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05:晋周——类能而使 -- 桥上

共:💬31 🌺1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05附:晋悼复霸9/17

《襄四年传》:

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魏绛曰:“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贰。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公曰:“后羿何如?”对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脩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過(过),处豷于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過,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失人故也。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虞箴》如是,可不惩乎?”于是晋侯好田,故魏绛及之。((p 0935)(09040701))(083)

我的粗译:

也在这一年,一个山戎部落无终的首领——无终子-嘉父派了手下孟乐前往晋国,通过魏庄子(魏绛)进献了虎豹之皮,并请求晋国采取与诸戎和好的政策。

得知此事,晋侯(晋悼公)马上说:“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戎狄之人不讲亲情而且贪婪,不如攻打他们。)”

但魏绛反对说:“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贰。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各家诸侯刚刚归顺我们,陈国也刚刚来求和,他们都会看着我们,我们能够广施恩惠,他们就向着我们,如果不能,他们就会叛离。要是我们的部队困在戎人那里,楚国攻打陈国,我们肯定救不了,就等于抛弃陈国。这样一来,华族的各家诸侯必定背叛我们。戎人,那是禽兽,得到了戎人,却失掉了华族,无乃不可乎?《夏训》上面有:“有穷-后羿——”)”

这时,他的主上(晋悼公)插话说:“后羿何如?(后羿怎么回事?——你怎么拐到后羿那儿去了?)”

魏绛接着回答:

过去有夏那一族刚刚衰败的时候,后羿从鉏迁到了穷石,接管了夏的“民”,接收了夏的施政权。可他倚仗自己善射,不注意“民”的事务,老去和原上的野兽打交道。他不任用武罗、伯因、熊髡、尨圉,却宠信寒浞。寒浞是伯明氏之谗子弟,伯明后寒(杨注:伯明后寒犹言寒后伯明,寒国之君伯明。)赶走了他,可夷羿却接纳了他,而且信任并任用他,让他当自己的助手。“浞”这个人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让“羿”沉溺于游猎。破坏“羿”的形象,方便自己取其国家,他已经让内内外外的人都归顺了自己。

“羿”仍然不知悔改,等他游猎将要归来的时候,他的家众把他杀了,还烧熟了让他儿子吃。他儿子不忍心吃,死在了穷门。“靡”逃奔了有鬲氏。“浞”占有了“羿”的妻室,生下了“浇”和“豷”。他仗着自己善搞阴谋诡计,善于伪装欺骗,就不施恩惠于“民”,反而让“浇”领兵攻灭了斟灌和斟寻两家。然后让“浇”住到了“過”那里,让“豷”住到了“戈”那里。

靡从有鬲氏那里出发,收拢了二国的移民,攻灭了“浞”,立少康为首领。少康在“過”那里攻灭了“浇”,后杼在“戈”那里攻灭了“豷”。有穷就此灭亡,这都是因为“失人”。

原先周王室在辛甲当大史的时候,要求百官都得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劝诫天王的过错。还在《虞人之箴》中写上了:“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大禹神迹已渺茫,当初规划分九州,经略九州开大道。“民”有住处有祖庙,“兽”有原野有牧草;各有自家的地盘,各守本性不相扰。到了首领帝夷羿,贪图猎取原上兽,不肯照顾城中“民”,惦着公兽与母兽。武力不能太过分,最终夏家保不住。兽臣负责管原野,这些心得告仆夫。)”

《虞箴》都已经这么说了,还能不注意吗?

以上魏绛专门说到这些,就是因为这位晋侯(晋悼公)也喜欢打猎。

一些补充:

晋悼公此时只有十七岁。

杨伯峻先生注“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曰:

无终,山戎国名。疑本在今山西-太原市东,后为晋所并,迁至今河北-涞源县一带,又奔于今蓟县治,最后被逼至张家口市北长城之外。此时则犹在山西。诸书所云蔚县、玉田是无终故地,皆不确。参顾炎武《日知录》三十一、江永《地理考实》及王先谦《汉书地理志补注》及《嘉庆一统志》。嘉父,无终国主之名。《春秋》于文化较落后之国,其君例称子。嘉父或为山戎诸国之魁首。杜《注》:“孟乐,其使臣。”

杨伯峻先生注“有穷-后羿——”曰:

魏绛之语未竟,下文是晋悼突然插问。诸说《左氏》书,唯日人中井积德《左传雕题略》得之。有穷,部落名,今河南-洛阳市西。后,君也。即当时酋长。

杨伯峻先生注“因夏民以代夏政”曰:

杜《注》:“禹孙大康淫放失国,夏人立其弟仲康。仲康亦微弱。仲康卒,子相立,羿遂代相,号曰有穷。”《夏本纪正义》引《帝王纪》(即《帝王世纪》,唐人避用“世”字。)云:“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鉏,为帝司射。历虞、夏。及夏之衰,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杨伯峻先生注“弃武罗、伯因、熊髡、尨圉”曰:

“伯因”阮刻本作“伯困”,从《校勘记》改正。杜《注》:“四子皆羿之贤臣。”《夏本纪正义》引《帝王纪》云:“弃其良臣武罗、伯姻、熊髡、尨圉。”尨圉,《潜夫论五德志篇》及《文选》桓温《荐谯秀表注》引《传》俱作“龙圉”,“尨”“龙”通用。又《广韵》云:“夏时有武罗国,其后氏焉。”疑武罗国即此武罗之国。

杨伯峻先生注“家众杀而亨之”曰:

家众即原为羿之家众而被浞收买者。亨今作烹,煮也。《夏本纪正义》引《帝王纪》云:“寒浞杀羿于桃梧而烹之。”《淮南子诠言训》则谓羿死于桃棓。《孟子离娄下》谓逢蒙杀羿。《楚辞离骚》云:“羿淫游以佚田兮,又好射夫封狐。国乱离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天问》亦云:“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杨伯峻先生注“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曰:

《水经巨洋水注》、《路史后纪》十三俱引《竹书纪年》云“相居斟灌”,此浞所以必灭斟灌。斟灌、斟寻皆部落名,斟灌在今山东省-范县北观城镇,斟寻在偃师县东北十三里。说详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八。

杨伯峻先生注“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曰:

《周本纪集解》引刘向《别录》云:“辛甲,故殷之臣,事纣,盖七十五谏,而不听。去至周。召公与语,贤之,告文王。文王亲自迎之,以为公卿,封长子。”《汉书艺文志》道家有《辛甲》二十九篇,马国翰有辑本。

杨伯峻先生注“命百官,官箴王阙”曰:

《尚书盘庚》云:“犹胥顾于箴言。”箴乃诫谏之意。(此作动词。)至《逸周书》所载夏、商之箴及《吕氏春秋谨听篇》引《周箴》,皆(后人妄作。《吕氏春秋谨听篇》引有《周箴》,亦)未可信。阙,过失也。

杨伯峻先生注《虞人之箴》曰:

虞人,掌田猎之官。自此《虞箴》以后,箴便为文体之一。(西汉-杨雄、后汉-崔骃、崔瑗、崔寔、晋-潘尼等皆有仿效之作。)

杨伯峻先生注“兽臣司原,敢告仆夫”曰:

兽臣,主管禽兽之臣,即虞人之变称。原即上文原兽之原,谓田猎。仆夫疑三年传文之仆人,不敢直言敢告君王,犹后人之言“左右”、“侍者”等。

“无终”(杨注:无终,山戎国名。疑本在今山西-太原市东,后为晋所并,迁至今河北-涞源县一带,又奔于今蓟县治,最后被逼至张家口市北长城之外。此时则犹在山西。诸书所云蔚县、玉田是无终故地,皆不确。参顾炎武《日知录》三十一、江永《地理考实》及王先谦《汉书地理志补注》及《嘉庆一统志》。),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1.9,北纬37.1(汾河-临汾河谷盆地以上之下一盆地南端,其时晋人还没进入这一盆地“启土”,正是经过此后的蚕食,晋人才逐渐占有这一地区,直到今太原。当然,“戎狄荐居”,未必有固定地点)。

“鉏”(杨注:鉏,今河南-滑县东十五里。),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84,北纬35.54(今滑县-八里营乡-卫王殿遗址)。

“穷石”——“穷门”——“穷谷”(杨注:穷石,即穷谷,在洛阳市南。#杜《注》,“杀之于国门”,则谓穷门为穷国城门。然雷学淇《介菴经说穷鉏鄩灌考》谓穷门即穷石,在洛阳市南。#据杜《注》,武公为穆公子;桓公为文公子。尹氏复党儋翩,共为乱。穷谷,江永《考实》谓即昭二十六年《传》萑谷-施谷之类,在洛阳市东,详彼《注》。或谓即襄四年《传》之穷石,穷石在今洛阳市南,相距甚近。),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2.9,北纬34.65(稍柴遗址南)。

“有鬲氏”(杨注:有鬲氏,部落名,据《续山东考古录》,其地当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南二十五里。鬲音革。),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6.5,北纬37.4(德州市东南陵县一带)。

“斟灌”(杨注:《水经巨洋水注》、《路史后纪》十三俱引《竹书纪年》云“相居斟灌”,此浞所以必灭斟灌。斟灌、斟寻皆部落名,斟灌在今山东省-范县北观城镇,斟寻在偃师县东北十三里。说详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八。#《夏本纪》太史公称禹分封,用国为姓,有斟尋氏、斟戈氏,即此斟鄩、斟灌。),推测位置为:东经115.38,北纬35.94(范县北观城镇)。

“斟寻-”(杨注:《水经巨洋水注》、《路史后纪》十三俱引《竹书纪年》云“相居斟灌”,此浞所以必灭斟灌。斟灌、斟寻皆部落名,斟灌在今山东省-范县北观城镇,斟寻在偃师县东北十三里。说详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八。#《夏本纪》太史公称禹分封,用国为姓,有斟尋氏、斟戈氏,即此斟鄩、斟灌。),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5.4,北纬35.7(濮阳及范县一带)。

“鄩”(杨注:《说文》:“鄩,周邑。”京相璠《土地名》云:“今巩洛渡北有鄩谷水,东入洛。又有鄩城,盖周大夫鄩肸之旧邑。”段玉裁《说文注》云:“今河南-巩县(此指巩县废治,今巩县治已移至孝义镇,在旧治西)西南五十八里有故鄩城。”#杜《注》:“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鄩中。郊、鄩二邑,皆子朝所得。”),推测位置为:东经112.91,北纬34.71(稍柴遗址,巩义市-芝田镇-稍柴村委西150米处,坞罗河与伊洛河交汇的台地上,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000米。龙山、新砦期、二里头、商、周至汉代)。

“過(过)”(杨注:過,部落名,据杜《注》,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或疑在今太康县东南。《路史国名纪六》谓夏之有過乃猗姓国,但隐十年《左传》孔《疏》及《急就篇注》引《世本氏姓篇》及《潜夫论志氏姓》皆谓“過,任姓”。彝器有[彳(骨-月+止)]伯簋,唐兰释为“[過-口]伯”,郭沫若云:“古有過国,此[過-口]伯或即其后。”见《大系考释》。#杜《注》:“过,浇国。戈,豷国。”),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9,北纬34.0(太康县东南一带)。或认为在今山东,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20.0,北纬37.3(过西镇东),似未必。

“戈”(杨注:戈亦部落国家。杜《注》:“戈在宋、郑之间。”#杜《注》:“过,浇国。戈,豷国。”#据《汇纂》,今河南-杞县东北三十里有玉帐,或云古玉畅。杞县为春秋宋地,北与陈留接壤(陈留,旧县,今已废),《传》云“宋、郑之间”,或即是也。鍚音羊。其余五地或皆在今杞县、通许县与陈留镇三角地区。),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6,北纬34.6(杞县、通许县与陈留镇三角地区)。或认为在今山东,其位置我估计为:东经119.03,北纬36.89(寒亭区-高里镇-二戈官庄村),似未必。

下面是后羿之事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襄四年传》:

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五也。君其图之!”((p 0939)(09040702))(083)

公说,使魏绛盟诸戎,修民事,田以时。((p 0939)(09040703))(083)

我的粗译:

听完魏绛那一大篇话,他的主上(晋悼公)就问:“然则莫如和戎乎?(那最好还是与戎人讲和了?)”

魏绛回答说:“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五也。君其图之!(与戎人讲和有五项好处:戎狄逐水草而居,喜爱财宝但轻视土地,可以从他们那里交换土地,这是第一项。我们的边远地方不会受到袭击,“民”可以在原野上活动,负责种地的人也能够施展,这是第二项。戎狄竟然归顺我们晋国,四邻振动,各家诸侯都会受到威慑,这是第三项。利用施恩的方式安抚了戎人,不用出动部队,也就不会消耗甲胄和兵器等等,这是第四项。接受后羿的教训,采用施恩的方式达到目的,远方的人会来投奔,近前的人也能安居乐业,这是第五项。请主上考虑!)”

他的主上(晋悼公)很高兴,就派魏绛与各家的戎人举行了和平的盟誓,同时关注“民”的利益,出猎也顾及农时。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戎狄荐居”曰:

荐,同薦,草也。《庄子齐物论》“麋鹿食薦”,尤可证。《汉书终军传》,“北胡随畜薦居”,即此“荐居”,谓逐水草而居。则当时所谓戎狄,基本上以游牧为生。

杨伯峻先生注“穑人成功”曰:

穑人,疑为当时管理边鄙农田之人。

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于是晋悼公就采取了以各种财宝换取土地的战略,和平地蚕食了游牧戎人的土地,“远至、迩安”,把农耕族的势力范围向北大大推进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