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0 前言:关于世界观和信仰 -- 海碗

共:💬69 🌺19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4.3 关于非神创的世界观

与神创世界观相对应的,是非神创的世界观。非神创的世界观,不承认造物主。虽然不承认造物主,但是他们也要解释世界的产生和本质。

中国的道教应该归属于非神创的世界观,虽然他们承认有神仙;但是这些神仙都来自凡人乃至其他“生灵”的修炼。当然,这里不宜提到盘古大神乃至后羿、嫦娥,这似乎只宜归为传说。道教有自己的学说和修行方法。作为道教起源的经典《道德经》,其中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其实暗含了对一切现象的起源的解释,也是对世界本质的一种解释。我们理解“道”,可能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把“道”理解为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本质,和印度教的“梵”类似;一种是理解为所有现象背后的、支配性的规律。一般来说,最根本的“本质”,和支配一切现象的规律,是不同的。一般认为“规律”是“本质”的“运作方式”或“显现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对道的解释,应该是见仁见智,很难说有没有统一的立场。道教偏重于修炼,炼丹化气、运转河车、得道成仙,好像在世界发生的哲学解释方面未作出系统的说明。

插句题外话:中国和印度的传统有很多区别。印度因为教派众多,而且经常互相掐架,所以形成了思辨的传统。他们掐架是通过公开的辩论进行的,辩论有规则、有监督;辩论的胜者会赢得失败者一方的信众和资产,所以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即便是佛教的逻辑学——“因明”,也是在和其他各种宗教论战的过程中完备的。在这为期上千年的论战中,相关哲学解释因此而逐渐完善,所以其完备性、理论自洽性是相当高的。不仅是佛教,印度很多宗教派别都有自己相当完备的关于世界本原的哲学解释。而在中国,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何以未发展出成熟的哲学解释呢?首先应该是中国文化缺乏一种论辩的传统和氛围。也许这种氛围在春秋战国时期存在过,那时有“百家争鸣”;但是当“大一统”之后,这种氛围就失去了。一直到宋代,因为佛教蓬勃发展,对儒家造成压力,儒家有借鉴一些佛教的理论,形成程朱理学。但中国会重现思辨的氛围吗?很难,也许只有等到真正允许百家争鸣的时候。同样的,欧洲因为一教独大,对于自由思辨是压制的;即便后期形成众多支派,但因为都崇奉造物主,所以关于上帝创世的哲学解释,在完备性、自洽性方面,几乎是个渣;但是在科学萌芽以后,思辨的传统在科学范围内发生,并形成形式逻辑这一学科。对中、印、欧思辨传统的差异,另一种解释或许要归因于气候;因为印度太热了,大中午的要躲起来,不能做事只好干嘴架了;而中、欧纬度合适、气温适宜,所以要忙着生产或打劫,哪里有空思辨,呵呵。其实很多人都明白,拳头可能暂时比思辨有力量,我打你一顿,靠道理说服就不需要了。我想这或许是理性的悲哀吧;但无论如何,理性的意义在于:他所达成的结论,终究是拳头所不能击破的。

好了,歪楼之后,回到正题。在非神创的世界观中,印度有一种代表性的流派,一般称为“顺世论”或“顺世派”。他们不承认世界由神创造的; 他们否认有灵魂;认为意识是依赖于身体的,所以人死如灯灭,不会有来生;也不接受佛教、印度教所具有的业果的概念。他们认为事物就是被感受的样子,所以眼睛所看到的,就是事物“自己本来”的存在方式。如果问他们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他们会说世界自然就是这个样子,如果追问孔雀羽毛上为什么有这么多斑点,他们认为这种追问纯属多余,因为就是这个样子,不需追问。基于这些观点,他们强调现世的享受。顺世派如果归类,应该属于“唯物一元论”。我想,很多人对这种世界观点应该很熟悉,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

佛教属于“非神创”的世界观。所有佛教派别,都不承认存在一位“造物主”。但是佛教存在多种派别,存在多种对世界的解释。就佛教小乘的哲学思想而言,他们应该属于“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都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但是佛教大乘的观点有所不同,其中又存在不同的派别;其中“唯识”,应该说类似于“唯心”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一切现象不过是“心识”的投影或幻现,所以物质世界只是一种幻象,如梦境一般,并非真实的存在,真实的是投影者“心识”。

佛教大乘另外一种哲学思想,被自己的信奉者认为最完善的、最终极的哲学思想,是“中观学说”。在这种哲学思想或世界观中,对于客观的物质世界,以及主观的心识或意识,作了另外不同的解释。这种解释已经难以用唯心还是唯物来归纳。这种学说解释世界一切现象,可以概括为“缘起观”与“性空观”。所以,我后文将解释这种“中观学说”,并把“缘起性空”的观点对世界的解释,与量子理论的某些解释想比较;并且也基于这种解释,来阐释“意识”的本质,并解读“我究竟是谁”这种终极问题。

但是,以上对于世界上主流的世界观的介绍中,我们能够看出不同世界观的根本分界点。这些分界点主要是:(1)灵魂是否存在?(2)是否有创世者和造物主?(3)世界是一元还是二元?(4)世界一切现象背后,是否存在一种究竟的“本质”?(5)是否接受业果的观点?下面尝试从佛教的“中观学说”中,对这些问题做个分析。

补充说明就是:上面并没有列出世界上所有主要的世界观。日本神道教,某些民族的萨满教,都有各自的信仰。我不确认他们有没有提供特别的哲学解释。但是我猜想,这主要涉及灵魂是否存在,以及灵魂的存在的问题。是万物皆有灵魂吗?或灵魂存在能力高低的差别吗?灵魂的归宿如何?或许基本上就能概括所有承认灵魂的观点的区别了。但是,我这里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我只是想考察“根本分歧”,并不想做全面和严密的考察。不过,世界上毕竟存在那么多种不同的世界观,遗漏和不严密也许是难免的,如果高人有资料,欢迎补充或加入探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