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飞一块砖头——《决定》引起的联想 -- ifever

共:💬8 🌺9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温铁军〈八次危机〉

温铁军〈八次危机〉里面跟你讲的经济史部分有一样的理解。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封闭经济中,货币经济系统的平衡需要苛刻的条件:没有企业主,所有的企业利润为零,居民没有储蓄,工资全部用来购买消费品部门生产的消费品,同时,资本品部门的产出等于折旧。显然,现实世界中,没有这样的经济系统。

因为工资份额和(消费率)储蓄率一般是稳定的,消费带动经济实现增长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一轮经济繁荣通常是由投资带动的,这个过程中,新增货币也以银行贷款(假设

银行是唯一的融资部门)的形式进入系统(通胀也开始产生),平衡被打破,企业利润开始大于零,引起更多的投资和更多的消费,同时,由于有部门货币被企业主或居民储蓄,回流不到企业,企业归还不了贷款本息,只要银行不破产,这部分货币就永远存在了,分配越不平衡,消费率越低,这种程度越重。然而,投资因需求不足而产能过剩而不可持续,企业会破产,经济进入萧条阶段,萧条时,投资形成的资本存量(尤其是货币值方面)在清零、折旧、回收,企业情况变好,为下一轮经济周期做准备。投资增长和利润率下降基本上是货币经济系统中的物理定律。可控的通胀,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增速都可以改善这种波动。

然而,经济波动时,政府不能做视不理,一般会会施行财政刺激政府,消费补贴和工程建设是通常的手段,工程建设是更常用的手段,量小效果有限,量大造成更大规模的产能过剩,甚至是滞胀。

解决方案:

引导资本进入服务业,可能实现低水平均衡;

对富人征税分给穷人,可以平抑这种波动,但也会减小经济发展的动力(比如法国);

经济虚拟化可以引导货币增殖离开实体经济领域(这也是货币经济系统发展的必然),减小产能过剩的可能性,但如果过度发展,虚拟部门工资升高,会将人才吸引至该部门,加剧产业空心化的趋势。(比如英国)

我们情况:

表面上,我们追求经济增长(就业稳定),其实我们的内在目标是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国家崛起)。它们在产业升级(技术升级)顺利的情况下是一致的,但我国受外内因素的制约,产业升级很艰难(相对日韩来说),这些目标就产生了冲突,建国以来我们基本上选择了技术升级,改开前后,只是路线不同,一个是计划经济系统,一个是市场经济(货币经济系统)。追求产业升级必然要求政府掌握大量资源(因此形成国有银行主导的银行体制,抑制金融多元化,信用高度集中于货币,货币除交易职能外,货币承担了很强的资产功能,即家庭资产以银行存款为主),投入到相关领域(只有在改开的一小段时间有有所偏离)。政府一方面为产业升级将货币(资源)投向一些无底洞似的领域(以国企为代表),但这种部门容纳就业有限,带动经济增长有限,另一方面就做政府最善长的事情搞基建,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就业增长、区域平衡,然后是消费增长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不会危及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投向控制(从而产业升级目标的实现)。这样,整个社会的资源(货币)都是偏向增加投资的,并且政府可以说是个企业主。

回到我们上面所说的货币经济系统,我国工资份额低和储蓄率高的现象更加明显,中国的系统波动理应更加严重,但与这种标准模型不同,中国企业(尤其是央企、地方国有企业 、甚至是私营企业)并不是需要利润才能生存的,只要有不断的新增货币即可,只要居民能够容忍通胀即可,所以能够持续时间非常长。但,这种模式在97-03遭遇过通缩问题,即虽然能够给企业续命,但居民坚持不消费,政府连引起通胀促使居民消费的机会都没有。幸运地是,外部环境和内在努力使得外部市场打开,这套系统有了出路。政府可以信贷继续养国企升级、搞投资带动民企、消费增长。各类企业都利润可赚,而且资产负债率不用如以前封闭经济中一样会迅速上升。即便有大部分地方国有企业(平台类公司)没有利润,土地升值作为抵押品依然可以通过银行融资,皆大欢喜。

然而,投资增长和利润下降依然是如物理定律起作用,出口也只是延迟企业大面积亏损到来。更何况08年出口恶化,更加剧这种情况。4万亿(实况情况远远远远超,不代表是错的,事后诸葛亮的话,就是有点儿猛)一出,信贷猛增,投资疯狂启动,消费随之增长。然而,过剩问题更加严重,制造业企业盈利恶化,短期没有货币回收能力的融资平台(地方政府的马甲)债务暴增,借新还旧游戏进行中,货币依然在猛增,银行系统积累了大量风险,金融多元化(例如信托、城投债等)适应分散风险的要求被政府接受。所以,在货币没在疯狂增加的同时,信用在猛增(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最近发现这些影子银行不好监管,想把信用再压缩回银行系统(即货币),发现原来那些监管规则(75%贷存比、20%的法准率)已经不能容纳这么多新增货币了,同时,央行也发现自己因外汇占款而失去多年的货币数量控制权突然间又回来了,可以让市场出现“钱荒”了。

而自08年以来,我们的经济模式还是因产业升级的艰难(当然也升级了不少,但好你离我们的要求还差很多)维持在原先那种结构上。而且估计也可能是有好处,即这种结构的强大生产能力,可以为我们在第三世界攻城略地提供保证,就是本国居民依然很累,即当期付出与当期回报不成比例,即消费总是滞后于投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