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西路军将领李特之死的背后 -- 温相

共:💬66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军事水平又不等于政治水平

林彪这个人是很有主见,也敢于说话的人,井冈山时期就敢给毛写信,疑心红旗究竟能打多久,后来四渡赤水的时候又质问毛的作战方案。会理时甚至想让毛退下来,虽然这显示他政治上并不是很成熟,但是也可以看得出他有自己的头脑,不是一个简单服从命令的将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能在东北打开局面。说林没有掣肘也是笑话,死守四平本身就不是林很愿意的,他当时已经着手开始建立根据地了,结果因为和谈需要,不得不被逼着打很不擅长的防守战,当时东北的局势基本上稍微有头脑的将领都看得出并不是很乐观的,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可靠的军队也很少。结果四平一败,几乎不可收拾,一路退回松花江,差点去打游击。这些,在那些宣称一贯正确的毛的军事路线中

,难道会提到么?林彪心里当时对毛的错误指挥相当的反感,却又不好不服从,烦躁的都打算去打游击去了。后来东北局面的好转,根本原因还是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情况打的仗,少了毛等的掣肘。另外,毛林之间的那八十多封电报,正好说明林的谨慎,他不敢南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担心一旦攻不下锦州,几十万部队撤退起来可就困难了。毛的看法就一定是可行的么?粟裕对于他的那个南渡长江的作战方案不是也提出了疑问过么?毛的那个建议不过是从好的方向想的,可是具体实施起来的困难和问题毛难道可能考虑的到么,一旦不能成功责任谁承担的起呢?另外,我认为他的这种婆婆性格也是西路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将领,难道仅仅只为自己的个人荣辱负责,就不考虑考虑他手下的几万士兵么,徐在四方面军的时候都能够说服张国焘,为什么在西路军时期,面临绝境的时候却反而没有勇气说服陈昌浩呢,毕竟中央的电报仅仅只是发给他们少数的高层,只要能够获得下层的支持,他们并非不可能说服中央改变原来的决定的,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西路军一直飘忽不定的军事目的,导致最后全军覆灭,这样的统帅不是饭桶是什么呢?难道他这样死去后对得起那些西路军牺牲的将士们么?我尤其鄙夷的是其迟迟不说真话,让那些牺牲的和被俘的西路军战士长期背着一个“右倾

”的帽子,我不清楚他这样做良心上怎么说的过去,至少陈昌浩还愿意主动承担责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