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Joshua Freeman:巨兽兴亡录 -- 万年看客

共:💬77 🌺39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7,通向1919之路

在实际层面上,科学管理法至少在短期内未能缓解炼钢工业以及全国境内越发激化的阶级矛盾。即便管理层投入了更多心力,即便机械化消灭了若干最艰苦的岗位(以及许多技能要求高且薪水丰厚的岗位),炼钢依然是一项艰苦而又危险的工作。自从卡内基取得霍姆斯塔德大捷之后,十二小时两班倒工作制就成了钢铁行业的常规(尽管若干岗位——尤其是成品加工岗位——的工时还要短一点)。操作贝塞麦转炉的的工人们往往要连续十三天每天开工十二小时,然后休息一天,再干一个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在接下来的两个礼拜继续每天开工十二小时,只不过原本的白班倒换成了夜班。这样的工时安排彻底毁掉了他们的个人生活,让他们完全无法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并且导致无数工人未老先衰。在工作期间,工人们要冒着几乎无法忍受的高温完成强度极高的体力活动。当平炉倾倒钢水的时候,熔融的金属流可以达到三千华氏度的高温。工人们要站在盛满钢水的熔炼室周围,将一袋袋沉重的边角废钢与其他合金扔进去,从而调整钢水的化学成分。在钢板车间,约翰.芬奇注意到“人们立足的地板如此炙热,以至于水滴落在地面上也会像落在炉灶上那样嘶嘶作响。”车间里的工人全都穿着特制的靴子,靴底的材质是厚木板,多少能提供一点保护。漫长的工时,无处不在的巨型机械,纵横交错的铁轨,再加上横流的钢水,使得炼钢厂成为了极度危险的场所。以宾州阿勒格尼郡为例——匹兹堡、霍姆斯塔德、布拉德克以及其他若干个金属加工城镇都在这个郡的辖区内。仅在1906年7月1日到1907年7月1日之间,这一地区钢铁行业当中有记录可查的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就达到了195人。退一步说,就算炼钢工人没有死于事故或者遭受伤残,也依然很有可能患上严重的职业病。炼钢厂里无处不在的粉尘毁掉了无数工人的肺部,轰鸣不止的噪音则夺取了他们的听力。

多年以来,炼钢公司极少关心长时间工作与危险的工作条件对于雇员们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工人——尤其是非技术工人——很容易就能替换掉。事实确实如此。自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批东欧与南欧移民涌入了炼钢厂(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地区是个例外,作为南方主要钢铁产业区,大部分非技术岗位都由非裔美国人来担任)。1907年3月,在阿勒格尼郡曾经属于卡内基的工厂里共有14359个一般劳务岗位,其中有11694个岗位由东欧移民占据。这些移民来到美国之前大都是农民或者流动劳工,他们往往独身一人来到美国,原本只打算待一段有限的时间,挣够了钱就回家买地、还贷款或者开店。有些人最终决定留下并且将妻儿都接了过来,但是还有很多人选择了回家。就像在洛威尔一样,劳动力的不断轮换成为了资方的安全阀,因为这些工人组织起来的可能性要低于长期工人。此外非技术移民工人与本地技术工人之间的语言与文化屏障也增加了工人自发组织起来的难度,让炼钢公司得以便宜行事。*

*【马里兰州炼钢厂的黑人工人数量同样很可观。1892年冲突之前以及期间,霍姆斯塔德的东欧劳工与英语技术工之间都展现出了少见的坚定团结,算是大环境当中的反例。】

不过这样的局面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在二十世纪的最初几年里,移民炼钢工人开始通过抗议与罢工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大部分此类行动都为期很短且没有工会参与。但是在1909年的宾州麦基斯罗克斯市,足有五千名移民与本地工人联合举行了一场罢工,抗议对象是美国钢铁公司的下属分公司之一,普莱斯德钢铁车辆公司。公司与地方当局企图依靠暴力来镇压罢工,导致几十名工人死亡。最终美国钢铁公司不得不做出让步,答应了工人们的要求。此前美国钢铁公司在对抗工人组织的时候取得了一连串胜利,这次罢工开始之前公司也放话宣称从今往后旗下所有工厂都要严格执行无工会政策。但是这次的失利对于公司来说却无异于当头一棒。*

*【严格来说这些人并不是炼钢工人,他们的工厂制造的是钢制铁路车辆。】

间歇性的移民工人罢工迫使炼钢公司不得不更加关心自己的用工政策,并且开始寻求工人们的好感,尤其是因为这一时期美国工业遭到了中产阶级改革家们的严密审视。这些改革家们的关注范围十分广泛,所有这些关切被时人统称为“劳工问题”。从狭义上来解释的话,所谓劳工问题指的是如何维持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有序关系,从而避免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已经司空见惯的劳工战争爆发。在1875年到1910年之间,为了镇压工人动乱,美国各州的州骑警出动了将近五百次,至少有几百人死于罢工引起的暴力事件。但是对于许多工人运动家、改革家、政客甚至一部分商业领袖来说,劳工问题还具有更加宽广的意蕴:工人在美国社会究竟应当具有怎样的地位呢?他们在工作场所与政治生活当中应当具有多么大的话语权呢?从最广义的层面上来说,在一个经济不平等极其严重的工业化社会当中有可能实现民主吗?如果真有的话,这一可能性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二十世纪的开端,以工厂为基础、由企业掌控的工业革命已经将社会改造得面目全非了。千百万人离开了新英格兰、爱尔兰、意大利或者东欧的村庄与农场,成为了工厂里的一名工人。对于他们来说,领工资的工作、工业化的守时纪律以及机械化的生产过程都是全新的体验,而且往往让他们感到很不舒服。工人们觉得工业工作很别扭,更多的富裕美国人——尤其是各位雇主们——同样觉得工业工人们很别扭并且富有威胁性。1889年,也就是成功镇压霍姆斯塔德罢工之前三年,卡内基曾经这样写道:“我们在工厂里,在矿井里,在审计所里聚集了上千名工作员。雇主对于这些人几乎一无所知,这些人眼中的雇主则好比神话人物一样虚无缥缈……死板的种姓体制就此成型,就像往常一样,相互的无知导致了相互的猜忌。”

二十世纪之初,曾有许多中产阶级作家乔装打扮成工人,一头扎进工人阶级生活当中,向更上层的社会报道一个他们并不熟悉的世界。怀廷.威廉斯曾经是克利夫兰某炼钢厂的主管。他曾经花费九个月时间先后在一座炼钢厂,一座铁矿,一座煤矿以及一座炼油厂卧底做工,根据这段经历写出了《身穿工装裤的人告诉你工人都在想什么》一书。一马当先的社会工作者们与社会科学家们也投入了类似的任务。他们遵循着进步时代的理念,相信曝光有助于改革。这些中产阶级很关心工业对于道德造成的损害,也很同情移民工人的苦境,但他们依然觉得移民工人是针对美国的威胁,除非这些工人能够被美国的文明社会与国家文化所同化。炼钢工业自然是他们着重关注的焦点。钢铁在经济领域的核心地位使其具有的特殊的重要性。美国钢铁公司这一全球最大公司的创建尤其令人感到钢铁肯定是涉及公众利益的议题。一方面炼钢工人饱受摧残,另一方面炼钢厂老板日进斗金——J.P.摩根曾经告诉卡内基,美国钢铁公司的成立使得他成为了“全世界最有钱的人”——如此鲜明的对比不仅吸引了工会主义者与政治激进分子的关注,也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重视。

1907年到1908年之间,几十名调查员来到匹兹堡地区,针对以炼钢行业为中心的工作、工人与生活开展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在新近成立的拉塞尔.赛奇基金会的资助下,匹兹堡调查队囊括了好几位当时领先的改革派知识分子,例如经济学家约翰.L.康门斯与弗洛伦丝.凯利,后者是社区教育中心的常客,女性投票权支持者以及消费者权益支持者,当年正是她率先将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翻译成了英语。本次调查成果汇集成了几十篇文章,六本厚书,一场记录匹兹堡地区工人生活与劳动状况的摄影展,以及一套依靠基金会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模式,这套模式很快就会在美国风行开来。本次调查绘制了一幅惨淡的景象:非技术炼钢工人的工资根本不足以养家糊口,他们的住房条件极其简陋,他们的工作极其危险,他们所处的环境充斥着压迫的气息。*

*【匹兹堡调查的对象其实是整个地区的整体经济状况,不过炼钢行业占据了调查的大部分篇幅,整整好几卷调查报告都将炼钢当成了主要内容。】

匹兹堡调查、麦基斯罗克斯罢工以及伯利恒钢铁公司位于南伯利恒的一家炼钢厂遭受集体停工之后,参议员针对炼钢工业发起了调查,司法部也针对美国钢铁公司发起了反托拉斯诉讼。这家巨型公司很清楚自己的法律处境多么岌岌可危,对于公众舆论也十分敏感。更重要的是,钢铁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与美国钢铁公司创始之前相比已经小了很多。因此公司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工人们的工作条件。公司规定每周日放假一天,但是依然坚决攥着十二小时一班的工时制度不肯松手,声称这是出于生产需要(即便其他国家的炼钢厂没有实施这套工时制度也能照常营业)。许多钢铁公司都推出了雇员持股与养老金计划以及工作安全宣传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负面公共舆论,还因为越来越多的州政府都开始立法要求雇主为工人购买工伤保险)。但是从根本上说,钢铁行业的领军者们始终站在原地,成功排斥了工人与中产阶级改革派们要求他们做出根本变革的诉求。*

*【1920年,最高法院决定不受理针对美国钢铁公司的反托拉斯起诉。】

1919年,炼钢行业迎来了最严苛的考验。这一年世界范围内改革与革命的势头风起云涌,美国各地的工人们也针对工业资本主义发动了美国历史上最激烈的挑战。一战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劳资关系。战争一方面激发了战时经济繁荣,同时又阻止了移民工人前往美国,导致美国出现了一轮用工荒,也增加了劳方讨价还价的本钱,不必再担心因为资方很容易找到顶替自己的人而随随便便就丢掉工作。随着通货膨胀推高物价,工人也频繁跳槽,参与罢工,参加工会,从而争取更好的待遇。为了避免劳资纠纷干扰战时生产,伍德罗.威尔逊政府在美国劳工联合会的大力游说之下成立了一系列旨在赋予工人们全新权利的行政与监管机构。公司被迫终止针对工会成员的歧视政策并且与工人理事会坐下来谈话(尽管此时还不会直接与工会打交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1917年到1920年,美国工会的规模增长了将近70%,超过了五百万人,不到六位非农业工人当中就有一人持有工会会员卡。俄国革命掀起的激进狂热与千禧年将至的热情席卷了美国的工人阶级。1918年,制衣工人工会的年轻领导人西德尼.希尔曼为襁褓当中的女儿写了一封信:“弥赛亚正在前来的路上,随时有可能与我们同在……工人将会掌权,世界将要迎来自由。”

劳务市场环境的改变以及战时联邦政府的进步主义立场对于炼钢行业的冲击尤其显著。战争阻断了欧洲移民进入美国的渠道,也堵死了钢铁公司历来依赖的非技术劳工来源。1916年春天他们开始面向南方各州的农村地区招收黑人工人,但是军方也很快就来到了南方种植园征兵入伍,因此劳工短缺还是没能解决。这一局面使得炼钢工人们的胆气越来越足,发动了一系列罢工。与此同时,来自联邦政府的强大压力终于迫使炼钢公司将工时标准从十二小时一班改成了八小时一班。在实际生产当中工人们往往还是要干满十二小时,不过最后四个小时能拿到一点五倍的时薪。工会抓住了这样的有利条件,决定向钢铁公司再发起一轮攻击。这一次的挑头之人是芝加哥的两位激进派工会主义者,一位是芝加哥劳工联合会的领头人约翰.菲兹帕特里克,另一位是未来美共的领头人威廉.Z.福斯特。这两人此前在肉品加工行业成功推行了工会化,并且发展了一套全新的组织模式。他们意识到,在大规模工业公司当中不可能以同业工会为基础来组织发动工人,因此他们说服美国劳工联合会成立了全国钢铁工人组织委员会,共有二十四个工会加入进来。组织结构采取了中央直接领导,一名工人只有加入全国委员会之后才会被分配到与工作性质相对应的工会当中。全国钢铁工人组织委员会于1918年9月在芝加哥正式成立并且打出了“八小时工作制与工会权利”的口号。委员会一经起步立刻迅速发展起来。许多移民炼钢工人都决定留在美国,因此美国未来的工作条件与他们的切身利益也更加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工会主义者们借用了战争时期宣扬民主的辞令来攻击工业独裁,为自己的行动披上了一层爱国主义保护色。尽管缺乏经费与组织人员,委员会还是很快就扩张到了匹兹堡与其他地区。

战争结束之后,工会的处境恶化了许多。各家公司开始纷纷裁员并且重新采取了死硬的反工会立场,完全无视理论上依然有效的政府法令。在匹兹堡地区,全国委员会仅仅为了维护自由集会的权利就不得不拼尽全力,因为代表炼钢公司利益的炼钢城镇地方官员们禁止工会召开会议甚至举行街头游行。大批工人遭到逮捕、全国舆论一片哗然之后,全国委员会这才在资本家反民主行径的铜墙铁壁上凿开了一道缝隙。尽管如此,当地依然有十万名工人——全国委员会对外宣称是二十五万——报名参加了工会。由此可见战争带来的全新精神让炼钢工人们多么厌恶公司对于他们的个人生活的铁腕控制。炼钢工人的组织动员恰好与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潮流相互呼应。按照罢工人数占全体劳动力的比例来衡量,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罢工潮。工会试图维持他们在战争时期赢得的组织建设成果并且根据通货膨胀的水平来增加工资,公司则试图逼退工会并且重新确立说一不二的地位。参与这一轮罢工潮的工人总数达到了四百万——或者说当时美国劳动力总量的五分之一。在此期间西雅图爆发了全行业罢工,波士顿爆发了警察罢工,新英格兰爆发了电话接线员罢工,纽约爆发了演员罢工,1919年底还有四十万煤矿工人举行了罢工。似乎所有人都离开了工作岗位。

炼钢工会的组织者们很清楚炼钢公司的势力有多么大,因此并不想一上来就发动罢工。但是美国钢铁公司乃至整个美国炼钢行业的领头人艾尔伯特.加里拒绝了一切谈判请求,甚至就连威尔逊总统的私下邀请都不给面子。工人们越发躁动,公司开除了一位又一位活动家,感到别无他法的全国委员会发动了美国历史上第一场全国钢铁行业总罢工。一周之内足有二十五万名工人——或者说全行业的一般劳动力——停止了工作。与过去惯常的模式相反,这一次最支持罢工的人们反而是移民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尽管参与罢工的技术工人数量同样不少。在芝加哥、水牛城、杨思镇以及克利夫兰等地,几乎100%的炼钢工人都参加了罢工,迫使当地工厂不得不关门停业。不过根据罢工领导人威廉.Z.福斯特的估计,在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工厂里只有一半工人参加了罢工。在匹兹堡这块必争之地,罢工人数大约是工人总数的75%到85%。至于在南方各州,罢工人数则微不足道。

公司发动了强大的反击。只要有可能,就算倒贴钱他们也会维持工厂运营。他们从北方各州招来白人替工,从南方各州招来黑人替工。州警察、代理警长、私人保安以及民间反罢工团体共同构成了福特所谓的“恐怖统治。”罢工参与者与组织者纷纷遭到逮捕或者被驱逐出城;骑警在游行现场大肆攻击示威者,有一次甚至连送葬队列都不肯放过;集会遭到禁止,罢工者遭到枪击。州长在加里市宣布实施戒严,1500名美军在城里驻扎了下来。冲突期间共计几十人死亡,几乎全都是罢工者与罢工同情者。另外还有上百人受了重伤。与之前的工业斗争相比,这一次罢工战线的对立双方都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了争取舆论支持对于斗争结果的影响。根据公司的宣传口径,工人们的行为并非劳资纠纷,而是企图发动革命,借此激发俄国革命之后美国社会的反激进主义情绪。他们揭发了福斯特身为激进分子的过去并且广为传播。反赤化、反罢工宣传运动具有显著的民族主义口吻,将移民工人称作“非美国人”。报界总体而言支持公司,从战时进步主义立场急转后撤的威尔逊政府却没能支持罢工工人,听人他们自行对抗全世界最强大的公司。*随着一部分工人——起初主要是技术水平最高的工人——逐渐返回岗位,以及新招聘的工人纷纷完成培训投入工作,雇主们开始缓慢地增加产量。上万名罢工者一直坚持到了冬天。1920年1月8日,全国委员会承认继续坚持下去徒劳无功,要求全体成员返回工作岗位。福斯特本人将这一结果称作“无条件投降”。

*【这一次罢工工人们提出的条件丝毫算不得极端,而是相当谨慎,仅限于工资、工时与承认工会这三个方面。9月23日至26日,《纽约时报》连续四天用三行标题头版报道的规格强调了罢工的规模与暴力程度。】

1919年罢工检验了劳工组织渗透大型国家级制造业公司的能力,这些公司的背后都有最强大的金融利益撑腰并受其控制。这次罢工的失败意味着在接下来一代人的时间里美国最大最先进的工厂将不会有工会的立足之地,这些工厂里的工人也将会继续受苦受罪。但是尽管炼钢行业依然是工业独裁的堡垒,这一行业却依旧保持了自己的魅力,即便对于那些十分厌恶炼钢公司所有者的人们来说也是如此。炼钢行业依靠庞大的规模、澎湃的动力与金火交熔的壮观场景把持着公众关注,围绕这些因素而展开的社会体制安排则又是另一回事。诚然,炼钢工人们确实对于这个行业怨气冲天,巨型工厂里的工作确实充满了记载详尽的艰辛与危险,掌控炼钢行业的财阀们确实集聚了太大的权力,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无法打消政治立场千差万别的人们对于钢铁以及其他制造行业的工序与产品的热情,世界各地的博览会正是这份热情的骄傲体现。玛丽.西顿.沃斯曾经为1919年罢工者义务担任过宣传员,还成为了约翰.多斯.帕索斯反映劳资冲突的小说《赚大钱》当中的人物原型。尽管如此,沃斯依然在1920年写道:“倾倒钢水的声音对我来说比交响乐更加动听。”炼钢厂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崇高象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