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大陆与香港之争是两条根本道路之间的争执 -- 曾自洲

共:💬34 🌺197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并不是自由经济学,而是微调控,定向定点调控。

人力有穷,应该抓大放小,抓难放易,损有余补不足。大体应该是这个思路,

集中资源和注意力处理主要经济矛盾。

产业布局政府参与、扶植、控制产业体系中上的难点,投资周期长,技术门槛高,组织规模大,以及敏感的产业或行业,简单的交给私企,看重的是他们的效率以及风险。因为低门槛,固然使得私企的参与灵活高效,但是风险也高企,最终会形成低利的局面,对价值规律不会有太大的扭曲。其中门槛高的产业,天然就处于被需求的一方,中小型私企往往也缺乏实力,本身附带的话语权就更高,何况政府有参与影响。当然某产业门槛高低是相对的,这要求政府必无论何时须走在时代最前列,所谓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还是非常对的。

损有余,补不足,那是一直在做的,要求做到不能一刀切,而是行业,分地域,分行业内部不同类型产品或服务的产能,这个方面政府也是正能做到抓到放小,万千行业,而且在时间空间也总是动态变化的,看准了才能下手,看不准下手是乱下手,但是高瞻远瞩、有能力、有精力者有限。因此还是抓大放小,不是因为这样更好,而是做不到。其他的还是交给市场,靠市场的更求规律带动。

与其说是靠市场,不如说靠的是经济体系的自发运行规律,就像水往低处流,当然人也可以用机器上游的水抽到下游,但是浪费的很。市场能做的人力主动当然会起作用,与强制运输,不如开沟修渠,立法律,制标准,调结构,监资产。用机器抽水当然可以,但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用机器抽,人力投送,浪费不说,反而会更慢。这个时候不如趁机发展国有资产,对外抢掠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和声誉;对内向产业中高端深耕,对优质资产产业进行并购,当经济运行达到瓶颈期,市场容量开发渐渐趋于缓慢或停滞时,再趁势而起,顺势而为,调整生产关系,改变经济成分。

通宝推:gzpi,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