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有必要重拾中国文化吗? -- 最爱武术

共:💬58 🌺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是应该找寻一下那些传统后面的东西

我们所谓的道德和仁义礼智勇,都不过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产生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的产生由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发展和人文环境所决定。而忠孝礼义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道德标准,这种标准是自发产生的,为大家所承认和接受。并不是由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创造出来的。难道说在孔孟出现之前,社会上就是一片黑暗,全然没有道德标准么。很显然不是。老子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我认为还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些道德标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的。就是随着私有财产的逐渐累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单纯的协作关系变为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其中包括隶属关系,拥有关系,协作关系等。老子在这里的德,只不过是一种假想的理想状态。就是那种人人平等,大家密切合作,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状态。但是当剩余产品开始累计,私有财产开始出现之后,这种状态就被打破。这时,一位长者或者有威望的人出来维持原有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仁。但是当个人的欲望超过长者的约束力的时候,必须由个人加以特定的约束,这就出现了义。当义的约束作用对于某些人不再起作用的时候,强制性的礼出现了。当这些强制性的手段被人用非暴力手段的破解以及反破解,就是智。而最终的暴力手段来掠夺,以及反掠夺就是勇。这个时候国家机器开始出现,最初的奴隶制社会也开始形成。

比较一下儒家与其他百家对于这些标准的描述和理解。我们可以发现,儒家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并没有其他的道家或者法家来的透彻和明了。而且,孔孟对于仁义礼智勇孝的看法,与现在流行的看法,并不相同。以孝的方面为例,孔子虽然赞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并不是盲目的,无条件的。小杖受,大杖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现在的关于道德和仁义礼智勇的各种理解,是后世根据自己的社会环境和特有的目的而逐渐累加而形成的。

妖道说了这么多废话,就是想说明一件事情。这些道德方面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或轨迹的。只不过,这些标准,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大体形成了自己的轮廓和主干,以后的诸代的修改只不过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或者目的而加以改善而已。

孔孟的理论,因为作为统治阶级的理论基础,在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行为和道德准则来存在的。就像所有的意识形态一样,他们可以大大的影响,但不是决定社会行为和道德准则。行为和道德准则的存在,是由多种历史和现实原因所决定的,在这些因素里面,儒家思想无疑要占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但是仅仅有儒家还不够,以前存在的诸子百家,以及后来的佛教,尤其是禅宗,以及近代的历史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都是影响我们文化和传统形成的重要因素。

要了解和振兴我们的文化,仅仅度基本四书五经是不够的,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近代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榨何原因和后果,中国革命史和现代的各种文化思潮,都需要进行深刻而明确的研究和思考。正如我以前所说的,想要有什么样的习惯,必须有什么样的环境。如果我们向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就必须从新打造一个符合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就目前的社会来看,这个想法是不现实的。当然,价值取向和利益引导使一切转变的基础。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一点陋见,欢迎方家多多批评指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