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密码传奇(一):篇外历史附注3:他们知道自己“就要糟糕了” -- 1001n

共:💬15 🌺5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密码传奇(一):篇外历史附注5:终章:德军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九)

说起来,代号为“乔治”的利斯河战役,是鲁登道夫早就谋划好的的:皇帝战役一结束,紧跟着就该这个战役了。按战后鲁登道夫的说法,是打算把它发展成“主要战役”的,以继续执行击溃英军的总计划。

如果说皇帝战役是打南,目的是向巴黎方向突破的话,那么利斯河战役就是打北,矛头只有一个:英军。

说是接着来,可实际一操作就发现:哪儿接的上啊――说兵力,兵力不凑手,都忙着向各自方向突击呢;说准备,准备也很不充分――毕竟,皇帝战役作为重中之重,消耗了德军太多的保障力量。

那也得搞。

几天后,4月9日,利斯河战役接踵而至。这回,德军的攻击目标非常明确:位于比利时佛兰德一带,英国海格元帅指挥的第1和第2集团军。

上次皇帝战役时,王储鲁普雷希特集团军群作为主攻部队,出动了第2和第17集团军。这次,这个集团军群又贡献出第4和第6集团军,共29个师,2208门火炮,492架飞机。

对面的英国第1和第2集团军,则有17个师,749门火炮。在第1集团军,还编制了大约80辆坦克。

如此一算,德军火力又是将近英军的3倍!英军有坦克不假,但是德军还有航空兵呢――比较起来,英军的确处于劣势。

4月9日凌晨04时16分,在这么个有整有零的奇怪时刻,德军第6集团军的大炮发言了。经过4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后,08时46分,步兵开始跟随弹幕冲锋了。

这一回,第6集团军打的相当顺手。说起来,他们当面的敌人是英国第1集团军,但是德军的攻击目标主要还并不是英国人。

这事儿多少有点怪异:打英国集团军,攻击的却又不是英国人――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在英国集团军的编成内,还有两个葡萄牙师。这两个葡萄牙师从来就没打过仗,德军把突破目标选在了他们身上,也算是处心积虑了。

在打了不知道多少仗、都快成了职业战争家的德军师傅面前,动作笨拙的葡萄牙学生的阵地很快就被全面突破了。这一下,看上去完美无瑕的英军防御阵地应声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又是缺口。

傍晚,第6集团军穿过了这个大大的缺口,前进了8公里,到达了利斯河。

次日,经过两个半小时炮火准备后的05时15分,德军第4集团军也向英国第2集团军下手了。打到中午,第4集团军前进了2-3公里。到这天晚上,德军的两个集团军的攻击正面达到了30公里,并前进了12公里。

也是在这天夜里,英军见势不妙,放弃了阿尔芒蒂埃尔。这一放弃,英军在整个佛兰德的形势就很让人揪心了――当然,主要是英国人在揪心:再这么搞下去,第1集团军也得下海了……

(十)

又得说到协约国之间的小摩擦了,呵呵。

在这个过程中,英军总司令海格元帅再三向福煦求援,但总是得不到肯定的回答。海格愤怒之余,认为福煦也不是好东西,跟上个战役中拒绝施救的贝当有一拼――俩人简直就是一丘之貉嘛。联想到英国和法国历来就互不买账,海格的愤怒也就可以想像了。

而其实,他还真是有点冤枉福煦了。福煦并不是不愿意支援英军,而是看怎么支援。

现在对福煦来讲,头等大事还不是那两个被打的晕头转向的英国集团军,而是要尽快建立起协约国的总预备队。说是这么说,英国人被欺负的如此之惨,怎么也得帮把手啊――而能动用的兵力,也只有从预计将编入协约国总预备队的法国预备队集团里抽了。

事实上,4月12日,也就是利斯河战役爆发的第四天,福煦已经命令法国预备队集团中的第10集团军的4个师,以及法国第2骑兵军赶赴“灾区”,实施救援。两天后,部队总算集结完毕。

有人帮和没人帮,那效果自然是完全不同――随着援军的到来,英军也逐渐加大了反击力度。德军的攻势虽然还在继续,但是已经不向开始那么披靡了――4月16日,持续了一周的攻势钝了下来,德军有点儿干不动了。于是就在这一天,德军暂停进攻了。

4月17日,德军鼓足剩勇,向英法联军发动了新的进攻。但是总体来讲,德军的战果已经非常小了。双方又反复争夺了十几天,德军除了取得一些零碎的战果外,再也无力获得重大的胜利以改变战役的结果了。

4月29日,德军完全停止了进攻,利斯河战役宣告结束。

本次战役,德军总共投入43个师,损失8万6千人。英法联军投入35个师,损失11万2千人。

跟上次皇帝战役非常类似的是,从纯粹战术的角度讲,德军算是赢了。但是从战略角度分析,德军又一次失败了――没有达到他们战前的目的:

攻占佛兰德沿海地带;

消灭英军。

现在,英军仍然有战斗力,仍然没有被赶下海去;而德军,依然无法在法国和比利时的西北海岸线上取得立足之地。

就这样,经过也被叫做“四月攻势”的利斯河战役,鲁登道夫的目标再次没有得以实现。

本来,利斯河战役应该只是个小型的战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诸多血腥的战役中,实在属于混的比较平常的那类。但是后来,丘吉尔先生却给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一个决定性的战役。

丘老怎么又有这种标新立异的看法呢?

其实他是有点夸张了,但是个中原因倒也可以理解。他认为利斯河战役一旦英军战败,就只好下五洋捉鳖了;而二战时期德军再次把英军逼上海滩,导致了那个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大概是敦刻尔克给他老人家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总觉得英军一旦从法国被赶下海,那就是国家存亡的关头――所以回想利斯河这场英军逃过一劫的战役,抚额庆幸之余,自然另眼相看,也把该战役算做是重要战役了。

呵呵,怎么说呢,其实英国人对世界历史的很多看法,往往跟世界主流看法有区别;在他们心中,总是把跟英国有关的事件看的特别重要,大力地夸张――随手举个例子,比如英国人写的那些关于ENIGMA的破译的书,简直就是没法看:弄不好,你会觉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就是英国那个庄园自己搞的游戏,什么苏军的血战,什么日军的嚣张,那都没发生过;唯一发生过的,就是在破译ENIGMA而得到的情报的指引下,盟军对德军的不断胜利――不过转念一想,其实哪个国家对自己的历史事件不是特别重视呢?这么一转念,也就心平气和了,呵呵。

(十一)

皇帝战役,后来也叫做三月攻势。

利斯河战役,后来也叫做四月攻势。

那么,是不是还有五月攻势、六月攻势和七月攻势呢?

――还真是有。

只不过,不那么严格就是了。下面我们来整体看一下:

第一次战役(皇帝战役): 3月21日-4月9日, 持续了20天。

第二次战役(利斯河战役): 4月9日 -4月29日,持续了21天。

第三次战役(埃纳河战役): 5月27日-6月5日, 持续了10天。

第四次战役(努瓦永-蒙迪迪埃战役):6月9日 -6月13日,持续了5天。

第五次战役(“香槟”马恩河战役): 7月15日-7月17日,持续了3天。

在军事历史上,这些战役被统称为西线德军在1918年的五次攻势。

从利斯河战役开始,我们可以发现,每次战役的持续时间是越来越短了。

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方面是德军的确是渐渐力不从心了,另一方面是协约国军队的抵抗也越来越有效果了。事实上,自从福煦开始统一指挥协约国军队起,整个西线的形势就开始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转化了――只不过,要看到这个转化的效果,还需要稍微耐心地等一等。

――也不用等太久,半年就够了。

第一次战役,德军连续搏杀了19天。

而到了半年以后的最后一次战役,则是3天。

鲁登道夫非常郁闷地发现:如果说刚开始发动皇帝战役的时候,德军还能挑时间、挑地点、挑打击目标的话,那么到最后一次战役结束的时候,他和他的德军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一句话:打着打着,战场的主动权就不动声色地易手了。

进攻的箭头越来越鲁钝,攻克的战略要地越来越少,实战的进展与计划的前景也越差越远……德军的士气极度低落,再考虑上历经战火的老兵骨干一批批阵亡,就是来补充的生瓜蛋子的数量都远远不够了……

而德军第五次战役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18日,协约国军队已经开始进行号称“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的大反攻了。以这一反攻为界,德军再也没有从前的牛劲儿了,而协约国军队,倒是越打越精神,战役发起的主动权,完全转移到了协约国这边!

接着是亚眠战役,圣米耶尔战役……直到协约国军队发动总攻,直到德国最后投降。

从3月21日德军以62个师的兵力向协约国军队发动进攻开始,到9月28日协约国军队以169个步兵师和10个骑兵师的兵力向德军发动全线向心总攻为止,这半年中的变化真是地覆天翻,沧海桑田!

合上史书,眼前不由得出现了这么个戏剧性极强的场面:主动挑衅的所谓高手,最后被人一顿老拳打翻在地……历史啊,再次让人良久无言。

而这些字字在案的历史教训,这些德国人用惨重的代价实践了两次的切身之痛,怎么如今就是有人记不住呢……唉,正如张可久在《卖花声?怀古》中所写的那样: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

至此,密码传奇第一章历史附注篇全部结束,感谢大家关注和支持!

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