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王洛勇的英文《出师表》 -- 本嘉明

共:💬145 🌺1487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当然不可比

虽然三个国家的军队员额与总人口的比例大致是一样的,都是10%左右(这也是相互攀比的结果),但吴国有三利:

一,多兵种,就是有水军。这是另两国都不行的,百年海军嘛。一个吴国水军,应该可以抵魏国三名步兵,这个曹操同志有体会。

二,有海上贸易补充军费,有横财。这在人口数量上,体现不出来。

三,不折腾,很少主动挑起战争。军队养着,跟军队出去打,费用有数量级的差异。

晋灭蜀吴,都比较顺利。灭蜀,只要过了天险,基本就没有抵抗了,这是因为“蜀民苦诸葛久矣”,翘盼王师。灭吴,却还花了好几年准备,大造楼船顺江东下。吴国许久未战,军队比较涣散腐败,一旦水师失去代差级的优势(好比F22对歼-20失去代差优势),那么战斗意志就无法支撑了。

冯小刚拍《芳华》,引起很多老兵的反感,但也说明一个事实,就是我们必须用今天的观念看待过去的历史,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你不如不要去打搅历史里尘封的那部分。因为你忠实还原当年,今人不乐见不接受,你歪曲了原本去迎合今人的口味,又事实上亵渎了先人。诸葛亮是好同志,但以我今天的眼光看,刘备诸葛亮就是占领四川的殖民者,他们心心念念的,是压榨四川的资源,打回老家去。刘禅少小就离开了中原,属于进川的第二代移民,因此他更把四川当家乡,与益州本地官僚的想法接近,但即便刘总督与本地乡绅合流,也斗不过握有枪把子和笔杆子的殖民利益集团。《出师表》就是人民日报的社论,就是笔杆子在谁手里的明证-----你诸葛亮那么热衷挑刘禅的刺,扪心自对,你就没有施政的错误吗?

我们可以说,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是相对平等的(比刘备与五虎上将之间的“平等”,更“平等”);但毫无疑问,刘禅也好,李严也好,四川的人民也好,他们是不配与诸葛亮平等的,在“光复汉室”的大义面前,一切都可以牺牲掉。诸葛亮只是因为文化人的修养好,礼貌上显得跟他们这些“低智商低人生目标的小确幸们”还算“平等”,一旦他们威胁“主体细想派”的理想和实际利益,就立刻会被修理。

诸葛亮不能在蜀地成为诸葛恩来,而只是退守台湾的诸葛经国,这注定了他必须是四川人民的罪人,来报效在天堂的刘备和在人间的“荆州派官僚”,执拗地冲向一个不切实际的幻影理想。他的施政不能转过弯子来,先与四川人民打成一片,从蜀国的特色国情出发,军队先忍耐,那就必然失败。

刘备是君,刘禅也是君,诸葛亮到底忠于谁?他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但对外说,还是大义凛然,万世师表状。

儒家的本质性问题,就是它不顾当前的实际社会状况,一味追思前代,抱怨人心不古,以血缘为道统,为是非依据。这是它根本性的愚昧。这来自于孔子一生的自卑,因为他自己的血缘就不是嫡出,所以他拼命强调这个,突出这个。

以血缘为道统,这在小国(比如中世纪的欧洲各公国)是比较好的统治工具,可以阻止野心家;但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体量大的国家,势必要压抑过多的优秀大脑,得不偿失。同样的,今天小公司搞家族制,搞血缘道统比较好,大型企业就必须有一个“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现代管理机制。

崇拜诸葛亮,实际上是回到血缘道统(老子英雄儿好汉),再在里面跪求一点点腾挪,以适应外部世界的残酷竞争,这在今天是走不通的。不要说诸葛亮,怕是恩来同志,在神坛也坐不住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