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致命的王位——聊聊秦汉之际的王 -- 江南水

共:💬36 🌺57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非刘不王,非功不侯——聊聊白马之盟的来龙去脉(续二)

与天下同利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史记 高祖本纪》

丰沛集团的人,虽然很抱团,但是并不排外,他们所制定的奖惩制度,对所有入伙的人一视同仁。睢阳布贩子灌婴,就是在这个奖惩制度的保障下,一步步走上人生的巅峰。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灌婴才投身到刘邦集团。当月,他就挣得了一个“七大夫”的爵位。与此同时,老革命樊哙的爵位,才刚刚晋升为比“七大夫”高两级的“五大夫”。到了三月,灌婴的爵位竟然火箭般蹿升到了“执帛”。也是在这个三月,另一个老革命曹参的爵位,才由“执帛”晋升为“执珪”。由“七大夫”晋升到“执帛”,灌婴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而曹参则用了十个月。当然,刘邦集团早期的战斗规模太小,影响了曹参、樊哙等人的晋升速度。

再来看看另一位丰沛人陈仓的人生经历,他的起点与灌婴的一样,都是“中涓”,并且在起兵之初,就跟着刘邦混,也算是老革命了。但是,直到刘邦去世后,陈仓才被封为纪信侯,在功臣榜上排名第80,食邑也仅有区区的700户(灌婴排名第9,食邑5000户)(纪信侯陈仓:以中涓从起丰,以骑将入汉,以将军击籍,后攻卢绾,侯,七百户。……,十二年六月壬辰,匡侯陈仓元年。)。可以合理的推测,在灌婴迅速蹿升的时刻,陈仓因为没有出彩的表现,而还在原地踏步。我都怀疑,陈仓那个纪信侯的爵位和功臣排名,一大半得益于他那老革命的资历,而不完全是来自于他自己的功劳。

————————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工资、奖金及时兑现,刘邦集团的这种工作氛围,引无数英雄为之折腰。秦二世三年二月,刘邦率军西征路过陈留,此刻他手中的人马不足万人(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就在这个时候,郦商带着自己的4000人马及时入伙,并心甘情愿的服从刘邦的指挥,非常有力的加强了刘邦集团的实力(商以将卒四千人属沛公於岐。)。后来,郦商能够在功臣排行榜上名列第6(top5中,有四个来自丰沛集团。宣平侯张敖是吕后的女婿,算半个丰沛人),固然是因为他战功卓著,此次雪中送炭之举,应该也为他加成不少。

除了郦商,在反秦阶段的不同时期,张良、陈豨、靳强等人,也都带着自己的队伍,加入到刘邦集团。他们的选择,既帮助刘邦集团逐渐壮大起来,也让他们自己借助这个平台一步步走向成功,双赢。

刘邦集团就像是一个开放的舞台,人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要努力谁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副作用就是,一大批没有底线的趋利之徒,也争先恐后的投奔到刘邦集团,以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

——————————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工作风气,使得刘邦集团的内部充满了惨烈的竞争气氛,能在这里出人头地的,绝对都不是一般人,而且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筹(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后来,刘邦自诩善于用人,那是因为,废物早就被奖惩制度无情的淘汰出局了,需要他做的,不过是优中选优而已。面对一堆精品,老刘没有挑花眼,而是选出“汉初三杰”那样的极品,的确归功于他那无与伦比的眼光。

反观项氏集团,家族色彩太过浓厚。家族成员靠着血缘和姻亲关系,早已经占据了集团内部的各个重要岗位,堵塞了外人的上升通道,让人一抬眼就能看到天花板,冷了不少人的心(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大名鼎鼎的韩信、陈平就不说了,单表一表没有知名度的陈武。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四月,陈武奉项梁的命令,帮助刘邦夺回丰邑,随后又跟着刘邦进关中。项羽分封后,陈武回归项氏集团,但是,在刘邦还定三秦后,他又重回刘邦集团。汉初论功行赏时,陈武被封为棘蒲侯,功臣榜上名列第13(棘蒲侯陈武:以将军前元年率将二千五百人起薛,别救东阿,至霸上,二岁十月入汉,击齐历下军田既,功侯。)。

还有吕马童,追杀项羽至乌江边上的时候,汉军将领中,只有他一个人能认出项羽的形体相貌,因为他是项羽的老朋友。(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也就是说,霸王接手的那个摊子,先天就没有人才的上升空间,从而造成了人才的大量外流。更操蛋的是,项氏家族的成员中,非但没有出一个韩信那样的人杰,反而一个比一个废柴,典型的“占着茅坑不拉屎”。用人制度上有娘胎里带来的缺陷,家族成员又不给力,霸王也就只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了。

————————

随着集团的不断壮大,刘邦集团的这种互利共赢的运作模式,覆盖范围也逐渐向外扩散,垓下一战后,最终扩散到了全天下。

汉五年(前202年)二月甲午,刘邦即皇帝位。在这一年的五月,他发布了第一道事关国计民生的诏书。

当时,为了躲避战乱,很多人都逃离了家乡,藏进了山泽之中,做了桃花源中人。在诏书中,刘邦号召大家重返家乡,并恢复他们原有的爵位和田宅,让他们在新时代开始新生活。(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

汉二年(前205年),关中地区发生了大饥荒,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当时,刘邦曾经发布过一道应急诏令,准许百姓卖子为奴(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这么做,既能让父母换点钱用来吃饭,又确保子女不会饿死,算是下策中的中上策。在新发布的诏书中,刘邦免除了这些人的奴婢身份,恢复了他们的庶人身份(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从奴婢变为庶人,不光是人身获得了自由,经济上也得到了实惠。据《二年律令 户律》的有关规定,庶人可以分得100亩耕地,9亩宅地。没有这个经济基础做保障,所谓的“人身自由”,就是瞎扯淡。

————————

刘邦的皇位是将士们流血牺牲拼来的,刘邦当然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在这道诏书中,刘邦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保障他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

所有的从军将士,无爵位者及爵位还不够“大夫”级别者,除了有罪的,统统赐予“大夫”爵,让他们吃了一次大锅饭。这让我想起了上学的时候,55分以上,统统算及格。已经获得“大夫”以上爵位者(含“大夫”),在原有爵位的基础上,统统升一级(军吏卒会赦,其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

以垓下之战为例,就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力度很大、范围很广的施惠行为。

由“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推测,参与垓下之战的汉军总兵力,当在50万~60万之间。五月诏书颁布后,这些将士的爵位,最低也是“大夫”。按照《二年律令 户律》的规定,大夫可以分得500亩耕地,45亩宅地。并且,烈士的儿子们,也可以分得父亲该得的那一份。(不幸死者,令其后先择田,乃行其余,它子男欲为户,以为其■予之

如果坚决的、不折不扣的执行刘邦的指示,那么,汉帝国最少也应当拿出2.5亿~3亿亩的耕地,分发给那些参战的将士。据《汉书 地理志下》,公元2年时,汉帝国的全部耕地为8.28亿亩。考虑到耕地数量的变化,少有剧烈的起伏,再剔除汉武时代新增的耕地,汉初的耕地数量就取8亿亩吧。粗算一下,这些将士所得到的耕地,占汉初全部耕地的31.3%~37.5%。

按一家五口人算,这些参战将士就代表了250~3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新兴既得利益集团,也是汉初社会能够稳定的基石。

通宝推:履虎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