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七十七)—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原文】?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的本领。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获得知识的第二个途径。”?

孔子认为古代圣贤可以生而知之,不需学习就什么都知道。这当然是唯心论的说法,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人不通过实践就生而知之是不可能的。

毛主席语录: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孔子虽然认为有些人能够生而知之,但他自己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他不吹牛。他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在认知上是笨人,只能用次一等方法听人说什么好,再跟着看人家为什么说好,人家是怎么做的,然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

实事求是,不装不骗,这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原文】?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人们)都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肯定他他就会进步,不肯定他他就会倒退。哪一种做法更好(应当去做)呢?人家愿意修正自己的错误要求进步,那我们就该鼓励他修正错误的行为,不要管他过去怎样。”?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与“有教无类”的教育态度。有人愿意接受教诲那就去教,不怕辛苦;要求进步的人一定要给予肯定,不要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互乡这个地方估计是山民住的地方。平日里他们不怎么与山下的人沟通,讲道理他们一般也不听,所以会说难与言,言语上难与沟通。

那时候的民也分三六九等,有些地区是被教化地区,比如下里巴人,还有些人就是没有被文明教化的人,比如山上的人。叫互乡,我猜,可能有互市的意思,是说山民和平原民互相交易的地方,但那里的居民以山民为主,应该属于半开化地区。否则也不会有年轻人来请教孔子了。

我们日常对人也不要带着成见。只要人家肯跟自己好好说话,那就好好对人家。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只要能帮助别人进步,其他的就不要计较了。

我教学生上excel课,最开始因为学生不认真听讲,刚讲完就问心里有怨。后来想开了也就不生气了,学生肯问我就再讲一遍好了。只要肯问,我教完了他会操作就行了,计较是不是刚讲完没意义。

通宝推:mezh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