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曹参的冰火人生 -- 江南水

共:💬7 🌺17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曹参的冰火人生

秦汉之际,曹参是一个妙人。在战争年代,他是一员冲锋陷阵的猛将,收获了令人目眩的辉煌战果(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和一身伤疤(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也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收获了一套万户侯的富贵;在战火熄灭后,他积极进取的激情竟然也随之消失了,变成了一个不作为的丞相。曹参的这种不作为的工作作风,竟然成为了大汉帝国后来数十年的治国指导方针,号称“清静无为”,直接成就了“文景之治”。

转型转得如此极端且又如此成功的政治人物,纵观整个中国历史,那也是不多见的。

但是,说起秦汉之际的人物,首先出现在大伙儿脑海的是刘项,没法子,这二位是主角儿(至于他俩谁是正一号谁是反一号,那就各花入各眼了),其次是“汉初三杰”这种重量级的配角儿。如果没有“萧规曹随”这个成语,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曹参这个人。

这里就聊聊这个不怎么有名的曹参,捎带着管窥一下秦末汉初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火热的战斗生涯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攻陷沛县后,曹参这个沛县的前监狱长(狱掾)就跟着他开始了血与火的征战生涯。到秦二世三年(前207)九月,整整两年的时间里,刘邦不是在作战就是在赶往作战的路上,挺忙的。在这期间,刘邦打到哪儿,曹参就跟到哪儿,其他的从龙之臣也都是这样,原因很简单,刘邦集团的家底太单薄了,玩儿不起“分兵合作”这么高大上的策略,只能搞“集中优势兵力作战”这种简单粗暴的玩儿法。

集中优势兵力作战的好处是,保证了整个集团能够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坏处是,个人的成就不突出,被一个“集体的努力”给代表了。虽然曹参后来被武将们推崇为功劳第一,但是,他在这期间的战斗生涯,留在史册上的,也不过就是今天打了哪儿、明天打了哪儿之类的流水账,鲜有突出的战绩。值得说一下的也就是,秦二世二年(前207)八月,曹参在雍丘斩杀了李由。

李由,丞相李斯的长子、秦始皇的女婿、三川郡守。李由能做拱卫京畿的三川郡的郡守,固然因为他是个官二代兼驸马爷,但是,他本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先前,就是他在荥阳死死扛住了吴广的猛攻,为章邯的战略反攻争取了时间、提供了后勤保障(敖仓的战略物资)。

但是,就在李由在前线拼命的时候,他爹李斯却被关进了局子。幸运的是,李由战死了,要不然,他得跟他爹一样惨死在首都咸阳的闹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而夷三族。)。

干掉李由后,刘邦的实际老大项梁,高兴得有点儿找不着北了,感觉秦军也不过就是那么回事儿(项梁起东阿,西,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结果被章邯一个夜袭给咔嚓了(秦益章邯兵,夜衔枚击项梁,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项梁一死,傀儡楚怀王趁机夺取了兵权(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变成了真正的“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楚怀王做的第一个决策就是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救赵,一路西进入关中。并且,他还跟各位将领打了招呼,谁先平定了关中,谁就是当地的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俨然一副天下共主的做派。

北上救赵的头儿是宋义,西进入关中的头儿是刘邦,曹参跟着刘邦混,那么在这里就不说北上的那支人马了,单表一下刘邦的西征。秦二世二年(前207)后九月,刘邦率领着自己的人马,浩浩荡荡的踏上了西进之路。

要说这个刘邦的胆儿也真够肥的,秦二世二年(前207)二月,他手上的人马也不过才九千人(攻下砀,收得兵六千,与故凡九千人。),在西征之前,他还打了几场硬仗(包括斩杀李由那场),就这,他还敢接下进军咸阳的任务,真不知道他的底气从何而来。

在西进途中,刘邦集团的对手除了不可调和的死敌,秦军,还有自己阵营中的其他人。秦二世三年(前207)四月,赵军的将领司马卬,想渡过黄河,西进入关。刘邦集团立马赶去破坏了渡口,以阻止司马卬过河(时赵别将司马卬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包括曹参在内,周勃、樊哙、灌婴等汉朝的开国重臣,都参加了这一破坏活动。

当时,赵国已朝不保夕,司马卬却在打自己的小算盘,远离主战场,谋求去关中当王;刘邦则一边加快脚步进军关中,一边阻止别人进军关中。

各路反秦武装互相拆台,自陈胜分兵武臣就开始了,这次好像是最后一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还真的是刘邦集团率先杀进了咸阳。但是,挟巨鹿之战声威的项羽,已经不把那个刚握有实权不久的楚怀王放在眼里了。在刘邦进军咸阳之前,项羽就已经封章邯为雍王了。雍是一个颇有政治意义的地方,那是秦国发达之前的都城,秦王政就是在那里加冠的。也就是说,项羽封的这个“雍王”,实际上就是秦国故土的王,之所以是“雍王”而不是“秦王”,大概是为了避免引起反秦武装的反感,也为了不让章邯感到尴尬吧。

就这样,刘邦称王关中的梦想,被项羽一巴掌拍得粉粉碎。

接下来就是有名的鸿门宴了,此不赘述。鸿门宴后,刘邦虽然心里一万个不乐意,但还是乖乖的去做了汉王。

不甘心的刘邦,于汉元年(前206)八月,杀出了汉中,接着又杀出了关中,直至深入到中原腹地。虽然在汉二年(前205)四月的彭城之战中,让项羽揍得差点儿丢了老命,但是,在这一年的五月,刘邦把战线稳定在了荥阳、成皋一线,摆出了一副不得天下绝不罢休的架势。在这期间,曹参依旧是跟着刘邦大喜大悲的忙活。

怎么才能得天下呢?

荥阳、成皋一线的正面战场,在项羽的凌厉攻势下,能够堪堪守住,就不错了,做梦也不敢反攻啊。

更糟糕的是,当时,荥阳、成皋一线除了要应对来自正面的项羽的有形压力,还要顾虑来自侧面的魏国的无形压力。魏国位居黄河以东,向西过了黄河,可以威胁刘邦的后方根据地关中,南下可以切断关中和荥阳前线的各种联系。他就是啥也不干,也会让刘邦感到不舒服。既然有形的压力一时半会儿解除不了,那就先除掉那个无形的压力。

去解决侧面问题的领军人物也是现成的,就是那个萧何费老大劲儿追回来的大将军韩信。

韩信是光杆儿一个投奔到刘邦阵营的,他就是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啊。一个好汉三个帮,考诸《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刘邦给韩信配备了十来个中高级军事干部,其中最重要的是曹参和灌婴,曹参是步兵司令,灌婴是骑兵司令。

汉二年(前205)八月,韩信挥师渡过黄河。曹参率领步兵作为主力,全程参与了此战,于九月俘虏了魏王魏豹。

灭掉魏国后,韩信向刘邦请求增援三万人马,以灭掉北方的赵国和燕国,然后再东进灭掉齐国,在作战的同时,威胁南方的项羽的后勤补给线,最后,把项羽围歼在荥阳城下。

这是一个宏大的战略规划:从侧面战场展开大迂回、大包围。要是能够成功的完成这个规划,那“得天下”就会从梦想变成现实。虽然直面项羽攻势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是,刘邦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韩信的要求。(使人请权王:“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王与兵三万人,遣张耳与俱,进击赵、代。

韩信的灭赵之战,就是有名的井陉之战,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背水一战。但是,曹参没有参加这次战役。说起来,理由可能有些不可思议:曹参太能干了。

在韩信发起井陉之战的同时,赵国北部的代国还没有完全被搞定,韩信让曹参率兵包围了代国的最后一个据点邬县(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将军於邬城中),以保证井陉之战失败后,汉军还有足够的有生力量牵制赵国,甚至灭掉赵国。背水列阵乃险中之险,别看韩信战后侃侃而谈,给别人上军事课,战前,就是他本人也不敢确信肯定能胜吧。

单从井陉之战这个战役来看,韩信用兵的确是“奇”,放在整个灭赵战争来看,韩信用兵则是“奇正相合”。韩信是军事家,不是赌徒,没有“正兵”做后盾,他绝不会孤注一掷的谋求出奇制胜。

曹参就是韩信手中的“正兵”,只是,他所做的贡献是无形的,但绝不是无用的。

灭掉赵国后,曹参率领着从代国收获的精兵,返回荥阳前线,为正面战场输送新鲜血液。(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乃引兵诣敖仓汉王之所。

在史册记载上,曹参再次投身战场,是跟着韩信灭齐。

对待齐国,刘邦做了和、战两手准备,并且,把是和还是战的最终决定权抓在自己手里,这无可厚非。操蛋的是,他没有及时协调和、战两班人马的配合,结果,负责和谈的郦食其变成了一锅肉汤。

就在齐国上下沉浸在和平氛围中的时候,汉四年(前205)十月,韩信率领大军渡过济水,突袭历下(今济南历下区)的齐军主力,将其击溃后,迅速的占领了齐国的都城临淄。随后,韩信兵分三路:灌婴负责攻略齐国的南方,曹参负责攻略北方,韩信本人率军东下。最后,三路大军在高密汇合。

虽然在两年前田齐跟项羽打得头破血流,但是,这会儿田氏也就指望项羽来救他了。项羽也知道,如果让韩信在齐国得手,那他的老窝彭城就悬了。双方各有所需,一拍即合。

十一月,20余万齐楚联军列阵潍水东岸,汉军陈兵西岸,大战一触即发。

在此战中,曹参斩杀了楚军统帅龙且,并且抓获了齐国的不少重量级人物。(得故齐王田广相田光,其守相许章,及故齐胶东将军田既。

至此,曹参的战斗生涯基本结束。后来,韩信率军南下参与垓下会战,曹参没有随同,而是留在齐地稳定当地秩序(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这个工作,主要是需要攻心的政治手段,而不是杀人的军事手段。

曹参的转型,应该就是从此时开始的。

通宝推:老醋花生,入江云,老老狐狸,桥上,笑一笑十年,和平共处,东方射日,崇山彩云,testjhy,trilfe,二手玫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