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证伪计生派关于少生才能养活中国人的论调 -- 在磨刀的胖猫

共:💬55 🌺182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农业竞争力不强是非常冷酷的现实

我是在大学期间因为切身的农民苦难开始找相关资料的,那时候资料也非常少,毕业后为糊口相关的努力也没能继续,但对农业状况一直在关注。

国内现在的农业基础、资源条件、配套政策、市场制度与现代农业的差距太大了。国人对农业的认识也还停留在土地播种耕耘收获这样的层次上,与欧美国家用科技、市场、补贴制度武装起来的农业怎么竞争?

农业部关于美国农业补贴研究的文章也只是在静态片面的描述,缺乏立体观感,也许是专业背景不够不懂现代金融的缘故,让人很揪心。

2014年国际市场的粮棉油饲料肉类价格全面低于国内水平,这给国内决策层带来很大的压力,事实上形成了农业政策受制于国际势力的局面。倘若不能正视差距提前布局多方努力迎头赶上,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危险的,几乎可以等同于1980年代欧美打压油价促使老毛子崩溃的危险。这样的局面是需要提交国安委讨论研究的,但在14年底农业部工作计划中并没能看到这一点。

范适安老师《大豆的陷落》中提到:

1996年,美国开始实施《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改革法》,该法案对美国大豆生产具有长期的影响。两大突出的特点:一是改变原来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实施对农民的直接收入补贴政策,即价格补贴改为收入补贴;二是增加了农民的种植自由度和弹性种植面积。

   这一系列使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更为自由化和市场化的政策,也使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更为易变且富于弹性。

   我关注国际国内大豆市场十来年,最切身的感受是,美国的经济体系,就像是一部庞大的,齿轮咬齿轮的,严丝合缝的机器。

   从政府部门(美国农业部USDA),金融体系(美元),信息咨询体系(USDA报告),价格体系(芝加哥交易所CBOT)乃至各大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等等,是如此的配合默契而又富于效率。

   在中国,美国,南美的三者博弈中,美国对南美的策略是在生产环节渗透钳制;对中国的策略是在加工环节渗透钳制。

   控制了南美的生产环节,就是控制了全球的大豆供应;控制了中国的压榨加工业,就是控制了中国的进口。

范适安《期货经纪公司业务模式及创新》

以美国农产品期货为例,如果农民(农场主)计划播种粮食,要取得生产资料的农业贷款必须首先在期货市场上做卖出套期保值,银行根据套保规模发放相应贷款,政府为保护农民利益同样根据套保规模在期货市场上为农民买入看涨期权。

通宝推:NoName,羊年大发,陈王奋起,天狼星,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