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争议李光耀 -- 龙头大哥

共:💬71 🌺632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感而发,讲个故事。

对新加坡我没有很直接的了解,但我有一位很亲密的马来西亚华人朋友,新马联系密切,这个故事或许能有些启发。

我与这位朋友结交是在海外,初识的时候,完全不知他是位海外华人。在海外台胞我见过不少,三两句话之内,我就能认出一个人是从台湾来的。一来台湾国语那个腔调我比较熟悉,二来语言习惯也不太一样,台湾人话里话外总有些旧社会气息——我这么说是中性判断,往好了说是斯文有礼,往坏了说是陈腐守旧,大概这样吧。至于ABC,那更是好分辨得很,我见过的绝大多数ABC,即使汉语水平不错的,用汉语招呼他们,他们也会用英语回答。

但这位马来西亚朋友,我和他来往了一两年,一直把他当大陆来的中国人。他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当然有些口音,据口音我当时猜他是陕西河南一带的中原人士。更主要的是,如果说口音我不熟悉的话,那他的交流习惯,我就太熟悉了——和大陆的习惯几乎同步。而且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发现他对很多现实问题的立场和感情完全是自己人。做个不太贴切的修辞吧,台湾人往往有白人在场的时候才是“我们”,全是华人的时候总显得有些“你们”,这位马来西亚朋友则一直是“我们”的状态。

直到因为一个很偶然的原因,我得知他是马来西亚华人,当时我们已经很熟了,可以谈很尖锐的政治话题。因为我一直把他当自己人,言语之中难免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内容,于是有些尴尬,为缓解这种尴尬,我说:马来西亚是亲华的国家。马来西亚究竟亲华不亲华,其实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对比东南亚的一些个跳梁小丑,矬子里面拔大个应该没问题,我觉得我这个认识也不算违背常识吧。当时这位朋友的回答我仍然还记得:

马来西亚宪法规定对华人种族歧视。

我大吃一惊,当然有一小部分是因为对马来西亚宪法有这样的内容而感到震惊,主要的是他当时流露出的感情,似乎混合了愤懑,悲哀,仇恨,总之是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绪,我之前从没在别人身上看到过。

这事过后,我们的交情更近了,我这个人比较好奇,知道他是海外华人,不免问他一些当地风土人情。他告诉我马来西亚华人有自己的教育系统,这个教育系统不被马来西亚教育部承认,但颁发的证书在很多地方比教育部的更有用。而他自己,因为家附近没有这种学校,上的是马来西亚官办的学校。我问他,汉语是怎么学的,他说学校也教中文,他是在学校学的普通话,而他家庭的汉语母语,则是闽南话。他的普通话绝对称得上母语水平,他并没有特意勤学苦练,那么马来西亚的语言环境可想而知。

据他说,马来西亚华人在中国问题上立场复杂,亲中反中的都有,不过保持华人的民族独立性的立场却相当一致,想“融入主流社会”的是极少数,这是马来西亚公开歧视华人政策的结果。但尽管华人在马来西亚被立法歧视,但毕竟马来西亚才是他们的祖国,中国和马来西亚如发生冲突,会无条件站在中国一方的华人大概不会太多。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土拨鼠yuanap,empire2007,浣花岛主,2313234454dfsd,桥上,李根,乔治·奥威尔,关中农民,普鲁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