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说佛教与中国文化(1) -- gb2312

共:💬20 🌺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说说佛教与中国文化(1)

佛教发源于印度,但印度不是一个佛教国家。印度文明的基础是印度教,而不是佛教。佛教在印度曾经兴盛一时,但到了12世纪末,13世纪初,就完全灭亡了,现在印度的佛教是19世纪从斯里兰卡重新传入的,以小乘为主。

小乘佛教,简单的说,就是可以舍弃世间的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追求的是 “涅磐寂静”这一终极境界。大乘佛教,要求人们成就自我的同时,要成就一切众生。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涅磐寂静”和“成就一切众生”,哪一个目标更重要?这个问题在印度曾经引起很大的争论,虽然大乘佛教一度占据优势,但是仍难有很多人认为大乘教义不是佛说的。

佛教的教义传播到中国,先是小乘,然后是大乘。对于这个问题,却几乎没有人争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争论的必要。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大众的利益至高无上是不证自明的真理。“成就一切众生”显然比“涅磐寂静”更值得追求。如果用几个字来概括中国大乘佛教的理想,那就是“不舍众生,不住涅磐”。地藏菩萨在中国大乘佛教中代表“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正是他的写照。

大乘信仰和中国文化是相通的,并且在中国发扬光大。 被尊为禅宗初祖的达摩祖师,是南天竺人,他为什么到中国来?史书上记载,说他“观震旦(中国古称)有大乘气象,遂逾海越漠,为法求人”,他跨过了大海,翻过了沙漠,就是为了寻找能够传承佛法的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他是不肯“涅磐寂静”的。同时也可以看出,那时的印度佛教已经式微了。

因该说,能够传承思想文化的人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很难得。比入近代的佛学大家欧阳竟无先生,为了让唐君逸先生向他学佛法和弘扬佛法,向唐先生下跪,并说:“数十年来,黄泉道上,独来独往,我只希望多几个同路人。”唐先生也连忙下跪。但唐先生说,他是向欧阳先生的伟大人格下跪,而不是向他的佛法下跪。唐先生很早就归宗儒家,不能再以佛法为宗。

佛教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很大影响,才有了中国大乘佛教。在《西游记》中,讲述了唐僧去印度取回大乘经典的故事。历史上,玄奘法师去印度学习,当时的印度人民称他为"大乘天"(Mahāyānadeva)。“诸天”是佛教传说中护持佛法的众神,比如“帝释天”,“吉祥天”,印度人民认为玄奘法师也是其中之一。可见玄奘法师在印度佛教徒中,大乘色彩也非常浓厚,也非常受尊敬。百余年后,日本僧人金刚三昧(公元818年前后在华)游印时看见中印的僧寺中都画有玄奘所着的麻履(即麻鞋)及所用的匙、筋,以彩云烘托,"每至斋日辄膜拜焉"(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三及《续集》卷二)。可知印度当时佛教界已把玄奘的麻鞋当作佛的足迹一样敬重、供养了。

到了近现代,佛教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人间佛教”的观点,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赵朴初先生是这样解释人间佛教的:“《华严经》说,菩萨以"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又说,"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所以,只有利他才能自利,这就是菩萨以救度众生为自救的辩证目的,这就是佛教无常观的世界观和菩萨行的人生观的具体实践,这也是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

我觉得,从赵朴初先生的遗嘱中,更能看出“人间佛教”之真精神:

关于遗体的处理,我曾在二十年前写过遗嘱,置书橱屉内,不知缘何失去,今尚记忆原文大概,再书之。遗体除眼球献给同仁医院眼库外,其它部分凡可以移作救治伤病者,医师尽量取用。用后以旧床单包好火化。不留骨灰,不要骨灰盒,不搞遗体告别,不要说“安息吧”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兮何有,谁欤安息。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cxwangy,pipilu,可以攻玉,京华烟云AMIP,履虎尾,青颍路,陈王奋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