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回国,还是留在国外? -- earthcolor

共:💬257 🌺1484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一点自己的经历

看到有人在说农村学生的问题,说一些我自己的感受,我住在一个三线小城市,正好在上高中,我所在的学校在我们市是最好的,因为身边也有很多农村出来的同学,之前出于好奇也有问过他们一些情况,发出来讨论一下,可能会有一些地区的局限性。

先说说我现在的班级吧,一共五十五个人,大约有三分之一同学是从乡下中学来的,也没有看到特别孤僻的同学,大家平时相处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不过也有被排挤的例子,我身边有一个邻居,他比我大一届,他妈妈特地找关系高二的时候让他去了关系班,结果班上的同学经常聊一些品牌之类的事,他都不太知道,竟然被那个班上的同学孤立了,都没有什么人愿意和他说话(这个邻居也是城里的,他妈妈当老师,成绩也不错,年段前十几,我和他不熟,不过据另一个邻居说人还不错,这件事是邻居阿姨跟我妈妈说的),所以被排挤真的要看同学的人品的。第一次听说的时候还觉得挺可怕的,因为之前真的没有这样的事情,感觉就孤立这种事就像天方夜谭一样,离自己特别遥远。

其实任何学校成绩都是第一位的,根据我同学描述的,他们初中的时候,每个乡镇有一所高中,我有听他们说过好老师,也有一些差老师,但是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是有良心的,也有在认真上课。师资力量当然是有差距的,并不是说乡下中学就没有好老师了,只是出成绩的老师会有学校来挖他们走。我初中的学校在本地可以排第二,很多老师都是因为教学成绩好,被调上来的,尤其是有一定年纪的,数学、英语、化学、语文老师都在乡下待过,水平都不错,除了语文老师。

根据我高中老师描述,我的高中招没有经验的老师,要求要是本一的应届毕业生,而且需要经过笔试和面试,要上一堂课。但是,个人认为经验比学校更重要,尤其是初中和高中的老师,知识点大家都很熟,重要的就是经验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也是需要时间摸索的。我初中的化学老师学校没有高中化学老师好,但是水平高她很多。

现在的情况是,经验丰富的老师是一种重要资源,成绩好的老师会有更好的中学来挖你走,我的高中就有一些好老师到省会城市更好的中学去了。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些离开的老师都是出于现实的考虑,有一些事情看起来很不公平,但是一旦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就显得顺理成章,并且无可奈何。

接下来说一下学生本人,根据我的同学描述,他们学校的大致情况是,有一部分的人从一开始就对读书不重视,不认真学,初一初二的时候还有一些希望,老师会抓你,初三之后就基本放任自流了。然后到了初三因为每个班都会有人无心念书,所以会分重点班,这些重点班的人就是初三的时候学校管的重心,也都能考上高中,非重点班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说到重点班,也说一下市区的学校的情况,其实到了初三每个学校都会分重点班。我那一届比较特殊,学校做了一个实验,一共十六个班,8个班分了AB班,八个班没有分。被分到B班的同学有一些就自暴自弃了,基本不来学校,因为调皮的同学都被分到一起了,上课就比较吵了,老师也知道他们考不上好高中,底子也比较差,作业就布置的比较少。我所在的班级属于没有分的班(因为中等生比较多),其实成绩差的同学早就不听课了,不过大家在一起两年了,他们也没有觉得自己被特殊化,所以除了两个人,倒也都有来学校。

之前说了重点班的不利之处,接着说说优点。简而言之,就是课堂安静很多和班级风气更好,容易相互促进,还可以集中优势师资。

考上高中的人数,只听同学说过考上我们学校的,她当时是说几十个,具体的数字不太清楚,我们这市区的高中比较少,只有三所,正好也是三等,每个学校能考上这三所学校的人数,是随分数线的降低递增的,不过第三等是私立学校,学费比公立高很多,乡下中学的同学考不上前两所,基本也不会去私立学校。

其实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或考不上好高中的,个人的因素也很大,都是些完全自暴自弃,家长也不够重视或家长钱不多的人。我当了三年的英语课代表,英语老师比较严,所以每天都有要上交的作业,从初一开始,每次写没有交的名单,十几个人都是些老面孔,有一些就算交了,也是来学校抄的,这些没有交作业的人,就属于那部分成绩极差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上高中。

还有一些中等的同学,他们有去了私立中学的,就属于作业有交,但是课后基本不努力的人,这些人中不乏比较聪明的,还有一部分考上了第二等学校的就是不够聪明却也不够努力那一类。我之前有拿化学老师来比较,其实她还是我的班主任,她一直跟我们说努力的重要性,班会课的时候会拿以前的事来举例,化学老师高中的时候,学物理、化学就比较吃力,她说她那时候理解不了的就背下来,考试的时候,难的不会做,就把基础分都拿来,最后也考了本一。化学老师刚工作没多久,她的经历应该还没有过时。

实际上,高中的话,公立学校里面从乡下考上来的,大约占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在私立学校,几乎都是城里的学生,这个我向我在私立学校上学的初中同学验证过。

还有一点就是家长的重视程度,农村学生的家长真的不如城里的,我的同桌爸妈在工厂工作,前桌都是农村的,我们交流过这个问题,我前桌的父母基本就不怎么管,我同桌妈妈最重视,我的话属于中等,我后桌一个是乡下,一个是城里,城里那个也更重视。

当然也不是说就都不重视了,我初中最好的朋友,有一个是城里的,有两个是农村的,一男一女,女的是农村户口,但是爸妈在城里打工,去年刚买了房子,她和我说高三的时候就会搬进去了,她还有一个弟弟,她爸妈一方面更看重她弟弟一些,一方面也不是特别注意成绩,她就曾经在高三的时候没有告诉她爸妈月考,她爸妈也没有发现。男的那个他爸妈不在城里,以前一直住在他二姨家,不过去年也买了房子,已经住进去了,他爸妈管的就更严,为了他的成绩,他从小住在二姨家的时间比住在自己家还多。

一不小心就写了这么多,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差,因为基本都是公立学校,还算是比较公平的,家庭不同当然会有差别,但是至少在学校学习这一阶段都还是取决于本人的成绩,毕竟父母不能帮忙考试。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学校盯着中考,为了中考考得好抓成绩;高中的时候,学校又盯着高考,为了高考还是抓成绩;哪怕是私立学校,为了有人愿意出钱,仍然抓成绩。

乡镇中学的教育,可能没有以前好,这个我没有经历过,无从比较,和市区的学校有差距,要骂,而且要狠狠的骂,否则政府没有动力去想办法,去改,但是也不必完全失去信心,觉得到处一片黑暗。

至于“农二代的中小学教育废掉前,包括北大清华之类的学校里,农二代出身的学生占到七成以上;废掉后,农二代出身的学生,不要说北大清华,实际上所有一类本,都降低到一两成这样一种状态。”,我爸妈也是从农村考上来的,我听他们说过一些,但不是特别了解,不敢妄言具体的,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随着我父母那一代人考上了大学或者中专(据说考中专的更多,初中政治老师曾经说过,那时候学生的选择顺序是先中专,后师范,最后才是高中)然后在城市扎根,农村学生比例下降是必然的,只是不知道现在这个下降幅度算不算正常的,这一方面需要太多数据,也会有太多争议了,实在不可简单的下结论。

可能我看的太好了,有人就曾经说过我把人性想的太好了,也可能太简单了,欢迎大家指正。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