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12:管夷吾——民受其赐 -- 桥上

共:💬29 🌺1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12附:齐桓始霸4/8

《庄十三年传》:

宋人背北杏之会。((p 0195)(03130301))(029)

《庄十四年经》:

十有四年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p 0195)(03140001))(029)

夏,单伯会伐宋。((p 0195)(03140002))(029)

《庄十四年传》:

十四年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夏,单伯会之。取成于宋而还。((p 0196)(03140101))(029)

《僖十五年经》:

冬,宋人伐曹。((p 0350)(05150010))(029)

《僖十五年传》:

冬,宋人伐曹,讨旧怨也。((p 0366)(05150601))(029)

我的粗译:

可没过几天,宋人就背弃了北杏之会的盟约。

下一年,我们的庄公十四年(公元前六八〇年,周僖王二年,齐桓公六年,宋桓公二年,陈宣公十三年,蔡哀侯十五年),春天,各家诸侯就去攻打宋国。

齐国还向周天子请求派兵,到夏天,单伯领着周天子的部队会合了各家诸侯。最终宋国屈服,达成新的和约,各家诸侯这才撤兵。

但是到再下一年,我们的庄公十五年(公元前六七九年,周僖王三年,齐桓公七年,宋桓公三年,曹庄公二十三年),宋人进攻了曹国,这是要报复去年曹国参与了各家诸侯对宋国的进攻。

一些补充:

“宋”——“商丘”推测位置为:东经115.60,北纬34.38(宋国,商丘-老南关。有遗址,西3050,南1100以上,北1400。东周)。

“北杏”推测位置为:东经116.24,北纬36.41(茌平县-乐平铺镇-教场铺村西北约50米教场铺遗址)。

“齐”推测位置为:东经118.35,北纬36.87(临淄北刘家寨周围有遗址,长方形城,大城西南部分为小城,共2000万平方米;大城:4500╳4000;小城:1400╳2200,300万平方米。大城:春秋战国?小城:战国)。

“陈”推测位置为:东经114.88,北纬33.73(淮阳县城)。

“曹”(杨注:曹,国名,姬姓,武王封其弟叔振铎于曹,都陶丘,故城当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七里。说见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十四。鲁哀公八年,为宋所灭。《史记》有《曹世家》。曹本地名或国名,卜辞已见。如《殷虚书契前编》二、五“在[(東東)/口],贞”,《后编》上十五“猷伐[東東],其[栽-木]”。[(東東)/口]、[東東]皆曹字,《说文》作“[(東東)/日]”。但不知其地是否在陶丘。#曹都今山东省-定陶县,卫都楚丘,今河南省-滑县东六十余里。#杜《注》:“陶叔,司徒。”陶叔疑即曹叔振铎。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曹伯-夷薨”下云:“叔之封近定陶,故《左传》又谓之陶叔”,此说是也。(亦犹战国时魏之称梁,韩之称郑。)#杜《注》:“以伯爵居甸服。”然桓二年《传》言“晋,甸侯也”,此又以晋、曹相比,而谓曹在甸服,似两“甸”字义有不同。晋甸侯之甸已详桓二年《传注》。《周礼大行人》:“邦畿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以地望言之,曹在今山东-定陶县,距周初王畿较远,与《大行人》甸服合。)。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5.53,北纬35.11(今城西北四里,汉城)。

“单”(杨注:单音善,天子畿内地名。单伯,天子之卿,世仕三朝,比及文公之世皆称单伯,成公以下常称单子。《单伯之为周人,而非鲁大夫,于此得确证。说详杨树达先生《积微居金文说扬簋跋》。又据宋-吕大临《考古图》,黄河岸崩,曾于河清(今河南-孟县西南五十里)得彝器十数物,皆曰“单作从彝”。郭沫若《金文余醳之余壴卣》因云,“单乃成周畿内采邑”,亦即此单。),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2.6,北纬34.9(洛阳-吉利区)。

“周”——“王城”推测位置为:东经112.42,北纬34.67(洛阳-西工区为主)。

《庄十四年经》: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p 0195)(03140004))(029)

《庄十四年传》:

冬,会于鄄,宋服故也。((p 0199)(03140401))(029)

《庄十五年经》:

十有五年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p 0199)(03150001))(029)

《庄十五年传》:

十五年春,复会焉,齐始霸也。((p 0200)(03150101))(029)

我的粗译:

在我们庄公十四年(公元前六八〇年,周僖王二年,齐桓公六年,宋桓公二年,陈宣公十三年,郑子仪十四年,卫惠公二十年)的时候,各家诸侯还曾在“鄄”那里集会,因为要确认宋国的归服。

而到下一年,我们的庄公十五年(公元前六七九年,周僖王三年,齐桓公七年,宋桓公三年,陈宣公十四年,郑厉公二十二年,卫惠公二十一年),春天,各家诸侯又一次在“鄄”那里集会,这回则是齐国首次当上了霸主。

一些补充:

虽然成为诸侯盟会上的盟主可能是称霸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里的“齐始霸也”反映,必要条件似乎不仅如此,齐桓公即位后齐国已经参加了不止一次多家诸侯的盟会,见于《春秋经》和《左传》的有两次:

十有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庄十三年经》(p 0193)(03130001))(029)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庄十四年经》(p 0195)(03140004))(029)

十四年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夏,单伯会之。取成于宋而还。(《庄十四年传》(p 0196)(03140101))(029)

冬,会于鄄,宋服故也。(《庄十四年传》(p 0199)(03140401))(029)

单伯是周王室的卿,上面那次“鄄”之会或者是单伯为盟主,但“北杏”之会按《春秋经》的体例似乎应是齐侯为盟主。则在此第二次“鄄”之会上或者周天子正式任命了齐桓公为“侯伯”。就是说,成为霸主的必要条件还包括要由周天子正式任命为“侯伯”。不知是否如此。

“卫”——“殷虚”——“朝歌”(杨注:卫,国名,姬姓;文王子康叔-封之后。传世有康叔丰鼎,丰即封。“卫”字卜辞多见,足见其地名早已有之,金文亦有,字形不一。此时卫国都朝歌,即今河南省-淇县治。戴公庐曹,今河南旧滑县治(新治已移至道口镇);文公迁楚丘,今滑县东六十余里;成公迁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于春秋后十三世二百五十八年,为秦二世所灭。#此时卫国都朝歌,即今河南省-淇县治。#邶、鄘、卫,本三国,所谓三监,三监叛周,周公平定之,后并入于卫,故季札只言卫。邶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南约三十里。鄘在今河南-新乡市西南约三十里。卫国都城即今河南-淇县,故朝歌。此三国之地本是殷纣王畿。其地域与分合可参陈启源《毛诗稽古篇》卷四及孙诒让《籀[亭-丁+冋]述林》卷一《邶鄘卫考》、卷九《康侯鼎拓本跋》。#朝歌,今河南-淇县。#杜《注》:“《康诰》,《周书》。殷虚,朝歌也。”今河南-淇县治。濬县出土沬司徒[匕/矢/辶]簋铭:“王来伐商邑,(诞)令康叔鄙于卫”,可证殷虚之封。),推测位置为:东经114.19,北纬35.61(淇县-摘星台周围,闵二年——前660,狄入卫)。

“郑”(杨注:鄭(郑),国名,姬姓,周宣王母弟桓公友之后。卜辞常见奠(鄭)地,有“矦奠”“南奠”“北奠”“多奠”“奠臣”诸词。又有一片云“巳(祀)奠河邑”,则地当在今郑州市南、新郑县北。西周彝器又有奠虢仲鼎、奠虢仲簋等。是则郑地早已有之。桓公初封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北。据《郑语》,寄帑于虢、郐之间。武公因取而都之,即今新郑县。春秋后又六世九十一年为韩所灭。近年出土之哀成叔鼎则铸于郑亡后。史记有世家。),推测位置为:东经113.71,北纬34.40(郑韩故城)。

“鄄”(杨注:鄄音绢。至今鄄城县人仍读绢;又音真。卫地,后为卫司寇齐豹之邑,见昭二十年《传》。故城当在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北。亦即河南-濮城镇(旧濮县治)之东,但隔黄河耳。#鄄,齐豹之邑,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北。#鄄本卫邑,此时已入于齐;盖卫庄公为国人所逐,乃出走齐也。卫此时都帝丘,在今濮阳县西南,鄄在濮城镇东二十里,相距不远,晋师退,庄公又入,但须渡黄河耳。),推测位置为:东经115.51,北纬35.67( 鄄城县-旧城镇,俗称王堌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