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33:宋兹父——小国争盟 -- 桥上

共:💬28 🌺1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33附:宋杀大夫4/4

《宣三年经》:

宋师围曹。((p 0668)(07030006))(047)

《宣三年传》:

宋文公即位三年,杀母弟须及昭公子,武氏之谋也。使戴、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尽逐武、穆之族。武、穆之族以曹师伐宋。秋,宋师围曹,报武氏之乱也。((p 0672)(07030501))(047)

《宣十四年经》:

夏五月壬申,曹伯-寿卒。((p 0753)(07140002))(047)

葬曹文公。(p 0753)(07140005))(047)

我的粗译:

到我们宣公三年(公元前六〇六年,周定王元年,宋文公五年),宋文公(宋公-鲍)即位也已经三年,这段时间,他杀掉了自己亲弟弟“须”(公子须)和他异母哥哥昭公(宋昭公,杵臼)那些公子。接着,因为这些人背后是武氏之族在策划,他就派戴、桓之族进攻在司马子伯之馆的武氏之族,彻底驱逐了武、穆之族。然后,因为流亡在外的武、穆之族曾指挥曹国部队进攻宋国,他就在这年秋天派部队包围曹国,报复他们支持武氏之族的叛乱。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宋文公即位三年”曰:

宋文公即位三年,即宋文之二年,盖宋昭公被杀后,宋文便即位,翌年始改元。

杨伯峻先生注“使戴、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尽逐武、穆之族”曰:

事在文十八年。互参彼年《传》文。彼《传》谓“戴、桓、庄(戴、庄、桓?)之族”,此少庄族,盖有省略。

关于“武、穆之族以曹师伐宋”,《读本》云:“曹师伐宋,不知其年。?传?追言之,以释今伐曹也。”

杨伯峻先生注“夏五月壬申,曹伯-寿卒”曰:

壬申,十一日。无《传》。《曹世家》云:“共公卒,子文公-寿立。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彊立。”《索隐》云:“按《左传》,宣公名庐。”

曹伯-寿(曹文公)就是借出部队帮助“武氏之族”的那位曹国国君,他死于“武氏之乱”后十四年。

“宋”——“商丘”推测位置为:东经115.60,北纬34.38(宋国,商丘-老南关。有遗址,西3050,南1100以上,北1400。东周)。

“曹”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5.53,北纬35.11(今城西北四里,汉城)。

————————————————————

《成二年经》: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p 0785)(08020005))(047)

《成三年经》:

乙亥,葬宋文公。((p 0811)(08030005))(047)

《成二年传》:

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p 0801)(08020401))(047)

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p 0802)(08020402))(047)

我的粗译:

过了十七年,到我们成公二年(公元前五八九年,周定王十八年,宋文公二十二年),八月壬午那天(杨注:壬午,二十七日。),宋文公(宋公-鲍)去世。下一年,我们成公三年(公元前五八八年,周定王十九年,宋共公元年),二月乙亥那天(杨注:乙亥,二十三日。),为他下葬,首次采用厚葬,布置石灰和木炭,增加殉葬的车和马,首次用了殉人,陪葬物品都是双份的,椁室采用四阿顶,棺木和边上有各种绘饰。

于是贵族们都认为,他们宋国执政的卿华元和乐举“于是乎不臣。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干下这事说明他们没尽臣子的责任。臣子,就是要让主上减少错误避免昏乱,所以得拼死进谏。现在这两位大人,主上活着的时候放任他昏乱,死后又夸大他的奢靡,是把主上往胡作非为的方向推,这哪是臣子该干的?)”。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用蜃、炭”曰:

蜃音肾,大蚌蛤。“蜃炭”,杜《注》以为一物,即用蜃烧成之灰。“蜃炭”一词,亦见于《周礼?秋官?赤发氏》,杜说非无根据。孔《疏》引刘炫说,则以为“用蜃后用炭”,“蜃炭”为蜃与炭二物,据下“车马”为两物,刘说亦有理。“蜃”即用蜃烧成之灰,即生石灰,“炭”乃木炭。此二物置于墓穴,用以吸收潮湿。《吕氏春秋?节丧篇》谓当时富人厚葬,“积石积炭以环其外”,可见棺椁外用炭,是当时上层阶级之习俗。至于用蜃灰,则只见于《周礼?地官?掌蜃》,仅天子用之。此云“厚葬”,考之发掘实况,如长沙-马王堆二号墓,应是用炭。《晋书?石季龙载记下》记石虎发掘春秋-赵襄子墓,“初得炭,深丈余”,足见蜃、炭为二物,又《汉书?酷吏传》记商贾富人囤积埋葬之物,其中有木炭。《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曹丕《终制》,埋葬不用炭,亦可见汉、魏下葬皆用炭。

下面是汉中一西汉早期积炭墓的图片,出自《西汉古墓挖出铁剑铜壶_保存依然完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发掘现场的照片,墓中椁室周围有大量木炭,图片出自《赵卿墓:春秋晋国青铜宝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伯峻先生注“益车、马”曰:

古代天子、诸侯,用车马随葬。辛村-西周墓中,发现另一专坑,有骨七十二架,车十二辆。西周末至春秋早期之上村岭-虢国墓,虢太子墓中有车十辆、马二十匹,其他墓有车五辆马十匹者二,有小车马坑(未发掘),并有车马器者一,另有车马器者三,盖因等级而异。则以真车真马随葬,已得地下发掘为确证。孔《疏》据《礼记?檀弓下》“塗车、芻灵自古有之”,以为随葬车马是泥土塑成之车、茅草束成之马,恐不足信。

下面是“曲村——天马遗址”出土2800多年前车马坑的图片,出自《晋国博物馆将于“文化遗产日”对外开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洛阳一处春秋时期王侯墓葬大型陪葬坑--车马坑发掘后马坑现场的图片,马坑中有56匹马的残骸,图片出自《洛阳车马坑——马坑现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伯峻先生注“始用殉”曰:

用活人殉葬,殷商最甚。《光明日报》一九五〇年三月十九日《学术》副刊有郭宝钧《记殷商殉人之史实》一文,述一典型大墓,殉葬多达四百人。嗣后地下发掘所见亦比比皆是。但西周以后,由于生产力提高,于奴隶有剩余劳动可以剥削,以活人殉葬风气渐衰,但亦未能绝。此云“始用殉”,似宋文公以前宋国未尝用殉。宋国地处中原,又为殷人之后,何以至此时“始用殉”,文献不足,尚有待于地下发掘之进一步证明。

下面是工作人员在安徽省-蚌埠市-双墩1号古墓内清理殉人骨骸的图片,出自《蚌埠春秋墓现象史无前例_千年谜团精心设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郧县-春秋殉人墓男侍卫(右方人骨,手握一件铜矛)卧在墓主人(有棺木者)旁边的图片,出自《揭开郧县春秋殉人墓之谜(组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伯峻先生注“重器备”曰:

“重”旧读平声,杜《注》:“重犹多也”。“器备”指用品,襄五年《传》“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可以为证。襄九年《传》“修器备”,器备则指军用物。各种用品,古代亦多用以随葬。宋文公随葬用品特多。

下面是四张宋国器物的图片,依次分别是:宋国青铜-夔龙纹三足圆鼎,宋国青铜-三足鼎,宋国青铜-夔龙纹扁壶,宋国青铜-晋国收缴的宋剑,出自《周王朝-宋国及其君主世系简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伯峻先生注“椁有四阿”曰:

“四阿”本古代天子宫室宗庙建筑形式,墓穴亦仿用此种形式,用之于椁上,故曰“椁有四阿”。“四阿”有几解,以孙诒让《周礼?考工记?匠人》“四阿重屋”《正义》最为可信。就“椁有四阿”论,古代作为外棺之椁与后代不同,盖在棺四围用长方木条堆积而成。据《仪礼?士丧礼》,椁堆好后,上面再架坑木,横三纵二,然后加席盖土,则士椁上平。天子之椁亦为棺四围累木,与棺材齐高,仍往上累,积累时方口逐渐缩紧,四面呈坡形,有如房屋“四阿”之制。累至一定高度,又于较小方口上加坑木茵席。

下面是器盖模拟宫殿四阿顶的妇好偶方彝(图选自风雅铜韵网)的图片,出自《【考古学家系列】郑振香:揭开妇好的神秘面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图片中是四阿顶(单檐庑殿顶)的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辽金木构建筑之一,在天地图及Google卫星影像中很清晰、特征明显、很容易看到,图片出自《大同行——华严寺拜佛(1):大雄宝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新郑-胡庄墓地王陵“椁有四阿”(整层草泥、椽木、檩木等组成的屋顶形)迹象的图片,出自《(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消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曾侯乙墓平顶椁室(未“椁有四阿”)的俯瞰图片,出自《曾侯乙墓(组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伯峻先生于“棺有翰、桧”之后注云:

据杜《注》,翰是棺木旁装饰,桧是棺木上装饰,皆天子所用。究竟形状与材料如何,已不可考。宋文公至明年二月始葬,距死时七阅月。依《礼》,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可见宋文公厚葬,僭用天子之礼。《吕氏春秋?安死篇》云:“宋未亡而东冢扬。”高诱《注》以为“东冢”即宋文公墓。如可信,宋文公墓终因厚葬而被盗发。

下面是曾侯乙墓出土彩绘棺木的图片,出自《大江大湖大武汉---一日三景点暴走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伯峻先生注“乐举”曰:

乐举自是当时宋国执政大臣,但《左传》仅此一见。

杨伯峻先生注“臣,治烦去惑者也”曰:

《易林?归妹之大有》云:“依宵夜游,与君相遭。除解烦惑,使心不忧。”《旅之小遇》亦云:“依宵夜游,与大臣俱。除解烦惑,使我无忧。”两用“除解烦惑”,即用此句。解“烦”为“烦忧”,未必合本义。此烦应是乱义,《周礼?考工记?弓人》郑《注》云:“烦,乱也”。因乱,所以治之。

杨伯峻先生注“君生则纵其惑”曰:

“纵其惑”,不知何指。杜《注》谓指文公十八年杀同母弟须,或云指文公十六年杀宋昭公而自立,皆难足信。

杨伯峻先生注“何臣之为?”曰:

何臣之为,为何臣之倒装。《经传释词》卷二谓言何臣之有也,亦通。

————————————————————

看来宋文公(宋公-鲍,公子鲍)虽然“美而艳”,但也只有被“弃君于恶”的份。

通宝推:吃土的蚯蚓,mezhan,楚庄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