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说所谓“林育英假传圣旨逼张国焘就范” -- 双石

共:💬14 🌺9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说说所谓“林育英假传圣旨逼张国焘就范”

说说所谓“林育英假传圣旨逼张国焘就范”

  

  林育英是于1935年11月中旬到达瓦窑堡的。

  据张国焘回忆,林育英给他的第一封电报是这样的:

  

  林育英到达陕北后,立即致电给我。大意是:他和王明参加1935年7月间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大会对中国问题的讨论,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的决定。他奉命携带密码,经蒙古来寻找红军,已于某月某日到达陕北,完成了第一步使命。他拟由陕北继续到川康地区来,与我和其他同志会晤,但因交通阻碍,尚不知能否如愿等语。[《张国焘回忆林育英回国后给自己第一封电报内容概要》,张国焘:《我的回忆》第495页,东方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

  这也就是说,张国焘是确知林育英出发及到达陕北与党中央会面的时间的。

  接到林育英电报后,张国焘也回了一电:

林聂彭李转育英同志:

  ⒈给焘电已收读。党中央尚未收到七次大会决议,兄即到极好,请将国际决议速为提示。

  ⒉五次围剿在“决定胜负战争”左倾空谈之下,执行了右倾机合主义的单纯防御路线。对堡垒主义恐怖,放弃了集中主力,用运动战方法各个击破敌人的进攻路线。

  ⒊在持久战中未能取得胜利,突围成为必要。但在突围后,因失去反攻各个消灭敌人、创造新赤区的信心。过分夸大敌力,因此丧失许多反攻的机会,造成大量成员和严重失败情绪与张惶失措的逃跑。

  ⒋遵义会议是以决战防御对单纯防御路线,模糊了反围剿战争中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进攻路线。已成右倾机会主义的泽东和拼消耗的左倾空谈的防御主义的恩来的妥协,将五次围剿收到挫折之责任推到华夫(即李德——引者注)个人身上,暗中宣传应由国际负责。

  ⒌一、四方面军会合后,过低估计。两方面军会合后所产生之新逃跑,失去战败敌人、创造新根据地的信心。不顾一切,一心只朝羞苏联和外蒙古逃跑,最后以无耻的手段分裂红军。

  ⒍机会主义的另一表现就在于抑压自我批评。在迅速进攻敌人的藉口下,阻止对于遵义会议和五次围剿经验的任务学习。利用两军各合后一些小的误会和缺点,故意将反机会主义斗争转变为一、四方面军的冲突。

  ⒎毛周逃跑时破坏指挥统一,放弃对敌警戒,烧粮毁矿,公开反对南进。无异向敌告密,造成最大罪恶。

  ⒏我主力红军在党中央直接正确领导下,坚决向南进攻,发挥了布尔什维克的无上英勇,打坍了敌人九十个团以上。现在天全、名山、雅州(安)一带发展苏区,打破一切蒋介石统治,稳定南进是死路的胡说,揭穿了右倾逃跑的实质。

  ⒐临时中央主张在最近时期召开中国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四方面军在中央直接领异下尽力反对毛周路线。特别在抗日反蒋和红军胜利今日,应即团结全国同志,加强中央领导,来争取民族革命战争和反围剿的新胜利。

  ⒑对陕北赤区及红军的任务.已屡有建议。望他们立即接受中央正确领导,反对毛周路线。并要求林彭聂李立即与中革军委和总司令部发生经常关系,恢复红军的指挥统一

  ⒒望你设法多派同志未这里工作,绍禹(即王明——引者注)和你及我党驻莫代表和留莫同志设法来此。切盼。

  党中央

  12月18日[《张国焘以“党中央”名义致林育英电(1935年12月18日)》,军事科学院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转引自刘统《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的斗争》第~第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2版。 ]

  张国焘电文中的“党中央”,指的是他自己整出来的那个“伪中央”。

  几天后,林育英给张国焘回电,主旨是:抹稀泥,求团结,不承认张国焘那个“党中央”,同时提出折衷方案。电报全文如下:

  

  国焘同志:

  ⒈世界七次大会的决议,与中国代表团对中国问题的许多意见,自当继续的尽量的向兄等传达,特别是抗日讨蒋的中心策略与实现这一策略的方法与步骤。

  ⒉兄等提议开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确为必要,中国代表团已准备了各种决议案的草案,只要环境许可时便可举行。

  ⒊关于你们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当转交代表团及国际,我想这些问题在国际及七次大会上自能圆满解决。因此我现时只有两点意见,望兄注意。第一、党内争论,目前不应弄得太尖锐,因为目前的问题是一致反对敌人,党可有争论,对外则应一致,我已将这个意见同样的向这里诸同志提出;第二、国际对中国党的组织问题本来有如下的意见:因为中国土地之广大,交通之不便,政治经济的不统一与发展之不平衡,特别是中国革命在各地的爆发等原因,中共中央势难全部顾及,因此可以组织中共中央北方局,上海局,广州局,满洲局,西北局,西南局等,根据各种关系,有的直属中央,有的可由驻莫中共代表团代管,此或为目前使全党统一的一种方法,此项意见望兄熟思见复!共产国际及绍禹诸同志对四方面军希望甚大,派人一事,不久定可做到。

  育英

  1935.12.22.

  

  于是两边继续磨叽、扯皮……

  1936年1月13日,张闻天致电张国焘,要求张取消“伪中央”:“我们间的政治原则上争论,可待将来作最后的解决,但别立中央妨碍统一,徒为敌人所快,决非革命之利。此间对兄错误,未作任何组织结论,诚以兄是党与中国革命领导者之一,党应以慎重态度出之。但对兄之政治上错误,不能缄默,不日有电致兄,根本用意是望兄改正,使四方面军进入正轨。兄之临时中央,望自动取消。否则长此下去,不但全党不以为然,即国际亦必不以为然,尚祈三思为幸。”[《张闻天关于别立“中央”妨碍统一望自动取消致张国焘电(1935年1月13日)》,《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50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

  直到1月16日,张国焘仍然拧着脖子以“党中央”自居:

  

  育英同志:

  为党的统一和一致对敌,必须坚决反对反党的机会主义路线,这种机会主义在于:

  (甲)将五次“围剿”估计为决定胜负的战争,在受一挫折的条件下,必然成为失败主义的严重右倾。

  (乙)防御路线代替进攻路线。

  (丙)在过去福建和北方事变中,和全国抗日反蒋运动中,都因错误策略放弃无产阶级领导的争取。

  (丁)机械的了解巩固根据地,因此不能学习四次“围剿”在鄂豫皖红军在强大敌力压迫下退出苏区的教训。

  (戊)忽视川陕苏区和整个川、陕、甘的革命局势,因此对川陕赤区的没有帮助和指导,影响到苏、红在西北的发展,过低估计少数民族的革命作用,对革命在西北首先胜利的可能表示怀疑。

  (己)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放弃向南发展,惧怕反攻敌人。后来又将党北进攻的路线曲解成为向北逃跑,最后走到分裂党和红军。上述的一贯机会主义路线,若不揭发,就不能成为列宁主义的党。最后,党中央表示一切服从共产国际的指示。[《张国焘以“第二中央”名义致国际代表林育英电(1936年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311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

  当日,林育英也抬出“受共产国际委托来”来“解决一、四方面军问题”的“钦差大臣”的地位来说话了:

  

  请转电四方面军国焘同志:

  共产国际派我来解决一、四方面军的问题,我已会着毛泽东同志,询问一、四方面军通电甚(少?),国际甚望与一、三军团建立直接的关系。我已带有密码与国际通电,兄如有电交国际,弟可代转。再者我经过世界七次大会,对中国问题有详细新的意见,准备将我所知道的向兄转达。

  林育英

  十六日九时[《林育英关于国际委派解决红一、四方面军关系问题致张国焘电(1935年1月16日9时)》,《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51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

  

  这就是被后来的许多学者称之为“矫旨”的那个电报:林育英回国时,并不知道一、四方面军的草地分裂事件,所以共产国际也不可能委托他来“解决一、四方面军问题”,林育英这个“钦差大臣”的地位,的确是拉大旗作虎皮,唬人儿的!

  张国焘不是个傻瓜,何况林育英回国后给他的第一份电报中已然说明了他回国的背景和日程,所以张国焘对林育英这个“矫旨”,并不买账!在几天后给林育英的回电中口气依然十分强硬,仍然是坚持自己那个“伪中央”是真中央,仍然要求陕北这边的真中央取消中央名义:

  

  育英兄:

  是否允许你来电自由?为何不将国际决议宣告?我们一切都经党中央同意,假冒党中央或政府机关名义发表重要文件,此间有公开否认之权。为党的统一和一致对外,望告陕北同志,自动取消中央名义,党内争论请国际解决。盼立复。

  焘

  一月廿日[《张国焘坚持要中共中央取消中央名义致林育英电(1935年1月20日)》,《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52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

  

  党中央很郁闷,真的很郁闷——两天后,中央政治局决定向中央委员会公开去年9月12日的俄界会议关于《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

  

  张国焘同志自同中央决裂后,最近在四方面军中,公开的成立了他自己的“党的中央“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与“团的中央”。张国焘同志这种成立第二党的倾向,无异于自绝于党,自绝于中国革命。党中央除去电命令张国焘同志立刻取消他的一切“中央”放弃一切反党的倾向外,特决定在中央委员会内公布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二日中央政治局俄界决定。

  中央政治局

  一九三六年一月廿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决定(1936年1月22日)》,《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53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

  

  又过了两天,林育英再电张国焘,又捧出了个“圣旨”。

  不同的是,这回这个“圣旨”,是个千真万确的有效信息:

  

  国焘、朱德二同志:

  甲、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于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并认为中国党在共产国际队伍中,除联共外是属于第一位。中国革命已成为世界革命伟大因素,中国红军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中央红军的万里长征是胜利了。

  乙、兄处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属代表团。兄等对中央的原则上争论可提交国际解决。

  林育英

  二十四日[《林育英关于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共中央的路线致张国焘、朱德电(1936年1月24日)》,《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54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

  

  这个信息对张国焘而言才具有真正的杀伤力

  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中央红军的万里长征是胜利了!这相当于给了急于在这两个问题上发难的张国焘当头一棒!也就是说,林育英这个没有“矫”过的“圣旨”,才是对张国焘的真正“大杀器”!

  这个“圣旨”,直把张国焘给唬住了!

  张国焘开始服软了。

  几天后的1936年1月27日,张国焘两电林育英、张闻天,同意党中央瓦窑堡会议决议,反过来向林育英等发出“你咋不早告诉我们耶”的下台阶之意,并且开始寻找“急谋统一”的共识了:

  

  育英、闻天同志:

  甲、此处对兄处十二月廿三[五]日决议,详细讨论结果,在原则上完全同意。但一致认为兄等不将党的策略路线的改变预先电商我们,不将国际的决议讨论经过和育英所知告知我们,不但表示负气,而且没有以革命利益为前提。

  乙、对目前策略路线既已趋一致,应急谋党内统一。

  丙、党六次代表大会使党受着重大创伤之后,在完全正确的基础上口向何转,究竟在六次大会后为何发生这许多事变?布尔什维克化的进程能否得着更顺利的经历?为何使过去中央和鄂豫皖领导发生隔阂?反五次“围剿”为何应是这样的经历?我们会合后为何发生争执?究竟目下什么政治内容?如果我们不儿戏革命,都应当有更深刻的思索。

  丁、国际赞扬我党和万里长征的胜利,这是鼓舞中国革命同志最艰苦卓绝的战斗,此间也不想抹煞这个,但是不能因此就不去学得教训。

  戊、目前策略的改变,固然是殖民地危险极度紧张,与民族革命新高潮所必需,但是此与过去策略和教训有关,如果不学习过去教训还是不能正确了解新的策略,这种学习过去教训,这只应以能正确执行目前新策略为限,不应有算旧账的精神。

  己、党内思想斗争是应当加紧的,但党内生活如果没有领导干部间民主的、互助同志间态度互相商量,机械的运用两条战线的斗争方式,妨碍自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的发展,同时不会收得思想斗争应有的成绩,反养成打官腔的习惯,发展成为似乎是有原则的无原则斗争。

  庚、强迫此间承认兄处中央和正统,不过在党史中留下一个不良痕迹。一方让步,必是种下派别痕迹的恶根。互相坚持必是互相把对方往外推,给罗章龙派路上推。

  辛、此间对兄处领导同志不但未作任何组织结论,也没有将兄处原则上错误和分裂党和红军的事实告知二、六军。对兄处中央委员同样表示尊重态度,对外仍然用毛、张、项名义。

  壬、此间一般工作均有团结进步,正在学习江西苏区原有经验,对军阀、土匪、流氓意识和饥饿情绪作健全的思想斗争。

  癸、党中央此时最好能在白区,但不知条件允许否?此时或由国际代表团暂代中央,如一时不能召集七次大会,由国际和代表团商同我们双方意见,从新宣布政治局的组成和指导方法,亦可兄处和此间乘时改为西北局和西南局,究应如何?尚祈三思。

  国焘[《张国焘关于原则上同意中央政治决议,主张以国际代表团暂代中央致林育英、张闻天电(1936年1月27日)》,《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56~第857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

  

  同日的另一电内容如下:

  

  育英、闻天并转各中委同志:

  我们讨论了你们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决议,原则上一致赞同,并有下列的补充与修改:

  (甲)在目前形势分析中,对于苏维埃运动的发展,你们单说到陕北的胜利,把整个的胜利发展抹煞,这是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还多少保持着偏见的有害观点。我们认为主力红军在四川的胜利,红一、三军和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军的会合;在陕北的新发展,二、六军团在大规模运动战中的胜利,是中国苏维埃运动新发展的具体形式,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布尔什维克的估计。只有这样的估计,才能使党在民族革命新高潮中正确的决定自己的战略与策略。

  (乙)关于统一战线的政权与军队,我们从早于去年十月革命纪念日发出的通电中,已提出抗日救国政府与抗日救国军作号召,为着对外的一致,还是用这个名义的好。而且国防政府可以使人曲解,抗日救国则是民族革命的鲜明旗帜,所以我们还是主张用抗日救国政府与抗日联军的名义。

  (丙)行动纲领我们增加了三条:

  ⒈给民众以言论、集会、结社、出版的自由;

  ⒉组织民众的抗日军、义勇军……等;

  ⒊实行民族自决,联合国内各少数民族一致抗日,反对在日本卵翼下的反动民族运动。此外最后一条文字上改为与一切表同情,和赞助中国的伟大民族运动,或守善意中立的民族或国家,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

  (丁)在吸收新党员的条件上,我们增加为党纲奋斗的一点。以上提议我们认为是必要的,请采纳,并见复。[《张国焘对中央十二月二十五日决议的补充与修改致林育英、张闻天电(1936年1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330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

  

  这叫以进为退,张国焘,扭扭又捏捏,自己在找台阶下啦!

通宝推:kmy1810,桥上,普鲁托,watomi,侧翼,阴霾信仰,李根,mezhan,穷贱忙人,回旋镖,老老狐狸,天涯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