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明史杂谈(2)--糊涂的崇祯 -- 温相

共:💬453 🌺2240 🌵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这是整人的逻辑而不是做事的逻辑

你的逻辑完全是整人的逻辑而不是做事的逻辑。

整人的逻辑是:“某某干了一件事-》某某干的事有哪些负面结果-》上纲上线找个负面结果能对上的最重的罪名按某某头上-》最后结论是某某是个大混蛋。”

做事的逻辑是;“某某干了一件事-》某某干的事目的是什么?-》某某的做法能达到目的吗,有什么额外的负面效果?正面负面评价,综合评定某某的做法-》如果某某干得不好,某某错在哪里?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目标,干了错事?还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法,干错了事?-》最终结论是某某做错了没有,如何错的,正确的该怎么干?”

用做事的逻辑看待袁崇焕卖粮。

问题一:袁崇焕的目的是什么?他在目的选择上有没有错误?

袁的目的是拉拢蒙古人。

历史事实是1628年前,后金势力只局限在辽东;1628年林丹汗敖木伦之战战败使得朵颜诸部倒向后金,沈阳朝阳赤峰承德北京这一线事实上的被后金打开;1632年林丹汗彻底战败逃亡青海并于两年后病死,后金一统蒙古,整个九边对后金开放。天启崇祯年间九边已经烂透了,这意味着面对倒向后金的蒙古部落,明朝只有胡萝卜没有大棒。纯防守不给胡萝卜行不行?不行,1628年前,明朝只用防御辽西走廊一地;1628年后,明朝就要多防御蓟县一地;到了1632年就是整个九边,根本防不住!光靠防守根本无法阻止后金一统蒙古,必须要和后金争蒙古。从给胡萝卜的时间线来看,1628年前,明朝只用拉拢林丹汗;1628年后,除了林丹汗,明朝的加血名单上就要填上朵颜了;到了1632年,明朝要拉拢整个蒙古,这是明朝根部付不起的代价。

必须阻止蒙古部落倒向后金,只能靠胡萝卜拉拢蒙古,要拉拢就趁早。从这三点论证就知道袁崇焕给蒙古卖粮是正确而且迫切的。袁的做法其实是给天启崇祯的错误做补救。

2、袁崇焕卖粮的负面效果有多大?

从政治角度(也就是整人角度)看,“卖一粒粮和卖十万吨粮给后金”错误是一样的严重;但是从军事角度看,卖一粒粮毫无意义,卖十万吨粮罪大恶极。袁的卖粮就相当于卖一粒粮的情况。要知道,后金人口可比朵颜大一个数量级。即使袁卖的粮食能让朵颜人吃饱饭,即使朵颜毫不利己把粮食全给后金送去,这些粮食到后金嘴里也不过是毛毛雨,根本无法缓解饥荒。

综合一二,可以看出来在大方向上,袁卖粮是在做正确的事,也是在正确的做事。至于细节,我要说“通过直接资注对手而打击对手”的例子在历史上都是屡见不鲜,更何况袁崇焕卖粮这种间接行为。要评价袁在细节上的对错,那是要详细的参考当时各方的政治经济数据的,岂是靠陈仁锡谈迁几个不是做事还有点道德洁癖的人的几句话就能评判的。

通宝推:任爱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