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发展目标的观察与思考(一)长期经济增长原理 -- 陈经

共:💬563 🌺4937 🌵7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如果不能回馈或回馈的很少,那算什么?

比如基督教的在历史上一直有些小派别(现在也有),为了宗教目的,结成共产、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的小团体,他们除了精神,还什么也不要呢。在世俗社会,取得自己的劳动报酬并自由支配,是最基本的权利。

在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出于效率和公平的考虑,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社会化,这是普遍现象,并不是公有制所独有的,而且这些基本都是通过全民参政,合法授权的,全体国民通过交税完成的。

“在公有制覆盖的人口减小后,劳动力再生产的价格也飞速攀升”,在中国当然不是事实,中国劳动力价格在1980年代后,尤其是在2007年之后,大幅度的提高,一则是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主要是大量原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行到比农业生产率高的工商业就业),二是在2007年左右,中国过了刘易斯拐点,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再全面过剩,去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已经开始减少,所以这些年工人,尤其是蓝领工人的工资涨幅最快,原因就是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的逆转,议价能力增强。以中国的人口趋势,在未来20年,除非发生经济大崩溃外,不会逆转。这即不是资方的善心,也不是什么“低端产业开出的工资难以支持劳动力再生产”,你可以问问一个个拿着酷派、金立手机的罢工工人,他们哪个打算回乡种地?现在回乡种地,什么税也不交,还有些农业补贴,绝对不会饿肚子,但他们99%都不会愿意!即使是现在的罢工,也是为了自己的收入更高,生活更有保障,劳动强度更低,自己的发展空间更大,而不是30年前的打工者就是为了吃饱饭。这就是前后30年经济绩效的区别。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