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上) -- 冷酷的哲学

共:💬1516 🌺8640 🌵1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语言先于文字是人类大脑发育的自然过程

人类大脑的右半球是用于图形分析,情感分析,而左半球是用于语音分析,逻辑分析。

人类在3岁以前的婴儿期,都是用右脑处理语音,然后在发育过程中语音分析逐渐被左脑取代,7岁以后语音处理基本都由左脑进行。语音同逻辑处理同处于同一个左半脑是思维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语音只有通过逻辑判断才能形成概念被记忆下来。

为什么我们在3-5岁前的记忆不存在?因为右脑不存在逻辑思维的功能,这些语音刺激不能成为逻辑思维的素材。

为什么早期语音同图形识别情感因素要联系起来?估计是母亲的因素。婴儿主要是通过同对母亲的声音,触觉,视觉而逐渐了解外部世界和亲情关系。

随着年龄增大,断奶后,婴儿开始成熟对付外界世界,就要进行交流和判断,将语音识别同逻辑判断保留在同一脑区可以使计算线路距离最短可能是进化的有利之处。

那么问题就来了,汉字读写分离,学习几千个汉字符号要借助右脑的图形识别来帮助语音识别,然后才能进行逻辑分析,这样大脑的思维就要处于效率低,耗能大的不利的地位;实现左右脑交流信息必然增加通讯线路长度,造成反应滞后;右脑的情感部位可能参与图形识别甚至干扰左脑的逻辑分析,造成思维方式情绪化情感化。

比如华人网络讨论经常出现情绪化的用词,就是右脑情感思维的产物;过分的就是甚至出现用生殖器问候母亲大人的讨论方式,也是幼童依赖母亲时采用右脑情感化思维的表现,就是幼稚化不成熟化的表现。

中国小学生在5年级时--按照教育部每年级掌握400个汉字的速度--已经掌握了2000个常用汉字。但是这段5-10岁的时段,即人类神经生理发育正常过程--从右脑向左脑的语音分析的转化和逻辑思维在左脑的建立--被汉字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彻底打乱,中国人的逻辑分析和创新能力就此在青少年期间就被摧残,2000年文明就不能创造科学和技术。

鲁迅先生的”救救孩子“就是这个意思,尽管他不知道神经生理学的原因,但是五四时期的有识之士已经感觉到汉字的问题了。

从神经生理学微观上考虑,汉字思维的民族该用左脑逻辑思维时却用右脑掺和,造成情绪化,不理智,比如网上讨论时经常骂"弱智"之类的话,过分了就会问候母亲大人:"你在延安操40天娘,我操20天不行?";在需要情感化时,却又表现出出人意料的理智,比如恋爱结婚要看有没有房子车子这样异常理智的经济人行为。

有人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被汉字误导的民族,这个说法有来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