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中国领导人的思维方式看人类文化方向 -- 整合精神哲学

共:💬107 🌺44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3. 中国立交思维的根源在于超越

  3. 中国立交思维的根源在于超越

  中国立交思维并不和西方单线思维对立,而是要比单线思维高一个层次,它可以包含单线思维,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表现为单线思维,可以发掘和利用欲望,可以比西方更追求实在。比如中国轰轰烈烈的30年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取得很大进步,就是发掘利用欲望的结果。

  要达到这种超越性的立交思维,前提是要拥有成熟的理智。成熟的理智在社会层面表现为政治。从古至今,中国政治不会依附于金融,而是节制金融,同时也不是独裁,它一方面需要金融和经济的支持,另一方面则以经世济民为政治理想。由于有这种经世济民的理想,政治集团内部的皇帝也非独裁而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也是如此,成熟的理智不会依附于欲望,而是节制欲望;也不会僵化独尊,他一方面需要欲望的滋养,另一方面需要遵循天道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理智独立过度是会造成自我中心的。

  对中国人来说,感情服务于理智,理智服务于天道。而天道呢?中国人眼里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天道悬挂于生活之外,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神权机构来规定天道。儒家讲天道的时候更多地是希望个人在生活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领悟。所以天道在中国人这里不断被超越。中国人立交思维的根源在于超越。

  回顾历史,中国一直是经济服务于政治,政治服务于经世济民的理想,但所谓经世济民的理想也不是老大,它是无形的又确实有作用,并在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被超越。超越,才是中华文明的根本。

  在单线思维的西方文明那里,情况就不同了。西方的欲望实执把天道实在化,成为上帝和天堂,并在地上建立了教会这一神权机构。于是不仅政治服务于金融,教会也服务于金融,比如可算作教会的共济会。

  超越性的中国立交思维可以包容整合西方单线思维,中华文明也可将西方文明整合进自己的体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