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中美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 二至

共:💬130 🌺596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逐段回复一下

因为一些原因,所以回帖晚了些

牛顿,高斯,爱因斯坦,没有哪个是学校教出来的。当然,他们都是天才,但当下的科学界基本已经不产生天才了,或者说,所需要的类型从天才,人才到了匠才的阶段。

任何时候都需要杰出人士

爱因斯坦他们或许不是学校教出来的,但是至少西方的学校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成长的阻碍。

以爱因斯坦而言,他在上大学的时候以逃学著名,很多课程他根本就不上,像他这样的如果在中国上中小学,他的天性肯定也会是不喜欢的课程他就不上,但是在中国行吗?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强迫野兽吃它不爱吃的,野兽都会失去食欲。

爱因斯坦的这一段话可以看成是他对中国教育的强迫学生学习其不喜欢的课程的一个警告。

这是人的退步,但恰恰是科学的进步。牛顿的那句名言:“真理就像大海一样,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这话好似谦虚,其实说明了实情,因为牛顿那个年代,周边净是没有发现的真理或未被解决的问题,碰到他这样天才的头脑,随手一捡就是宝石。但目前谁还有这样的空间?当下这个世界缺少天才,大师,不是缺少这样的苗子,而是没有空间了。爱因斯坦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大意是什么是重要的问题,比问题的答案更重要。

当下这个世界的悲哀在于,能被提出来的重要问题基本都被提出来了,且都被解决或正在解决的路上,缺的也就是物质条件和在海量的数据和可能性空间里慢慢排除罢了。当然肯定还有没被提出来的,但在碰到壁之前,你根本没法知道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被认为是最后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成果,庞加莱猜想花了多少人多少力气?所谓的才华横溢、灵光乍现那种浪漫主义的科学发现属于十九世纪或更早以前。从曼哈顿工程之后人类的科学发现已经是到了集团作战系统工程的阶段,得到的成果也越来越难以直观的意义呈现,基本上除了内行,没人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你的这个论调与量子力学革命前夕的一些人对于经典物理学的满足差不多,当时很多人认为经典物理学已经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除了黑体问题等少数的几片乌云,但是随后人们引爆了量子力学革命。

就现在的科学界而言,应该也是处于一个系统科学大爆发的前夜,从牛顿时期就悬而未决的三体问题多体问题,到湍流问题,到量子的几率机制的解释,到生物学的蛋白质的复杂性状的基因表达,到数学的定性理论,到沟通各个数学分支的郎兰兹纲领等等,科学问题只会随着人们推进科学而不断增多。

科学的边疆就像是一个圆,当科学的边疆越来越大,科学的半径越来越大,科学的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分界的圆----即未知问题的数量就会如同圆的周长一样越来越多。

以数论问题而言,黎曼猜想就是属于人们一点都找不到头绪的一个猜想,19世纪末德国数学学者提出的20个问题,到现在也有相当部分没有解决,其中就包括定性数学部分---其实是一个形式相当简单的微分方程的极限环的解的个数问题

你所举的那几个例子,音乐,体操,下棋,恰恰都证明了“背书和做毫无新意的重复作业”的重要性。现在的音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首先制作者要听大量的唱片,再从平时的积累中提取素材,再从常见的和弦排列组合中拣出一个没那么多人听过的,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动机,反复改装成想要的东西。体操,更不用说了,一个动作重复成千上万次是家常便饭。最近几年中国围棋的年轻选手表现亮眼,恰恰是因为基础教育抓得好,小孩子很小就去棋院参加正规的训练,其训练方式跟高考没什么两样,竞争甚至更为激烈,压力极大,但在丰厚的利益回报下,还是前赴后继,靠这样中国的围棋人才在数量、质量、年龄上全面压倒了日韩,而这就是这几年的事。

以下棋而言,棋手难道都是在做那些早就知道了定式的练习吗?

一个最简单的定式,双炮将军,海底捞月等等,你已经懂得了,然后你一遍一遍的做,你会不会厌烦呢?

其实体操,音乐等等也和下棋一样,当你掌握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相当难度的新的问题展现在你的面前。

棋手之所以是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的区别在于,他们懂得了一些定式以后,马上就需要与高手对战,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不断的充满挑战性的训练,根本就不是中国中小学的那样的频繁做的简单的重复

相反,昧国中学上的AP课程,大学预备课程,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学习大学预备课程,这才和棋手的训练一样,掌握了定式就挑战更高难度,而不是如同中国的高三,一整年就在复习,把那些所谓的知识点讲了一遍又一遍。

体操也一样,简单的技巧掌握了,你就要向更高的技巧冲刺,否则你根本就不可能进步。

至于音乐,讲究的更多的是灵感,我自己也能够写一些曲,但是我基本上不懂得和弦

做音乐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决定音乐的节奏,快的节奏,慢的节奏,忽然快,忽然慢,忽然的终止等等

而自己的感受则来自于生活的感悟,而不是根据什么现成的和弦

所以上面mailsina的回复有道理,中美教育水平的差距,其实是知识储备、学术水平、人才积累全面的差距。这些差距有些是可以通过经济增长和时间来改进和消弭的,有些则不行,比如大学内的教育体制。靠释放兴趣能不能提升人才质量呢?当然能,但在一个功利的社会这样的效果很有限,说到底还是要用利益的指挥棒去调节。其实教育本不该如此,但它已然这样,就只能顺着这条道走下去了。

其他的不论,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教育不仅要释放兴趣,更需要避免学生大量的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后者更重要。

一个人对一门学科感兴趣,这个不需要释放,人家就会去学习,问题在于中国学生被强迫学习了太多的他不爱学,也学不好,而且对他也没有用的课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