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现在要重建信仰,用大同理想取代共产主义是最佳选择 -- 酱油群众

共:💬20 🌺4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同了两千多年,中国何曾大同过

儒家学说,以家庭伦理为核心,有两大弊端,一是不平等,二是阶级调和,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因为不平等,所以要调和,又因为调和,而不可能平等。

但儒家认为,有父,才能有子,有君,才能有臣,因此,这种不平等是必然的,而且,子也会成为父,后来,又吸收了阴阳家的五行学说,君臣民,也是可以转换的,这便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思想。

儒家的大同思想,是建在沙滩上的大厦,看起来很美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如一个大家庭,当孙子的,总有一天也可能当爷,舍得一身剐,也可能把皇帝拉下马,但这种大同思想,不过是在转圈子,被压迫的儿媳,成了婆婆,还会压迫她的儿媳,推翻了旧皇帝的新皇帝,还是一样压榨被统治者。

儒家思想,是被动的人本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主动的人本主义,只要掌握了生产资料,就能获得主动,但仅仅是主动,还是不行的,还需要能动,毛主义就是能动的人本主义。

作为被动的人本主义,儒家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儒家的最大价值就是对秩序的追求。

马克思的主动人本主义,以唯物论为基础,通过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现劳动阶层的主动,但有主动,就会有被动,管理公有财产的人,还是会霸占这些财产的支配权,成为特权阶层。

毛主义的能动人本主义,尽管还不完善,但流水不腐,却是人本主义的出路,关键在于主动的劳动者和创造者,成为决定社会的新势力。因为好逸恶劳的人,追求的不是平等,而是人上人的地位。

平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恩赐的,而是不断斗争,形成制衡的结果,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

平等更是如此,以斗争求平等,则平等存,以妥协求平等,则平等亡。

因此,平等与斗争,是互为因果的,而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来看,与平等相关的主要是阶级斗争,而不是权力斗争。

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表面差不多,根本上却是南辕北辙的,大同社会的不平等与阶级调和,取代共产主义的平等与阶级斗争,不过是想给越来越不平等,矛盾越来越激化的社会,扯一块遮羞布而已,还是一块两千多年的破布。

通宝推:云中飞,何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