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43:吴夫差——先自败也 -- 桥上

共:💬19 🌺1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43附:夫差求大7/7

《哀十七年传》:

三月,越子伐吴,吴子禦之笠泽,夹水而陈。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p 1707)(12170201))(132)

我的粗译:

过了四年,到我们哀公十七年(公元前四七八年,周敬王四十二年,晋定公三十四年,楚惠王十一年,吴夫差十八年,越句践十九年),三月,越子(越句践)率兵进攻吴国,吴子(吴王夫差)率兵开到“笠泽”抵抗。双方夹水列阵。越子在左右两翼组织小部队,趁夜晚忽左忽右,擂鼓大叫佯攻;吴军分兵防守。结果越子指挥三军悄悄渡河,正对着吴军中军,黑暗里突然擂鼓进攻,吴军大乱,就这么击败了吴军。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越子为左右句卒”曰:

杜《注》:“句卒,句伍相著,别为左右屯。”句音沟。

杨伯峻先生注“越子以三军潜涉”曰:

潜涉可有二义,一为游水,《说文》所谓“潜行水中也”,《韩非子?十过篇》记智伯事,“臣请试潜行”即此义。一谓今之偷渡,仍用舟船。二义皆可通。以情理度之,后说较安。

杨伯峻先生注“当吴中军而鼓之”曰:

越以三军攻吴一军,则左右句卒乃乱吴军之偏师。

“越”——“於越”推测位置为:东经120.57,北纬30.00(绍兴-府山,哀五年——越句践七年建都于此)。

“吴”推测位置为:东经120.48,北纬31.25(木渎遗址,春秋晚期大城遗址。阖闾以后)。

“笠泽”(杨注:旧以笠泽为太湖,然太湖周六百八十余里,跨江苏、浙江两省,不得夹水而阵也。唐-陆广微《吴地记》谓松江一名笠泽,春秋时吴王禦越于此。以今吴淞江为笠泽,较为合理。太湖诸水以松江为最大。),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20.7,北纬31.1(吴淞江源,松陵镇南一带)。

下面是两幅越子伐吴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哀十九年传》:

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误吴也。夏,楚-公子庆、公孙宽追越师,至冥,不及,乃还。((p 1714)(12190101))(132)

我的粗译:

两年后,我们哀公十九年(公元前四七六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晋定公三十六年,楚惠王十三年,吴夫差二十年,越句践二十一年),春天,越人又派部队去进犯楚国,以此误导吴人。这年夏天,楚国的公子庆和公孙宽率领部队追击越军,一直追到了“冥”,没追上,只好撤了回去。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以误吴也”曰:

杜《注》:“误吴使不为备。”《吴世家》谓此年“句践复伐吴,与《传》及《越世家》皆不合,不知何据。”

杨伯峻先生注“不及”曰:

越侵楚之原意仅在“误吴”,故其退速。

“楚”——“荆”——“鄀”推测位置为:东经112.38,北纬31.46(下鄀,钟祥-胡集镇东罗山遗址,鄀郢:庄二十至庄三十,定六年后)。

“冥”(杨注:杜《注》:“冥,越地。”据顾祖禹《方舆纪要》,冥地盖在苦岭关(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七十里)与泗安镇(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之泗安镇)之间。),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9.6,北纬30.8(苦岭关与泗安镇之间)。

《哀二十年传》:

吴-公子庆忌骤谏吴子,曰:“不改,必亡。”弗听。出居于艾,遂适楚。闻越将伐吴,冬,请归平越,遂归。欲除不忠者以说于越。吴人杀之。((p 1715)(12200201))(132)

我的粗译:

下一年,我们哀公二十年(公元前四七五年,周元王元年,晋定公三十七年,楚惠王十四年,吴夫差二十一年,越句践二十二年),吴国有位公子庆忌屡次向吴子(吴王夫差)进谏,告诉他:“不改,必亡。(再要不变,肯定完蛋。)”,但他不肯听。公子庆忌就住到了“艾”,随后前往楚国。

在那里公子庆忌听说越人要来进攻吴国,这年冬天,他提出要回去想办法和越人讲和,于是回到吴国,打算除掉一些不忠者,以此取悦越人,但吴人杀了他。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吴-公子庆忌骤谏吴子”曰:

梁履绳《补释》引汪绳祖说,谓庆忌他书并称王子庆忌,其为吴王-僚子无疑,而杜氏《谱》列公子庆忌于公子党(见襄十三年《传》)、公子苦雂(见昭二十一年《传》)、王孙弥庸(见哀十三年《传》)之后,而皆以为杂人云云。余疑吴或有二庆忌,或同一庆忌,战国以后传说互异,如鲁之曹刿,战国皆以为劫齐桓公者。《吕氏春秋?忠廉篇》与《吴越春秋》皆以庆忌为吴王-阖庐时人,为要离所杀。《吴越春秋》所叙尤诡怪,不足信。服虔云:“骤,数也。”

杨伯峻先生注“欲除不忠者以说于越”曰:

庆忌返故国,欲除不忠于吴者以求与越構和。不忠者,疑指太宰嚭之流,受越贿且谄媚夫差者,越恃之而伐吴。

杨伯峻先生注“吴人杀之”曰:

杀庆忌。杜《注》:“言其不量力。”

“艾”(杨注:杜《注》:“艾,吴邑。豫章有艾县。”《方舆纪要》谓艾即今江西-修水县西百里之龙冈坪。),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26,北纬29.02(龙岗坪)。

《哀二十年传》:

十一月,越围吴。赵孟降于丧食。楚隆曰:“三年之丧,亲昵之极也,主又降之,无乃有故乎?”赵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曰:‘好恶同之。’今越围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非晋之所能及也,吾是以为降。”楚隆曰:“若使吴王知之,若何?”赵孟曰:“可乎?”隆曰:“请尝之。”乃往,先造于越军,曰:“吴犯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莫不欣喜,唯恐君志之不从,请入视之。”许之。告于吴王曰:“寡君之老无恤使陪臣隆,敢展谢其不共:黄池之役,君之先臣志父得承齊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无恤不敢惮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稽首曰:“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之辱。”与之一箪珠,使问赵孟,曰:“句践将生忧寡人,寡人死之不得矣。”王曰:“溺人必笑,吾将有问也。史黯何以得为君子?”对曰:“黯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王曰:“宜哉!”((p 1716)(12200301))(132)

我的粗译:

这年十一月,越人又去进攻,包围了“吴”,晋国的卿赵孟(赵襄子,无恤,赵无恤)听说此事,在为自己父亲(赵简子,赵鞅,志父)服“三年之丧”的基础上,又减损了自家饮食。

他的家臣楚隆(隆)就问:“三年之丧,亲昵之极也,主又降之,无乃有故乎?(您已经在服三年之丧,为最亲近的亲人才会如此,现在“主”您又减少饮食,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呢?)”,赵孟就告诉他:“黄池之役,先主(赵简子,赵鞅,志父)与吴王(吴王夫差)有质,曰:‘好恶同之。’今越围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非晋之所能及也,吾是以为降。(黄池那次盟会,咱前面的“主”和吴王曾经发誓,要“好恶同之。”,现在越人包围了“吴”,我这个继承者也想追随咱前面“主”的意愿,但我们“晋”实在够不着,我只能减少饮食了。)”。

然后楚隆提议:“若使吴王知之,若何?(要是让吴王明白您的心意,怎样?)”,赵孟问:“可乎?(能行吗?)”,隆说:“请尝之。(让我试试吧。)”。于是他就出发了。

楚隆先到达包围“吴”的越军军中,告诉他们:“吴犯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莫不欣喜,唯恐君志之不从,请入视之。(“吴”屡次挑衅上国实在太过分了,听说主上亲自来问罪,诸夏之人莫不欣喜,就怕主上灭不了他们,请让我进去瞧瞧。)”,越人答应了。

他见到吴王(吴王夫差),先报告说:“寡君之老无恤(赵无恤,赵襄子,赵孟)使陪臣隆,敢展谢其不共:黄池之役,君之先臣志父(赵简子,赵鞅)得承齊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无恤不敢惮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敝国主上的国老无恤指派陪臣“隆”前来,替他表达崇敬之意:当初黄池那次,主上已故的臣下“志父”参与了庄重的盟誓,大家发誓要“好恶同之”,现在主上有了麻烦,“无恤”虽不怕辛苦,但毕竟不是我们晋国能够得着的,只好让我这个陪臣前来致歉。)”。听说这话,那位“王”(吴王夫差)趴下磕头说:“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之辱。(寡人不够机灵,没能侍奉好越国,让您家那位大夫操心了,我这里拜谢他让您来关心。)”。然后,他拿出一匣珍珠,让楚隆向赵孟致意,接着说道:“句践将生忧寡人,寡人死之不得矣。(这回句践惦着活活折磨寡人,寡人想死都不容易了。)”。

于是“王”问:“溺人必笑,吾将有问也。史黯(黯,蔡史墨)何以得为君子?(淹死的人都是笑着的,我现在也想问您:那个“史黯”凭什么成为贵族?)”,楚隆答:“黯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那个“黯”在朝廷上不招人讨厌,回到家也不会传出流言蜚语。)”,“王”感叹:“宜哉!(果然啊!)”。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赵孟降于丧食”曰:

杜《注》:“赵孟,襄子-无恤,时有父简子之丧。”简子-赵鞅当死于此年,无恤继承卿位。在父丧中,古礼,食品必须减杀,今因吴被围,有灭亡之势,而己不能救助,又降等于丧父之食。

杜预《注》“楚隆”云:“楚隆,襄子家臣。”

杜预《注》“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云:“黄池在十三年。先主,简子。质,盟信也。”

杜预《注》“今越围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云:“嗣子,襄子自谓。欲敌越救吴。”

杨伯峻先生注“乃往,先造于越军”曰:

吴已被越包围,入吴城必须经过越军,故隆先至越军。

杨伯峻先生注“寡君之老无恤使陪臣隆”曰:

吴王与晋侯匹敌,赵无恤?晋之正卿,故称“老”,楚隆又无恤之臣,故自称“陪臣”。——桥:据后《传》,无恤当在知伯之下。

杨伯峻先生注“敢展谢其不共”曰:

展,陈告也。谢,谢罪,今言道歉。

杜预《注》“与之一箪珠”云:“箪,小笥。”

杨伯峻先生于“句践将生忧寡人,寡人死之不得矣”之后注云:

谓己不得善终。以上吴王答楚隆使命之辞。以下王对隆之私言。

杨伯峻先生注“溺人必笑”曰:

梁履绳《补释》引《尚静斋经说》云:“此盖当时之谚,《吕氏春秋?大乐篇》云:‘溺者非不笑也。’高《注》引《传》曰:‘溺人必笑,虽笑不欢。’”

杜预《注》“吾将有问也”云:“以自喻所问不急,犹溺人不知所为而反笑。”

杨伯峻先生注“史黯何以得为君子?”曰:

史黯即史墨。杜《注》以为史墨曾预言不及四十年,吴当亡(见昭三十二年《传》),吴王因感而问。以楚隆答语推之,杜《注》未必确。

杨伯峻先生注“黯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曰:

进于朝廷,不为人所嫌恶。不仕时,无毁谤之者。

“黄池”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36,北纬34.96(封丘南坝台村)。

“晋”推测位置为:东经111.31,北纬35.62(成六年后,新田遗址,4000万平方米,在同一区域内有6座城址。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

《哀二十一年传》:

二十一年夏五月,越人始来。((p 1717)(12210101))(132)

我的粗译:

再下一年,到我们哀公二十一年(公元前四七四年,周元王二年,晋出公元年,楚惠王十五年,吴夫差二十二年,越句践二十三年),夏五月,越人第一次来正式访问我们这里。

一些补充:

杜预《注》“越人始来”云:“越既胜吴,欲霸中国,始遣使适鲁。”

“鲁”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0,北纬35.60(曲阜鲁国故城)。

《哀二十二年传》:

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缢。越人以归。((p 1719)(12220201))(132)

我的粗译:

又下一年,我们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四七三年,周元王三年,晋出公二年,楚惠王十六年,吴夫差二十三年,越句践二十四年),冬十一月丁卯那天(杨注:丁卯,二十七日。),越国攻灭了吴国,提出让吴王(夫差)住到甬东去,吴王回复:“孤老矣,焉能事君?(孤已经老了,还怎能再侍奉主上。)”,于是上吊自杀。越人带了他尸首回去。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曰:

《会笺》云:“二十年,越围吴;二十二年灭吴,盖首尾三年也。《越语下》曰‘居军三年,吴师自溃’,《越世家》亦曰‘留围之三年’,与《左传》合。”

杨伯峻先生于“乃缢”之后注云:

事又见《吴语》、《吕氏春秋?適威篇》、《淮南子?道应训》、《吴世家》、《越世家》、《伍子胥传》、《越绝书》、《吴越春秋》、《说苑?正谏篇》等。《越世家》、《吕氏春秋?知化篇》、《越绝书》俱有吴王蒙面愧见子胥语。据《传》,自哀元年夫差败越于夫椒至此越灭吴,凡历二十二年,即哀元年伍员所谓“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而依《越语》所叙,则自夫椒之役至吴亡,仅历十年,即《越语下》范蠡所谓“十年谋之”。两说不同,自当以《左传》为正。

杨伯峻先生注“越人以归”曰:

杜《注》:“以其尸归。”越灭吴后,吴地尽为越有,故二十七年越使舌庸来正邾、鲁之界,鲁哀公又尝以越伐鲁而去季氏,且竟出居于越。《孟子?离娄下》“曾子居武城,有越寇”,则越境与鲁相接矣。顾栋高《大事表?史记越句践世家与吴越春秋越绝书竹书纪年所书越事各不同论》可参看。

小狐《讀《繫年》臆札》所附《系年》通行释文《第二十章》:“越王勾踐克吳,越人因襲吳之與晉爲好。

“甬东”(杨注:甬东,今浙江-定海县东之翁山。),推测位置为:东经122.19,北纬29.99(舟山-翁山)。

下面是吴王夫差铍的图片,出自《介绍几件銎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吴王夫差铍铭文处的图片,出自《亮點展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吴王夫差剑的图片,出自《吴王夫差剑终归故里_唐寅书画重现宋时苏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夫差一心想让吴国成为大国,成为霸主,不顾自己的底蕴不够,也不顾后方还有句践在盯着。他还想学华夏上国的作派,想成为“君子”,但怎么学也不像。到“溺人必笑”的时候,已经晚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