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死亡起源 The Origin of Death -- az09

共:💬315 🌺3153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和楼主的结论其实是一样的

就是低级生物不存在自我意识一说。

但我觉得有问题的是楼主的论证方法。方法如果有问题,最后即便是正确的结论,也可能会动摇。反之,结论有问题,只要方法对路,就不难纠错。

自我意识这个东西,涉及到的生前死后都是超出认知范围的不可知领域,对于认知上都不完整的东西,最好用经验主义的方法,只对已知事实的规律进行总结。而楼主给我的感觉是试图用科研的方式去严谨的定义自我意识——但数据本身就不完整,或者说试图定义的概念涉及范畴大大超出了采集能力,那就很难通的过严谨的证伪,这种以有崖随无涯的尝试多数是要徒劳无功的。这从楼主的题外话里已经可以看到了,说这个问题不适合在网上讨论,并让他一度恍惚,我觉得楼主已经觉察到这条道路的危险,但大概是出于习惯性,还是用理工科的方式进行了论证。

这里也涉及到一个思维习惯和思维体系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思维习惯一般是线性的,导致思维体系也容易沿着线性走,变成一种串联模式。这种串联的好处就不说了,这里只说缺点,就是容易人为的将本来无关的概念给联系起来。过于强调思想的统一性和不共容,或者说容易变成非此即彼。但其实我们知道很多东西是各有各特定的使用条件和约束范畴,看起来矛盾其实互不相干。就如左派和右派的东西其实都有自己的道理,只是因为他们都强调自己的普世性,而不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才在表面上看起来水火不容。大道理不说,现在的舆情里我们就经常能看到极左极右对同一件事会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出发做出“不谋而合”的结论。

所以说,不妨把这种串联改为并联,保持整体格局上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不要急于去全盘肯定或者否定,尤其不要幻想有包打天下的普适理论。用更现实的态度,比如只从对现有规律总结的角度去摸索未知,可能是更合适的方式。毕竟,承认我们认知存在边界这件事本身,正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否则一切就只能托付给无所不能的神仙上帝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