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无问西东》才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公知文艺 -- gzdcl

共:💬31 🌺1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外国人中国孩子

十三钗是个外国救世主的极端版本,很不讨喜。但是拉贝又有多么让人愿意亲近呢?

但是这类事情真的是有的。电影没看,只是想起了一个典故,真有一个外国人一群中国孩子。事情发生在抗战时候的山西晋城,英国的、虔诚的、苦行僧式的修女,运行的孤儿院,在抗战时候从上党迁移避难去西安前后走了好像一年多。49年建国据说申请留在中国甚至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但是一直没有被准许。50年代英格丽鲍曼演了这个主题的电影,记不清楚是叫八福还是叫做六福客栈。

这个掌故在中国现代历史叙事上完全被忽略的,前几年网上看过寻访,有当年孩子现在老人的照片,当年流动孤儿院的遗迹,也就是那个六福八福客栈,仅仅辨认出了老井老树。但是网上文章也有情绪,似乎咱们这个民族很忘恩负义什么的

其实咱们现在的文化语境还是有点问题。这些事情真的不好讲。纪念白求恩是一种语境,但是当年那部电影(就是郭达演翻译、“大腕”撒瑟兰演白求恩的)将白求恩刻画的并不十分可爱,又似乎和那个语境有距离(比较老片白求恩就很明显)……要是中国派六福客栈,怕是和冯小刚严歌苓一样被批评。

官方叙事总是怀揣一些古板的东西,但是也随时能放开乱七八糟,比如白灵之于红军;中央台大量的“革命题材”自己就看的不咋地,水平很低。其实当年“恰同学少年”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也太浮于表面。唯一的真正例外的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不过有些地方太文艺,更适合电影而非电视剧。我一直觉得毛泽东杨开慧的爱情、家庭其实完全能够支撑起不亚于“飘”的大作品。

还有一点,和官方不对付不一致已经是一种“情绪”甚至“风尚”。看豆瓣就很明显。这个据说评价两级分化,恐怕有人就是“爱屋及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