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不吐不快 -- 郭外青山

共:💬245 🌺2054 🌵6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看,你也“闹秧子”了

这就不对了

其实“以健康为代价换取生存”这个一不小心就能推广开了。我所见的码农们、小老师们,大都付出了健康代价。我妈过年见我时眼里有泪,说我一脸菜色眼窝也扣进去了;我的一哥们平时戏称“毛稀的”……;一个朋友博士毕业全身大检查,号称癌症因子达到临界,虽说我觉得这类检查一般不靠谱;更有他的师姐已经因为癌症没了;学校微信里传的杰青老师心脏病没了的……

不敢和人家牺牲在辽宁号的总工比,那是为国奉献;也不敢和前些时候累死的官员比,即是有些讨论不算敬重,人家毕竟担负更大的担子。咱就是稻粱之谋,不谈意义,可谁不苦

可是卖悲情有什么用?“有产者”们不做而食的有大资本,也有小业主。说的细碎点,包租公们算不算底层、清退中被损害的?

向前向前说的不是错的,不能以这样的煽情来对付搪塞,不然就是理性、逻辑的反面了。打工者当然有孑然漂泊在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但是更多的情况,中国式观念是要“还乡”的,就是中学课文里孔子的“无恒产无恒心”。北京是漂泊的地方,家是“建设”的地方是归属,“恒产恒心”都不一定在北京更在家乡。明堂宽屋谁都喜欢,但是在成本压缩条件下,做出向下的选择也不是那么抗拒的。

直接的比方就是天下无贼的傻根,在西藏挣下的三万块钱不是为了在西藏花,而是要回家盖房娶媳妇。

让打工者有归属感,就是另外一个更大的话题了,超越了“赶走”。

最后抖个机灵:廉价居住要保,那么农药、化学品刺激、尘肺就let it be?这显然不是个好的比方。涉及到了打工权益、房屋等等,不是这三个例子的技术层面那么单纯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