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历史上,毛泽东不够伟大,只是很特殊(续) -- 醋留香一世

共:💬201 🌺1460 🌵1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直接复制原话吧

外链出处

杜车别十一年前发在天涯的贴子,《关于如何评价苏联和斯大林的问题》,开头一段论述,我同意:

我们首先确立一个是非的标准,以作为我们考虑问题的立足点、出发点。在这里我们把是否有利于整个人类的存在发展作为标准。凡是有利于人类存在发展的就是好的、正确的;不利于人类存在发展的就是坏的、错的。

  

  确立了这个标准以后,我们就可以考虑如下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感到满意,是否应该尝试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寻找一种更好的,更为合理的足以代替资本主义的制度。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如果资本主义就这样维持下去不外乎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资本主义由于其内在的缺陷、腐朽,最终使人类的生产力停滞甚至倒退;另一种情况是资本主义居然象那些庸人所盼望的那样,没有出现生产力根本性的停滞倒退局面。在前一种情况下资本主义显然是不利于人类的存在发展的,应该被淘汰;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同样应该被淘汰。我们只要考虑一下一条众人皆知的常识:一个人掌握的力量越大,那么这个人的素质也就必须越高,否则这力量就会反转过来毁灭他自身。这个常识不仅对于个人适用,而且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同样适用。前面已经证明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前提、资本主义活力的源泉就是大多数人精神素质的停滞不前(也就是快乐系统的构成、思想的深刻程度、毅力水平始终处于低层次,而不向高层次发展)。如果生产力没有相应停滞,而是越来越巨大,那么这巨大的力量最终会反过来毁灭人类自身。

  所以无论在那一种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尝试探索用一种新的更合理的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最终灭亡。 

  

  这个问题的回答紧接着就产生了下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有必要尝试探索建立一种新的更合理的制度,那么我们是认为这个过程中应该四平八稳、通妥圆满、一派光明、一片美好、一路顺风、皆大欢喜,如果遇到挫折痛苦丑恶肮脏失败就灰心丧气、背弃理想信念、对那些尝试者探索者大加指责、肆意攻击还自认高尚呢?还是认为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充满痛苦、困难、挫折、丑恶、肮脏、失败、艰辛,所以充满勇气和信心的面对这一切,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并充分理解那些尝试者探索者?  

  

  显然,正确的回答是后者。其实空想之所以为空想,乌托邦之所以为乌托邦,并不在于它们所设定的目标有多完美、多纯洁、离现实有多遥远,而在于只看到目标的美好纯洁诱人,却没有看到为了达到这目标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代价牺牲,所要经受的痛苦磨难失败和为了实现这目标所要走的这条道路的漫长曲折可怕。  

  当然随之而发生的问题是,既然认为尝试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过程中总会有丑恶肮脏失败痛苦,那么我们难道就应该对一切打着尝试探索新道路新制度的旗号的人和事都持肯定和赞扬态度吗?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区分这探索实践是有价值有成效,是值得赞扬的,还是无成效无价值,应该唾弃的?

  

  对于这些问题,我想我们或者可以从自然科学中获得一些启示。在自然科学中要想发明一样东西,或验证一个理论,必然要经过许多次的实验,而且往往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最后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但很显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失败的实验是可以一视同仁,都肯定或者都否定。同样是失败,彼此间的性质和后果是可以完全不一样的,有些失败能让人接近最后的成功,而有些失败则相反,让人离成功越来越远。比如说请一个对某方面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人来做一个实验,同请一个对某方面的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并且对工作不认真的人来作一个实验,那后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结果既使失败了,也会让人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后者呢,不但会白白浪费许多实验材料,而且甚至会制造出假象,使人离真理更远。  

  

  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当然也是这样。不过由于社会科学要比自然科学要复杂得多,我们也不可能给出一个简单的判别标准,所以对实际的问题还是要经过具体的分析,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的。就拿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和毛泽东治下的中国为例,经过具体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前者是应该被高度肯定和赞扬的,而后者则是应该被否定和批判的。

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升级过渡的阶段,除了计划经济,没有别的途径,计划经济,就必须在苏联和东欧运作的经验基础上,其他一切自作聪明浪费时间资源和历史,延长增加文明史痛苦代价的行为,都必须否定和批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