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邓小平先生的执政水平问题 -- 熊皮帽子近卫军

共:💬790 🌺8207 🌵27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您没有能够解释几个基本问题:

1、同行是冤家。国企搞传帮带,前提是教会了徒弟不会饿死师傅。市场手段下,教会徒弟就是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你去技校或自己去相关单位打工能获得致富的关键窍门?即使是在农村,很多手艺都是传儿媳妇不传女儿的。

2、人往高处走。改开前的人才下沉是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的。比如说我在北京的一位老同事,改开前主动从市里调到远郊,就是为了一个月多13块钱(同事原话:两口子一年多300块,再添点钱就可以买一台黑白电视机);改开后,局面反转,城里的单位项目多,收入高,还有机会兼职,又想进千方百计调回城里。城乡差别进一步拉开、资源进一步集中,连高考分数线,直辖市都远低于贫困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高层难道想不到:“先富”们有钱后的第一选择是“人往高处走”,而不是带“后富”?

3、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当时的高层对“先富”有没有约束,要求他们带“后富”?譬如说,资产达到多少,必须开始帮助“后富”。如果没有,如何保证“先富”帮“后富”,而不是盘剥“后富”?靠觉悟?

大学毕业时,校领导大会小会号召大家“到艰苦的地方去”,结果他们的孩子都到了北京总部机关。这种情况下,你指望绝大多数同学有去边疆的觉悟?反正当时的我是没有这个觉悟的。

高层不会觉得绝大多数能人,在致富后,都会自觉自愿地留在乡村帮助“后富”吧。

说一句农业税的事。中国工业的原始积累是通过农业剪刀差完成的,工业化完成后反哺农业是应有之义。大国包括美国都是补贴农业的。用先富帮后富解释好像不对。

通宝推:阴霾信仰,发了胖的罗密欧,gzdcl,yiwensilan,老老狐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