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锦衣异志录 -- 天煞穆珏

共:💬500 🌺19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锦衣异志录】【第二部】第19章

正德看兴王一脸憔悴,形销骨立,甚是感动,握着他的手道:“皇叔果然爱我,如此消瘦了。”

“陛下平安便好。”兴王落下泪来:“陛下是兄皇唯一血脉,当初我们兄弟三人月下共绪,我与信哥哥在兄皇面前发誓要一生忠于陛下保护陛下的。”

周昂听兴王此言亦不禁感慨万千,孝庙为了让自己这唯一的孩子登上皇位,可谓真正用心良苦,父爱若此,一切都可以原谅了。

乃诺在宏堡不见母亲,追问之下得知已去广东,便马不停蹄的带着必里加答及自己的十个手下前往广东,意寻母亲会合。

安化王叛乱尤如玩笑,只草草历十八天就结束了。事后检点伤亡方知当时在宴席上的安化官员半数死于当场,包括安化总兵姜汉、镇守太监李增,安化巡抚安惟学,少卿周东。而与安化王共同谋反的诸将,除管家孙景文为周昂所杀之外,其他如安化都指挥使周昂、指挥同知丁广、张钦、魏镇、杨泰,漳水郡都指挥使何锦、同知孟彬皆被擒获。正德下旨将叛贼押解入京削首诛族安,化王府男丁皆斩女眷送入凤阳高墙关押。同时撤安化王爵,将安化郡并入安陆。

兴王随后请正德回安陆休养安神,正德逐在兴王陪同下离开宏堡前往安陆大军营帐,准备明日一早启程回安陆兴王府。

安陆大军辕营,兴王妃蒋氏与唐诗、宋词将正德一行迎入营中。正德略觉得奇怪,下榻之后就招唐宋二女前来询问。

“大军出征向来不许带女眷,王妃为何会随军而来?”正德问。

唐诗看了宋词一眼,宋词轻声道:“回陛下,是臣决定让王妃随军的。”

“为何?”

“我二人护送王妃回安陆后即请太医为王妃诊治,据太医所言王妃此次流产极为伤身,轻则要静养三、四年重则可能一世无子。王妃听后日夜哭泣,十分哀伤。”

正德脸上不由现出一丝同情,微微颌首。

“陛下,王妃自知可能不能生育后便表现古怪,每日都亲自下厨为王爷炖汤补身,夜夜痴缠于兴王。王爷实是熬她不过,但又怕将她留在王府发生意外,是以才勉为其难让她随军出征。”

“是她有病,却为何为皇叔炖汤?”

“王妃不信自己有病,只是不停要王爷补身向王爷需索以求获得血脉。”

正德点头:“如此,倒也可悯。”

“陛下不会降罪于她吧?”唐诗问。

正德一笑:“朕何必为难一个病妇?天晚了,你们下去吧,替朕唤张鸾、石勇进来。”

二女行礼退下,过了一会张鸾与石勇便进来了。正德赐座后便开始询问安陆情况,二人便一五一十将在安陆查探出来的事情禀报。正德听后方知安陆郡潘书伦谋夺姑父李志亮家产一案竟牵涉安化王谋反一事,由此才勃然而怒,下旨严查官员失职之罪。

石勇见正德发怒,怕他伤身,就像哄孩子一样劝道:“陛下息怒,臣等定会严查官员失职之罪。陛下近日辛苦,好好歇息要紧。”

正德听石勇这样说,才消了消气,向着张鸾道:“邢缨去广东了。”

“陛下派他去的?”张鸾问。

“非也,是刀眉与南宫无我去广东寻周义,他们怕刀眉把周义分尸,赶去救人了。”

“啊?”张鸾微微皱眉。

正德面容忽然又严肃起来,道:“你替朕去一趟广东,好好查一下刀眉。”

“查刀眉?”

正德缓缓点头道:“自我大明立国云南便有三大土司纪氏、大藤刀氏、黎符那氏势力最为雄厚,世袭治滇。纪氏在宪庙时谋逆被诛,朕的奶奶便是纪氏女儿。大藤族于十五年前父皇在位时谋逆,亦被诛,二者土司封地改土归流。目今云南止剩那氏最为势大,朕在想,云南改土归流便在宪庙、父皇、朕的手中完成好了。”

“那为何要查刀眉?”石勇不解地问。

“刀眉的母亲便是那氏女儿,陛下是想顺藤摸瓜。”张鸾道。

“啊,陛下好聪明。”石勇笑道。

张鸾起身道:“陛下,臣即刻启程。”

正德点头。

“石勇,朕留你在安陆做指挥使如何?”

“陛下,臣不会行军布阵。”

“不会可以学,朕需要一个忠心耿耿的人管治安陆,至少安化王余孽未清之时需要。”

“陛下既然这样说,那臣就留在安陆为陛下分忧。只不过陛下需答应臣一件事。”

正德一笑:“你说。”

“安陆大局稳定之后,臣还是想回京里去做锦衣卫。”

“石勇,你可知外放地方是美差?过得三年五载也许总兵之位你都唾手可得。”正德戏道。

“臣不是为了做官才去京城当锦衣卫的,臣是想当锦衣卫才去京城做官的。”

正德被石勇说得笑出声,道:“你们三人当中便属你最为耿直,朕喜欢。好,朕答应你,待安陆大局安定,朕会派人来接替你的位置,调你入京。”

“谢陛下。”

正德此时已有些疲乏,便吩咐石勇下去。

石勇看正德左右无人,便道:“陛下,高玉不在,由臣来侍候陛下?”

正德一笑:“不必,你们也累了,都下去将息将息。”

石勇便行礼退出营帐,正德自己动手在营帐中铺被安睡。第二天一早,大军分兵,一部分留在安化交给平虏城总兵杨英、参将仇铖带领管治在安化剿拿余匪,一部分拔营启程回安陆。

众人回到安陆后,石勇和唐诗、宋词一起协助安陆郡守翁理查办潘书伦一案所有涉案人员。周昂和唐行简、宋居易一起清查在安陆的安化王余党。正德则在兴王迎奉下进入兴王府居住,随侍保护的便是东宫十侍卫,而一应饮食起居则由李龙亲自负责以策安全。

此时,夜幕已降。

用过晚膳后,李龙派人给正德房中送来一个盛满热水的大浴桶,刹那间整个房里都热气腾腾的。李龙请正德沐浴,便将门关上守在门外。

兴王双手捧着一个锦盒而来。

“王爷。”李龙施礼。

兴王微笑点头,向着屋内高声道:“陛下,臣为您送来锦衣。”

“皇叔有心,把锦衣交给李龙便可。”里面传出正德的声音。

兴王便转身将锦盒交给李龙,嘱咐道:“此件衣服是陛下初来安陆时叫我找能工巧匠织的,十分精美,定要请陛下穿上。”

李龙点头:“王爷放心。”

兴王离开,李龙一直等到正德沐浴完,出声唤人才推门而入。此时正德已身穿白色里衣立在床前。

“陛下,这是兴王送来的锦盒。”李龙奉上锦盒道。

“你打开来看。”正德微微笑道。

李龙将锦盒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一件织工精美的青色长衫。

“好看么?”正德问。

李龙将长衫拎起抖开,这件青衣下摆还绣有荷叶粉莲,连绵向上,栩栩如生。李龙赞道:“好看。”

正德一笑:“你赠我宝石,我将这件衣服送给你。”

李龙一怔:“送给我的?”

正德点头。

李龙沉吟半晌道:“臣无功不受禄。”

“你在安化王府救我,当得起这件衣服。”

“臣没有料到安化王竟会在宴席上大开杀戒,致令陛下身陷险境。”

“你不必苛求自己,朕身为真龙天子,当比你更能料事如神才是。”正德笑道:“你看看锦盒内还有何物?”

李龙将衣服收在一边,看回锦盒,原来里面还放着一条晶莹剔透的祖母绿玉链,吊着李龙赠送给正德的红色心形宝石,用金绳串结,金花托石,璀璨夺目。

“这链待朕身着朝服时戴着,足以晃瞎文武百官的眼珠子吧?”正德哈哈笑道。

李龙轻轻点头道:“臣叫人把浴桶拿出去,陛下好将息。”

“高玉有金钗,周昂有绿玉,你只有一件衣服,有否觉得朕偏心?”正德问。

李龙一笑:“不会。”

正德微微一笑:“你也下去歇一歇。”

“是。”

浴桶撤走,李龙取了衣服也退出门去。刚转身就碰到端着食盒的兴王。

“王爷?”

兴王谦和地说:“我来为陛下送些宵夜,陛下在宏堡受苦了。”

李龙转回门前,敲门轻道:“陛下,兴王爷来了,您要见吗?”

房内静默了一会,才传出正德的声音:“请皇叔进来。”

李龙推开门,看向兴王:“王爷,请。”

兴王入内,李龙把门从外关上,方才离开。兴王入内向正德请安。

正德笑道:“皇叔免礼,坐。”

兴王坐在桌子一边,将食盒打开,端出一个炖盅放在桌上道:“陛下,喝点汤补补身。”

正德一看,想起唐诗、宋词的话,笑道:“皇叔,这汤该不是婶娘炖给你喝的?”

兴王叹息一声道:“陛下,您也知道此事了?”

“婶娘一时着急,皇叔多体谅些个。”

“臣非是不体谅,实是有些吃不消。”兴王苦笑道:“她要我日日进补,平日都要盯着我喝,今日幸得我说要来为陛下进补,她虽有所阻拦,到底不敢用强,臣方才脱难。不过这汤倒确实是好汤,您偶尔喝些倒是不错的。”

正德点头:“闻着就香,朕在宏堡十八日连酒都喝不着,今日就好好补补。只是这炖盅看着也大,怕是一个人喝不完。”

“臣和陛下一人一半。”兴王说着从食盒下部取出两个瓷碗,将炖盅内的汤倒出,斟了满满两碗。

“陛下在宏堡受苦了,臣想着就心疼。”兴王将汤碗递到正德面前,怜惜道。

正德接过汤碗,闻着汤的香气,慢饮品尝,缓声道:“朕与皇叔乃是至亲,若是平常百姓人家住在同一屋檐下,受叔叔爱护,该是何等快乐之事。只可惜你与朕皆生在帝王之家,皇叔早早受封出京,朕却自小被困京城,此等快乐之事却是难享。安化王谋逆固然可恨,却也因此给了朕一个前来安陆探望皇叔的借口,也算是因祸得福。”

“陛下能来安陆探望臣,臣感激不尽。”兴王亦感慨,轻声道。

“这汤确实好喝,皇叔也喝。”正德微微笑道。

兴王听从,也端起碗喝汤。

“皇叔长得最像朕的父皇。虽然信叔叔一直在朕身边,可惜他却是色目儿。”正德叹息道。

“这许多兄弟之间,信哥哥最是可怜。同是龙种,他却不能封王封爵。”

正德却笑:“这倒也难说可怜,虽然不能封王封爵,但像皇叔这般困死在湖广安陆,怕也非信叔叔所愿。”

兴王温和一笑:“这倒也是。”

两叔侄一边饮着热汤一边絮着家常,倒别有一番温煦在心头,仿佛此时此刻已没有了君臣尊卑之分。兴王更是握住正德的手,向他保证定会对他忠心耿耿,为他保驾护航。正德心头发热,几乎要感动落泪,也握住了兴王的手。

李龙走出后院,来到王府正厅,却见兴王妃蒋氏好似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正厅来回走动,惴惴不安。当她看到李龙,近乎失态的奔过来,擘头就问:“王爷去见陛下了么?”

李龙略觉奇怪,小心的点头。

“捧着汤么?”

李龙又点点头。

王妃突然浑身颤抖,当堂便掩面哭泣起来,其声甚哀。

李龙心中暗惊,不解何故,双眸环顾,正厅内除了他与王妃外便再无第三人。他走到正厅门口向外一望,只见回廊尽头处有几个女子向这边张望,却又不敢行近,其中一个女子更是身着彩衣,一望可知并不是王府中人。

李龙微微皱眉,复望回厅内,只见王妃仍在哭泣。他深感男女有别,跨步出厅向那些女子走去。

女人们见李龙走过来,面露惊惶,却又不敢走开。

李龙来到彩衣女子面前,缓声问:“你是何人?”

“民女九儿。”

“九儿?”李龙凝视女子身上彩衣,继续问道:“你不是王府中人吧?为何会在王府出没?”

“是王妃请我来的。”女子颤声答。

“王妃为何要请你来?”

“这?”

“王妃在正厅哀哭不止,定有原因,你还不快快从实招来?”李龙突然沉声道。

九儿大惊:“王妃不曾与王爷回房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