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吴清源的政治问题-- 下河以来从来没这么困惑过 -- 香山居士

共:💬209 🌺790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如果就国际上来看,推广度最大当然是国际象棋

吴清源吃亏就吃亏在粉丝的炒作上了,可是....对于扩大本门的影响,炒作又是必须的

至少吧,俺看到的炒作大致是这样的:

1 围棋是中国国粹,和中国古人的天道暗合,所以围棋是高大上的运动(暗指比其它棋类高级,比如现代人工智能尚不能制造出战胜顶级棋手的电脑来云云)

2 吴清源在日本横扫棋坛,为国争光,说明中国人的棋力高强,智力优胜...

俺的理解,1 围棋就是一智力竞技,和天道阴阳没啥大关系,也不比其它文化活动高大上(在中国古代,也许比唱戏的高级一些,下棋的是清客,唱戏的是优伶,但是近代就惨了,唱戏的挣得多的多)

2 吴清源在围棋方面是超常天才,他横扫棋坛,只是他个人的事情,和中国围棋无关,其实和日本整个围棋水平关系也不大,最多只说明了-在智力竞技方面,确实可以出现特殊的 超级人物

而且,吴的境遇,我感觉和日本围棋界内斗关系甚大,下面是我找到的两个内容:

1 吴清源自述如何被日本棋院除籍,他写道:来日之后,我一直是作为日本棋院的棋士而活跃多年。没想到战后我却变成了脱离棋院、隶属读卖新闻社的一张王牌,长期过着“无所属”的棋士生活。即使是现在查找日本棋院所属棋士的名簿,其中也没有我的名字,我不过是作为“名誉客员”而名标榜尾而已。

对于此事我既不理解,也难以接受!首先,我个人从未考虑过脱离棋院,当然更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表示,只因我不喑世故,以致战后近二十年之久竟然从未发觉自己已是被日本棋院“除籍”了的棋土。

战后的长时间内,我由于身体欠佳,除了读卖新闻社主办的十盘棋对局以外,并不怎么参加棋赛有关对局事情的交涉,全都托付于多贺谷先生。因此,对与棋院的关系也就没有更多地考虑,当我知道已被日本棋院“除籍”时,已是读卖新闻社举办第四期名人战之后了,即昭和四十年(1965)秋天。到了昭和四十一年(1966)我才如梦初醒,了解到为何被驱出日本棋院大门的。

尽管我生来不喑世故,诸事全不在意,但听说被“除籍”时,却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为何非要将我除籍?” 我忿怒地向棋院涉外理事提出了质问。谁知回答却是:“战后作为日本棋院所属的棋士,首先应当履行对局的义务。而你没有尽到这个义务。”凭良心讲,我连日本棋院所属棋士的义务是什么都不知道,因而被人如此奉告之后,也就糊里糊涂地自认倒霉。但我仍认为“除籍”也应通知本人才合乎情

理。由于此事实在蹊跷,我便又拜托了木谷实先生,请他帮忙调查我何时,为何破“除籍”。

结果,发现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件:昭和二十二年(1947)八月,我的师傅濑越先生向日本棋院提交了一份我的“辞呈”。查日本棋院理事会的纪录,于昭和二十二年月十二日的理事会上,有一段“吴清源一事”的议题,并且还有“十四日濑越先生交来辞呈”的纪录。我急于澄清事实真相,与木谷实一起拜访了濑越先生。

然而先生也心情抑郁,只答道:“因有各种压力,实在是出于无奈。第二年,我也被迫辞去了理事长之职。”说完便缄默不语了。看来先生不愿过多地触动往日的伤口。提起昭和二十二年,正是我竭诚效力于玺宇,同时与桥本宇太郎进行十盘棋对局的时期。那时我对于社会动态几乎一无所知。正值战败后的极度混乱年代,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感到新鲜。更何况在我这样的“国际游民”的身上,因“国籍问题”,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常人意想不到的各种事件,这也许是命运在作怪吧!

那时日本棋院在战火中焚毁,不得不将位于世田谷的岩本本因坊的家当作棋院本部,少数棋士也曾为重建日本棋院而奔忙过。当时是谁、为何目的向濑越先生施加压力,迫使他写下我的辞呈的?一时众说纷坛,臆测四起。难道是中国为将我强行遣返而施用的手段?或因我身为外国人,却热衷于日本怪诞的宗教?也可能我被视为“异端分子”,只有给以驱逐才可完成战败后“日本国粹精神”的大业?

濑越先生已经逝世,当年的理事中只有岩本先生一人健在。今日觅旧,沧海一粟,真相恐怕早已匿入谜宫了。现在,知道我的辞呈事件的棋士寥若晨星,连我自己也无心再去探求事件的内幕了。

当时我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以极大的毅力坚持打完了战后连续多次的“十盘棋”。假如当时我知道了被日本棋院除籍的事情,只要不给我解决归属问题,我连一盘棋也不会打下去的!

第二是 吴清源的升段问题

在藤泽库之助升九段之前,当时的日本棋界的现状是这样的:

1)日本棋界的最大势力是日本棋院,大多数的棋手都隶属于他。

2)桥本宇太郎已经反出日本棋院,以大坂为根据地,组织大坂地方的棋手另立关西棋院,正受到日本棋院的打击压制,力图扩大影响,扩大生存空间。

3)当时天下无敌的吴清源在二战后脱离了日本棋院,成为隶属于日本第一大报读卖新闻的员工,是单独独立的存在,但他与桥本宇太郎是师兄弟,当然关系密切。

4)自秀哉去世后,日本已经没有九段了,因为在日本当时,九段就是名人,是唯一的,是无敌的存在.吴清源虽然打遍天下无敌手,但他是中国人,日本人是不会主动把他推到九段,也就是名人的位置的.

1949年6月,日本棋院突然宣布说:藤泽库之助在日本棋院内部的升段赛中成绩优秀,升为了九段,并且准备按老的惯例,为其申请名人头衔。

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的声音大起,主要的意见有:

1)藤泽库之助以前只是一个晚辈,并没有显赫的战绩,就凭他在日本棋院的升段赛中成绩优秀,窝里横,就能成为九段,成为名人吗?

2)日本棋界难道是日本棋院一家说了算吗?

关西棋院的桥本宇太郎

1)对藤泽不服,认为他没有资格成为九段

2)也为了扩大关西棋院的影响,向日本棋院下了战书,要按日本古例,要与藤泽争棋对决。

对此,日本棋院的反应是:将桥本的挑战书撕得粉碎,睬都不睬桥本。

日本棋院可以不理睬桥本的挑战,但却不能不理睬另一股越来越强大的声音:吴清源才是天下无敌的棋手,为什么他只是八段,而相对较弱的藤泽却为什么自说自话的就成为了九段呢??

读卖新闻是日本的第一大报纸,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是日本棋院能比的,一来要为自家人吴清源出力,二来希望事件越来越大,好扩大自己报纸的销量,在其中投入了很大的工作,渐渐的,形成了一股超越棋界范围的舆论:吴与藤泽的争棋势在必行,谁胜了,才是天下第一,才是名人,才是九段。对此,日本棋院又提出了意见:吴只是八段,与藤泽等级不一样,没有办法下争棋。读卖的回答是:难到吴就永远是八段,不看他打遍天下的事实??

对次日本棋院没有办法,又提出了一条意见;吴要升九段可以,但要先下测试棋。

读卖将意见转告吴,吴说:自古以来只有上手考下手,现在让他们下手来考我上手,不行。但读卖又将自己的意见告诉吴:如果不下测试棋的话,就不能让日本棋院同意吴升九段,也就不能与藤泽决斗。另外,测试棋只是个过程,难道你吴清源怕谁不成??最后说动吴同意下棋,于是对吴的测试棋正式开始。

为吴提供测试的有十位棋手,其中八位来自日本棋院,两位来自关西棋院,当然关西棋院不会对吴有恶意,只是桥本不愿意被边缘化而已.

日本棋院决定举行“吴清源对六七段十番棋”,集中十名年轻的高手,坂田荣男、高川格、前田陈尔、梶原武雄等,他们轮番向吴清源挑战,以此作为吴清源的“九段升段测试棋”。交手棋份规定:四名六段棋手为“常先”,六名七段棋手为“先相先”。“先相先”中的执白棋者,由六名七段抽签决定,结果高川格、前田陈尔两人抽中白棋。这样,吴清源在这次“九段测试棋”中,除两盘执黑外,其余八盘皆执白棋,而且当时还没有贴目的规定。

测试的结果令日本棋院很尴尬:代表日本棋院出战的板田,高川,岩本,前田等八位棋手全败,而代表关西棋院的两位不知名的棋手却一胜一和,日本棋院的前田陈尔曾很“愤怒”的询问吴:难道他们关西的两位真得那么厉害吗?

面对结果,日本棋院没有办法,只有同意吴1950年升为九段。

吴清源随后在与藤泽的对决中将藤泽连降两级,又给了日本棋院一记耳光

我觉得吴清源自己似乎隐瞒了什么(似乎不至于20年都懵懵懂懂的)....如果吴清源真的是日本人的话,他老师/师兄加上他自己的水平,足够挑了日本棋院的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