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马恩预言成真,家庭正在崩溃 -- 不远攸高

共:💬291 🌺989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二本被吹捧,但实际上很扯淡的书

一本是《寂静的春天》,一本是《自私的基因》。

你的部分观点,来自第二本,不过和你前面的言辞又有很大的矛盾。

如果男性不需要婚姻,则在离婚逃离牢笼后,就不应该为“可以很快找到老婆”而沾沾自喜——一个你不喜欢甚至逃离的东西,即便很容易再次得到,又有什么必要为再次得到而欢喜呢?就像一个人很容易感冒,好不容易好了,却为自己很容易感冒而得意,因此亟不可待地让自己再次感冒,这不是有病吗?

从男人离婚或丧偶后大多再婚,而女性再婚率低,不能得出失婚女性在婚姻市场上是弱势的结论,只能得出——要么失婚女性是弱势,要么失婚女性不想再婚,要么,二者皆有之。

同理,男性失婚后再婚率高,也不能得出失婚男性更有优势,而是——要么失婚男性更有优势,要么失婚男性更希望再婚,要么二者皆有之。

但是,你前面说了,男性本质上对婚姻并不渴求,甚至有逃离婚姻责任、只追求不负责任的性的倾向,那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失婚男性要急于再度进入围城——不要说是女性逼的,没人逼着谁,再婚肯定是自己的选择。

一方面说男性不稀求婚姻,另一方面说再婚率高的男性有性别优势,这样很矛盾很搞。

按你的说法,或者自私的基因的说法,男性应该整天忙着约炮以解决性需求,同时大量捐精以达到广播基因的目的。但现实是,我们可能看到整天(能不能不说,可以先慢慢想)约炮的男性,但看不到忙着大量捐精的男性。

所以,你用这个来说明婚姻是女性本能而非男性需求,肯定是错的。

其次,在母系氏族社会,婚姻本不存在。虽然有不少人怀疑母系氏族是否存在,但是从中国的远古神话、传说来看,我坚信是它存在的。

婚姻本是男性社会的产物。婚姻,特别是一夫一妻制,其本质是为了保护男性,尤其是弱势男性,让他们也有繁殖的可能,而不是为了保护女性。因此,维护婚姻的,是男性,而不是女性。之所以有很多女性看上去很在乎婚姻,是因为她们一来被洗脑了,以为婚姻是保护自己的——男性很擅长这种洗脑,把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洗脑成对女性有利,然后让女性自觉维护这些不利于女性的制度;二来,因为经济原因(这个后面说)。

如果没有婚姻,男性寿命会更短;而没有婚姻,女性的寿命甚至可能更长。至少,和后代相比,拥有一个大概率不能陪伴到老的丈夫,其实对女性来说,不是个划算的买卖。大部分家庭,最后是老太太伺候生病的老头子,给老头子送终,然后还是得自己一个人过(当然,也得靠孩子)。指望老头子伺候自己给自己送终的老太太,真不多。这个看看各个年龄段性别比例就知道了。

另外,你在回复的标题里说我“不够左”,呵呵,我只能说,你自己开帖,却自己都没有明白某些概念——

工业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及未来可能有的共产主义社会。工业化指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指的是分配方式。

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让女性有了经济独立的可能,所以女性也有了逃离婚姻的可能。所以我说工业化是家庭解体的原动力。

资本主义是工业化的一个阶段,自然也有解体家庭的作用,但是资本主义的恶其实不在于此,而在于其分配方式。实际上,只要是分配方式是少数人多占多数人少占,都会出现类似资本主义的恶,而这些恶,是用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卖淫现象的。

在阶级社会(满足你对我“够左”的要求,就用点一针见血的词汇吧),少数人占有多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这少数人,由于惯性,由于制度设计原因,大部分是男性。因此,女性想要分享财富,只有二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婚姻(所以,不是所谓的母性需求让女性需要婚姻,而是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的),第二个途径是出卖身体。

不过呢,阶级社会虽然表现为男权社会,却并不是所有男性都能享受到权和利。那么,为什么男性出卖身体的少、而女性则多呢?不是因为男性更有廉耻,而是因为身体原因——虽然男性个个都喜欢表现出自己是“一夜七次郎”,女性喜欢表现出自己很忠贞,但是身体构造告诉我们,单一男性(如果没有良好的技巧),是很难在性上满足女性的(大部分女性都会假装性高潮)。也就是说,男性的身体构造决定了,男性想靠出卖身体换取资源,效率会非常低,所以并不高尚的男性,靠的不是出卖身体,而是靠坑蒙拐骗来分享社会资源。

这就是为什么女性出卖身体更多,且大部分妓女,实际上不仅是为了社会资源,也是为了性本身,而出来卖的(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调查,说是北欧一个国家的妓女,9成左右是为了性需求当妓女的)。

正因为出卖身体和坑蒙拐骗,都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虽然其本源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最开始做的就是改造这些人,让他们自食其力,而不是不劳而获占有他人财产。这样的改造,甚至早过资本主义改造。

好的,再回到原主题吧。我是坚决支持放开未婚生育的。看看放开未婚生育后,结婚的女性是不是更少了,就可以知道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更需要婚姻,呵呵。

生育率这个东西,只要女性是解放的,是自食其力的,就必然会下降。所以最能运用子宫武器的,是女性倍受压迫的绿教徒。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生育率一定会低。

解决办法就得靠生育社会化,同时让男性分担家庭甚至生育责任。

开个脑洞。我以前很向往那种工厂化的人造子宫,在一个几十层的大厦里,每层都有上百个人造子宫,然后工业化地放音乐,工业化地批量生产婴儿。而父母们都无须在孕育阶段付出除金钱外的其他东西,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生产出来的孩子没有大的瑕疵(大的遗产疾病,在孕育之初就排除或者修正了)。甚至,这样的人造子宫可以适当延长孕育时间,让人类大脑有机会不受产道限制,可以用硬件进化的方式进化。这可能是个巨大的人类智力进步途径。

但是后来我觉得吧,一个人对子女爱的程度,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对子女的付出程度,即沉没成本越大,就越爱孩子(对伴侣的爱其实也差不多,沉没成本越大,看起来就越爱)。所以,我认为未来的人造子宫,应该还有另外的形式,比如说“随身携带型人造子宫”。

每天母亲或父亲随身携带这个小小的人造子宫上班、逛街,不仅可以让胎儿更好地感受外界,还可以增加母或父的沉没成本,让他们更在乎孩子——之所以母亲更在乎孩子,之所以母爱被认为更伟大,无非是因为女性在孕育过程中的付出更多罢了。如果男性也能经常性地“驮着”人造子宫,我相信男性对孩子的责任感会更重些,从家庭中得到的乐趣也会更多。

然后还可以顺带开发“携带型子宫”养料、携带器等等产业,真的太美好了,哈。

通宝推:pendagun,茉莉芬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