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梦想成真,评《流浪地球》 -- 水草之肃

共:💬322 🌺2461 🌵1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观众,为什么资本依然没信心?

原文链接如下: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9500

我们来看看文中的这一段:

前几年,媒体上经常爆发某些知名导演和观众的骂战。导演们创作出来的电影被观众斥之为“烂片”就大为感慨“观众不懂艺术”,甚至放言“中国的观众只配看垃圾”。看似非常专业的营销公司和金主爸爸们臆想出了一个浅薄的、庸俗的、没有艺术辨别能力只会听风就是雨的前几年,媒体上经常爆发某些知名导演和观众的骂战。导演们创作出来的电影被观众斥之为“烂片”就大为感慨“观众不懂艺术”,甚至放言“中国的观众只配看垃圾”。看似非常专业的营销公司和金主爸爸们臆想出了一个浅薄的、庸俗的、没有艺术辨别能力只会听风就是雨的“中国电影观众群像”,并以这个虚构出来的群体为对象开始制作电影。而现实中的观众在“没得选”的无奈中只能选择“远离国产”,或是行使仅存的抨击烂片的权力。我想,经历了这三次中国数以亿计的观众用电影票投出的“电影选举”,能够让年轻的导演、编剧和真正有理想和有情怀的资本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电影市场,让他们在中国电影的创作“大片”的路上不再孤单和彷徨,让他们相信一个简单的道理——好好做电影,观众不会亏待你们!

----------------------------------

互联网资本,或者说电影工业化开端的娱乐资本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后调研得出的“中国电影观众群像”错了吗?

站在他们的角度,当时的背景下,还真未必是错的:

1、通过网络购票的观众是他们的分析对象:后台数据可以为这群观众画像,基本都是年轻人

2、他们的兴趣爱好、购物习惯、线下消费、观影特点,可以进一步标签化(一些购票平台与淘宝、支付宝、微博、美团是打通了的)

3、通过标签来反馈对电影的需求,然后定制电影:概念(互联网话题化)+流量(明星鲜肉)+IP(一定受众性的故事)。

至于故事本身,对不起,这些涉及到“编剧的创造性”,不可控,具有投资风险;至于电影的场景载体,对不起,这些涉及到“电影的重工业化”,会增大投资风险。

资本所偏爱的,就是可以短平快的赚钱项目:反正无脑剧情+明星鲜肉,就会有“脑残粉丝”为之买单了。何必呢。

可是时代是发展的。

且不说这个“群众画像”直接把15-20的学生及30-50这些人排除在外了,就算是“脑残粉丝”,也会慢慢长大,会逐渐回过味来:这都拍的什么玩意。

就像三生三世的大电影一样:

1、首先是粉丝建议资本拍电影。资本认可了

2、然后通过网络投票来选男女主角。这就是在为粉丝定制电影嘛

3、找导演拍出唯美的画面。故事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画面和明星要漂亮,唯美。

4、互联网话题性进行宣发。

如果这个电影早两年出来,绝对是粉丝经济的大作,票房至不济也会上10亿。可惜生不逢时,站在了观众对“烂片”深恶痛绝的当口,更是直接遭遇了“战狼2”的上映。除了基本盘的“脑残粉丝”,几乎没有任何机会翻盘,连资本一直以来在互联网上带节奏的强项,都被“战狼2”压制得掀不起一点风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