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应该如何看待叶永烈的“四人帮系列” -- 温相

共:💬12 🌺10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应该如何看待叶永烈的“四人帮系列”

下面是时代文艺出版社在给叶永烈出版《王洪文传》时的前言,不妨阅读一下:

《王洪文传》出版说明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本王洪文全传,系统叙述了王洪文从出世到死亡的毕生历程。

本书是著名作家叶永烈积多年心血,多方采访(其对象包括王洪文众多的友人

和仇人,王洪文在“文革”中的同事,执行逮捕王洪文令的部队首长及其他知情人),

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并参照大量文卷资料写成的,翔实、生动,很多情节和细

节鲜为人知。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严肃性,绝无稗官野史以假乱真之嫌,因此具备史学与文学

的双重价值。

本书初版于1989年,这次重排前由作者作了修改,补充了新材料。

叶永烈在撰写《张春桥传》和《王洪文传》以及《陈伯达传》的时候采访了大量的当事人,甚至采访了当事人陈伯达(生前)本人以及陈伯达的儿子陈晓达,王洪文的一些亲信等。

下面是《王洪文传》的责任编辑梅中泉对该书的一点评论,也请阅读一下:

初版已初步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巨大的印数说明,千千万万的人乐于读到它们,迄今尚无专家学者指出它们在史料或观点上有错误。《人民日报》曾以《历史使命笔底波澜》为题,《新闻出版报》曾以《实事求是写历史》为题,对它们给予赞扬。大陆多家报刊予以转载。域外影响尤大。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美国、日本诸国转载转版转引者频频,好些权威学者发表书评。总之,社会效益是好的。现在,有的修订重版,有的从新写过,当会再次博得广大读者的称颂。

梅编辑在文中着重指出“迄今尚无专家学者指出它们在史料或观点上有错误。”且不说观点,就说史料,这篇文字是梅中泉写于1992年,如果你黑色眼睛网友能够告诉我说在1992年以后有谁有哪位专家指出叶永烈一书的史料错误,那么,我将十分感谢你,我也替叶永烈同志谢谢你的指正。

叶永烈对王洪文本人也有采访,他在《王洪文传》后记中说“关于王洪文的采访,早在一九八六年已经基本完成。”叶永烈同时说:“采访工作是最为重要的。十年浩劫刚刚过去,许多当事人尚在。对他们进行采

访,是写作本书的至为关键的一环。

采访对象大致上有两类:

一类是被迫害者。采访被迫害者,往往很顺利。即使不少人是高层领导人,我也都能采访。不过,他们往往偏重于谈自己受迫害的经历,而对于“文革”内幕所知并不太多。

另一类是“文革”要人。不少人尚在狱中服刑。有的即便出狱,也在劳改工厂或类似的单位工作。采访他们往往要经公安部门批准,要花费不少时间办手续。不过,手续对于我来说,还是其次的;最艰难的是,即使办好了手续,采访对象往往不愿深谈。我尽量在事前作好详细的采访准备,提出一系列问题,这样,采访对象会逐个答复,使采访有一定深度。我的采访是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的。我尊重事实。正因为这样,一些“文革”要人还是愿意跟我谈,有的一谈便是一整天。”

下面我将分几个段落来分析叶永烈的这套作品,请稍后。

元宝推荐:你克我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