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记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军的伏 -- 忘情

共:💬69 🌺424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正在读德国历史学家Hellbeck的“斯大林格勒”一书

此前读了英国历史学家Beevor写的“斯大林格勒”一书。读了两遍,其基调与美国电影“兵临城下”差不多。Beevor热衷于挖掘阴暗面,避而不谈苏军正面积极的一面,把苏军写得非常不堪。从他的描述中完全无法解释为什么这支糟糕透顶的军队可以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最后取得辉煌胜利。电影“兵临城下”中的扎伊采夫根本没有任何作战动力,只是一个会玩枪的人。

德国教授Hellbeck的“斯大林格勒”一书德文版于2013年出版,英文翻译版2015年问世。尽管英文版翻译得不太流畅,但读起来仍然令人耳目一新。此书素材取自最近解密的前苏联档案。苏联在战役期间和结束后派专业人员采访了251位参战人员,从崔可夫到普通士兵都有。这些采访记录在苏联档案中沉睡了60多年。这批资料解密后,人们发现,当事人坦率的话语是还原当年战争原貌的极其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读者从中可以领略到苏军战斗力形成的机制。

比如,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军把曾经是平级的政委权限降至军事首长领导之下。西方籍此鼓吹政委无用论。但实际上,苏军政治工作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继续加强。政工人员对提高士兵的战斗力起到巨大作用。在他们的宣传鼓动下,士兵入党人数大幅度增加。经过教育的士兵心中爆发出对敌人无比仇恨,明白他们处在历史转折点重大节点和坚守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意义。苏军在战斗中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他们的坚强战斗意志成为战胜德军的关键。他们的功绩令后人肃然起敬。

该书对于苏军惩戒连的描述也与通常西方历史学家的想象完全不同。许多苏军士兵和军官由于恐惧,怯懦,放弃阵地等原因被送进惩戒连。在惩戒连里他们受到教育和激励。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士兵被认为改造好了就可以送回原部队参加战斗,甚至晋升为军官。

在斯大林格勒200天极其残酷惨烈的战斗中,百万苏军中出现逃兵,投敌分子,误判误杀,自伤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毕竟不代表苏军的主流。

为严肃纪律,崔可夫一进入斯大林格勒就当众处决了一个团长和他的政委。随后又当众处决了一个旅长和他的政委。因为他们未经批准自行撤到伏尔加河对岸,违反了227号命令(不许后退一步)。这两次当众处决对各级军官起到了很好的警告作用。崔可夫把集团军指挥所设在比下属各师指挥所更靠近前线的位置,在整个战役期间从未撤退到河对岸,从而为全军起到了巨大表率作用。此后各级军官都明白不惜一切代价坚守斯大林格勒的必要性,坚定了绝不放弃阵地的决心。

忘情的好文提到的伏尔加河上许多后勤工作细节,读起来非常过瘾。这些内容也是西方历史学家一向给予忽视的。

收藏了。

忘情加油。

通宝推:wage,柏林墙,白玉老虎,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