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美国农业部发布转基因作物报告 -- 似曾相识

共:💬22 🌺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问题可以类比人均寿命和婴儿死亡率的关系来看

人均寿命和婴儿死亡率的关系直接引用《京虎子:从神舍到病房》里的一段:

现代医学的巨大成就之一是大大提高了人均寿命,尤其是二十世纪,人均寿命从不到50岁提高到将近80岁,延长了将近30年。这项成就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为古往今来,高寿的人有的是,在现代医学没有出现的年代,活得80多岁甚至90多岁的例子很多,使得很多人对人均寿命的提高很不感冒。

这是因为很多人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以活着的人岁数作为标准。例如长寿之乡是用有多少百岁老人来算的,但人均寿命是根据人死的时候的年龄算出来的,那些所谓的长寿,多是山高岭险的地方,百岁老人虽然多,但孩子生下来先死了一两成,少年人经常有因为感冒得肺炎就送命的,青壮年人经常出现掉山涧里找不到尸首的,算下来人均寿命非常低。提高人均寿命最有效的办法,不是靠养生延年,而是要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因为如果生下来就死的话,寿命最多算一岁,和另外一位99岁的一平均,寿命是五十岁,要达到人均寿命70岁,每死一个婴儿,得有一位老人活到140岁。可是如果救活了这个孩子,哪怕他只活到41岁,和99岁的一平均,平均寿命就是70岁。新中国成立后,人均寿命快速升高,就是得益于婴幼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与此相似,目前使用较多的抗虫转基因作物虽然“理论上”不直接增产,但是通过抗虫的效果,提高了作物的“生存率”,就可以实际提高作物产量,这就和降低婴儿死亡率可以提高人均寿命一样。

当然,总会有些田碰巧没有遇到虫害,就生长得很“理想”,但是理想的状况不能代表实际,就像你不能只看老人有多“高寿”就认为人均寿命就一定高。

现在的转基因作物主要通过抗虫性来提高效率,是因为这样相对来说既简单又非常有效,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它还有广大的发展空间,直接增产的技术也正在研究,用科技现在能做到的能力来否定它未来的发展是不明智的。

其实,关于转基因技术,对它最基本的认可应该来自于实际:即使有着那么多的反对,为什么那么多农民愿意使用它?反转的人总是将其归于“欺骗",为什么有那么多坐在电脑前的人总认为他们比农民——那些收入、幸福都来源于土地的人——更加懂得种地的那些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