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中美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 二至

共:💬130 🌺596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可以看看我前面转载的那篇文章

看看你所认为的积极因素对美国教育的影响,到底是正面影响多,还是负面多。

中国的基础教育并非没有选择权,现在高考比较普遍的也是3+2制度,除了语数外以外你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学的。至于所谓深度问题,把这个深度开发阶段放在高中、本科一二年级还是大学预备科只不过是换了个名称,该学的东西还是那么多。

其次,你的观点始终还是建立在一个学生是顶尖人才,并且至始至终都知道他要干什么,要怎么去干。其实这种概率在现实中是非常小的。所谓伤仲永,在现在这个时代其实很少,真正的顶尖人才,无论怎样是始终会出来的。而大部分的普通人才,需要的就是按照规定的路径去修炼。我回COO的那个帖子可以解答你,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中小学需要学习大量“没有用”的知识,首先你所认为的没用就是专业无关,但实际上这个所谓“无关”是非常难以界定的,往往都是马后炮。其次,中小学生被强迫接受大量的所谓“重复性,非创新性,专业无关”的操练,根本的意义首先不在于那些知识,而是强迫你去开发脑力,锻炼意志,就像体操运动员从几岁起就开始苦练基本功一样,为的就是出成绩。等二三十岁记忆能力退化后再去做这些工作,只能是老大徒伤悲。很多进入职场多年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等工作需要了再想去学习什么新东西的时候,总会觉得力不从心,开始后悔年轻时为什么不把基础打好。你也许会说专业性的东西为什么不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提前学习,为什么要学一大堆无用的基础知识,这就跟问什么不跳过基础物理直接去学高等物理一样。

你所说的所谓的错误肌肉记忆,这只能有两个解释,一是教你的老师有问题,二是你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我可以举一个汪峰的例子:

新报:你从小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小提琴获得过全国性的大奖,这样的科班出身是不是对走上你的音乐道路起了作用?

汪峰:科班出身其实挺扯淡的,每当有人问我,你从音乐学院毕业,然后出来搞摇滚,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势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优势,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将来,在过了十年、二十年之后,那时再比比谁的创作力旺盛、谁能一直写出好的作品,那就是我

新报:打小学音乐确实需要毅力。

汪峰:我拉小提琴的时候,用了五年时间学习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主科老师上课每节两小时,其中老师说话的时间大概只有两分钟,说得最多就一句话:“继续拉。”五年的时间,一首曲子,两小节两小节地拉完,老师告诉你的就只是这两个小节你需要注意什么。我在心里无数次地咒骂我的老师,但后来我发现这对我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我有一所学校,或者有学校请我去教学的话,一共讲两年课,我会用一年半的时间给他们讲你们为什么要弹琴,音乐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

汪峰四十多岁了还在不断出作品,而有些所谓有才华的音乐人三十多岁就写不出东西了,原因就是只靠天赋仅能挥霍一世,没有在年轻时被“狠狠的操过”(非贬义)。当然这里面也提到了保持兴趣的问题,不过,那种循循善诱春风化雨似的老师一般只出现在文艺作品里,现实中有这种老师是小概率事件。所以负责任的老师做的最多的并不是保护稚嫩的幼苗,而是毙掉你每天诞生的一百个新想法中的九十九个,留下那个有用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