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求教西西河良医 -- 迷途笨狼

共:💬41 🌺36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太麻烦,需要老中医当丫头才能解决

太麻烦,需要老中医当丫头才能解决

药材+煎药+药量……

还得找个药库

方名: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之剂)

总结:少阴表证

编号:006

组成:麻黄、附子、细辛

功效:温经解表

主治:治伤寒少阴证,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归经:足少阴药也。

方义:太阳证发热,脉当浮,今反沉;少阴证脉沉,当无热,故曰反也。热为邪在表,当汗,脉沉属阴,又当温,故以附子温少阴之经,以麻黄散太阳之寒而发汗,以细辛肾经表药,联属其间,是汗剂之重者。

变化方:本方去细辛,加甘草,名麻黄附子甘草汤,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无证者当微发汗。

煎服法: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煎。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二三日无里证者。

2组成编辑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炮 细辛二两 热微者,以甘草易细辛微发汗。以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煎煮方法:附子先下,煮开小火持续三十分钟,入细辛,持续二十分钟,入麻黄,持续五分钟,去沫取汁。

麻黄发表,久煮无效。附子有毒,久煮去毒,然太久则效减。附子之效,在乎其毒也。(傻笑海盗注)

麻黄附子细辛汤非以麻黄发表也,麻黄非久煮不能止其轻浮。麻黄得附子而汗止,附子得细辛专主少阴。

炙甘草汤

编辑

炙甘草汤主治 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2.虚劳肺症。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1]

目录

张仲景

【来源】《伤寒论》。

【异名】复脉汤(《伤寒论》)。

【分类】 补益剂-气血双补

【组成】 炙甘草四两(12克)生姜三两(9克)桂枝三两(9克)人参二两(6克) 干地黄[B]一斤(30克)?阿胶二两(6克) 麦门冬半升(10克) 麻仁半升(10克) 大枣三十枚掰(10枚)[/B]

【功用】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养血定悸。

用法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另外说实话,感觉病理并未讲明,当然与远程咨询提供资料有限相关,也可能是难以公布的绝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