dislab

共:💬27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我是一名华裔美国士兵 3

回复[152]:就像发张自己的照片是想给这个帖一个完整,而我现在很害怕我要解释我是谁,或者那个人是谁这样的问题了,好吗?各位。也别管是不是抄袭了,我只能告诉你,我现在停止写,那么就要请哪个朋友继续来靠想象发挥了

---usdark

回复[164]: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说什么,总之很乱七八糟的,想必大家能体会吧,波斯湾战争已经过去了,美国又做了次世界级大蠢棒槌,历史来证明这场战争最终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灾难还是自由吧,大部分人,纯粹的大部分美国人,我是说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都一无所获,我就有几个朋友死在那里,莫名其妙的,他们没有抢劫过一个伊拉克人,也没有带走一勺石油,就这么结束了。我2003年7月在经过科威特边界的时候就遇到爆炸残骸,晚上,不敢再移动,于是整个晚上100多驻地部队通宵鸣枪,噩梦连连

---usdark

回复[165]:最后一个分辨吧,任何有美国绿卡的永久居民都可以申请服役,退役可以提前申请,但不能在战地申请。完。

---usdark

回复[185]:~~你们这一说,我都觉得我好象做了个梦

美机动连队执行巡逻任务,营地叫大栅栏,面积不大,巡逻时间是40分钟,之后迅速换防,在营地里有10米左右的埔板,回来的士兵迅速的卸掉装备休息,因为实在太热,除主要枪支和2个包扎在一起的子弹夹外最多还挂把M9。其余全部放到长板上,从卸装备到第二对出发是3分钟时间,第二队开始装配,用的就是我们带回的,其中就包括头盔,战场和平时不一样,耗费很大,陆军部队里,除了自己的军牌不能换,其余全部可以更换,突击部队除了自己的枪不换,戴出去的很多是上一帮巡逻者的。

(图片4,略, 转贴者注)

---usdark

回复[187]:很多国内的朋友真的比美国士兵还熟悉装备,但真正你做了个美国士兵,你会发现你感兴趣的永远是外军装备,例如很多我的朋友都非常想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设备,在战场上,服装或者装备不是像和平时期,美陆军部队,连已下的机械化部队允许改造坦克,士兵可以对枪支进行任何更换,如果是因为明确的改造枪支而损坏了,可以马上更换,战场的第一原则是随手,方便,而不是制式。

---usdark

回复[189]:我曾经也申请更换1911,后来直接就在桌上拿了把,原来的枪支都有来复线管理,现在没有,后来我不带手枪而换了猎枪,自己锯短枪管,这样近距离的时候心理感觉很好。那枪也是别人给的,至于头盔,呵呵,衣服,我不多说了

---usdark

回复[199]: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起先对美国的军用物资很有兴趣,但这个兴趣大约维持了2周,也许不到吧,海湾战争使用的很多装备都是在新加坡囤积的,全世界采购,我肯定我们的衣服一定来源于某个华人加工仓,美军的感觉,我觉得武器,个人武器其实各个国家都差不多,没有决定性优势,决定性的地方在后勤工作和部署、协调、支援能力上,而且他们经常参加战争,很多通讯设备我看就是以色列的,以色列免费提供给美国人,原因是他们有那么几年没打过规模战役了,需要通过实战检验设备能力,但4个已上美陆军连队的投诉报告就能让国防部无条件撤换某个设备,所以,军火商在部队里整天呆着,请你喝啤酒什么的,他们都雇佣过来与基层部队做好关系的,这也许和中国一样

---usdark

回复[207]:楼上我的照片,相信国内朋友,军事迷可以认出了吧,这是第10山地师的可以说做训行头。

但这种色彩的衣服在伊拉克,立刻就改换先头部队的,很多时候,在沙特休假的美国士兵去市场买罐装油漆,不停的试验,之到把自己的衣服喷到和沙漠里的地面完全一样才罢手,另外,极少有人用什么迷彩涂脸,最多拿着做唇膏,因为白天温度是40度,晚上有时候到1-5度,涂抹那种东西真的只是电影镜头

---usdark

回复[209]:。。轻松点,战争已经越来越少了。

---usdark

回复[210]:部队里最难呆的就是陆军和潜艇部队,陆军我觉得最辛苦就是背负的东西,太沉了,很多士兵都不带匕首,只有刚刚入伍的新兵才喜欢把自己挂满东西,一个月左右他们就会开始有计划的丢这个丢那个,武装带能换成背心就坚决不用,怕就是怕中程距离的巡逻,因为车辆不够,所以步行更多,长途和短徒相对都很好,什么水袋,除非侦察兵没办法要背,我们很多时候就是拿瓶矿泉水出去巡逻

---usdark

回复[212]:所以,我想让大家了解下,美国兵其实根本不是一群装备疯子,很多军官都很厌倦推销各种武器的人,而这种人,可能在伊拉克不下1000人。他们有来自德克萨斯的牛崽,也有马里兰的乡村老师,还有去过10次已上中国云南的背包族,什么人都有,英国军队相对更加单纯点,他们说美国兵是大杂烩,真的是什么乱七八糟出身的人都有。每个人都有个理由去伊拉克,像我这种似乎什么理由都没有的并不多,但我相信,怀抱去侵略的理由的美国年轻人还是不多的

---usdark

回复[218]:我们的娱乐其实也很简单,能把这些说给国内的朋友听,真好,因为我不是西方人,我还是无法融入真正的美国中间去,例如白人,但战场上交往的朋友可能还是比美国普通社会交往的要强一点,我们的教官是个很牛的人,经历一堆吧,不过退伍后唯一打算就是去家乡的一个夜总会做保安,呵呵,就好象讲一个国内的少校退休后去给人家看场子一样,白人很少担心自己前途,我不同,我是中国人,脑袋里总是弯曲弯曲的,我想我退伍后能干什么

---usdark

回复[222]:我估计我什么都干不了,我回到家乡,真觉得自己是个土包包,如果有份保安工作我也干,一个不需要战争的国家你会开枪不是罪犯就是警察,我可不想做警察,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好的军人,但绝对没有什么好的警察~~也许吧

---usdark

回复[228]:在伊拉克学会了抽烟,喝啤酒,打扑克,那是一次围攻巴格达西南方向的一个建筑物,是个工厂,跑过去,一个人都没有,伊拉克也有这样的人,就是2边告密,2边拿现金奖励,我们40多个人进工厂后就接到命令,原地不动,后来车队也开走了,还部署了撤退痕迹,那是我比较紧张的一次,因为估计是要么伏击,但这个位置离本部有接近70公里,半夜里,几乎没人睡觉,都很紧张,后来电台叫离我们几公里有直升飞机被攻击了,要我们马上过去,老板派人用夜视看了很长时间才决定出去,外面整个是全黑,我鼻子不高,戴夜视很不舒服,一直不习惯,就用荧光笔在一队友身上后背化了几道,跟着荧光跑,呵呵,后来,跑到那地,什么都没有,但工厂那边已经是一片枪声炮火了

---usdark

回复[233]:这是执行夜勤任务,后背荧光后来成为了一个手段,但有士兵说曾经因为这个光点被狙击,于是就改成了要戴特殊的墨镜才能看到的荧光,但真正这些特殊的做法用到的时间不多。

指挥官什么的晚上安排行动都是画这种图,这种图在打起来的时候可以他边画边全部理解,但过后回去看,没几个人能搞明白,这大概就是战时紧张吧。。。

(图片略)

---usdark

回复[238]:我们的部队在8月就要全面进入伊拉克,属于大的换防,希望死于冷枪的少一点,我宁愿永远巡逻或者做突击队都不愿意换城市,跨度大的话要搭乘直升机,那几乎等于是做靶子,所以开攻击直升的薪水比开运输机的低很多,当然,前者打人,后者是被人打

(图片略)

---usdark

回复[243]:我也被人打过,有次在多国驻扎新闻办公室附近抽烟,我靠在车尾,听到很蒙的一声,四处看看,找不到哪里发出来的,一个伙计走过来,说,你看看你头上,车上捆着7个pelican的大箱子,子弹穿透了其中5个,把里面法国新闻记者的乱七八糟设备打到稀烂,我方圆360度至少2公里是平地,我想象不出这枪是哪里来的,这个人难道就埋到沙漠里去了,想着就伤脑筋,还有次甚至看到一颗子弹打到对面的墙壁上,连个坑都没有,估计它已经飞行了2公里了吧,软绵绵的,联军值勤的位置还是很安全的,因为周围都有伏击的狙击,伊拉克人的子弹超过1000米就没什么意义了,所以真正的危险是巡逻时候的炸弹和冷枪,但我们防备冷枪总算找到了高招

(图片略)

---usdark

回复[246]:这需要驾驶员已经对路熟悉到烂,就是从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的时候,我们在车前面捆绑了大量的树叶,汽车开东的时候,整个汽车都是笼罩在灰尘里,狙击手根本无法看清楚,巴格达北部有很多零星的抵抗,有的是第一队刚过去把交战,击毙了袭击者,一看,好象不是伊拉克人,是约旦人,总部下令马上回来补充弹药,第二队出发检查尸体,这是世界上最荒唐的事情,一只部队开过去,穿越10公里的狙击范围就是为了检查那个约旦人身份和拍照,但我们用了这种办法后,很多伊拉克人甚至连几台车都没看清楚就让我们晃过去了,通常我们在必须巡逻的地方个只部队都有个潜意识的规则,就是清除一切路上的碍事的,害怕再次通过的时候那里是多少TNT.后来,巴格达的城市卫生工作就都被我们这些为保命的士兵给整理干净了,真比和平城市的道路还干净

---usdark

回复[250]:很幸运,伊拉克人不挖隧道也不学孙子兵法,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战术直接的2个民族对战,如果是毛泽东领导这场战争,我想,可能海湾战争才刚刚开始。

到了沙漠地带,不管多热,士兵都尽量聚集在装甲车里,天上的直升机一离开,马上就四散形成观察哨位,好象已经全部默契了,有人说,有的伊拉克北方部落的狙击手可以把整个人埋到沙漠里24小时,即使你从他身上睬过他都没反应,我没有遇到过,但兵营里传说很多,某某就是这么被射死的,所以,在沙漠地带,大家都很谨慎

(图片略)

---usdark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