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0 前言:关于世界观和信仰 -- 海碗

共:💬69 🌺19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2 世界观是价值观的基础

上面说过,价值观界定了价值评判的标准。评判标准其实是基于世界观的。

然后呢?价值判断以后,导致动机发生;动机是内心的一种决定,决定选取什么、放弃什么。动机决定了行为模式,人们选择不摸滚烫的水,黄继光选择在火焰中牺牲自己,你我选择上班,都是从属于某种动机,以及背后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之后会自然产生动机——欲望。依佛教观点,欲望就是“离苦得乐”的动机。这种动机绝对是普世的,乃至于一只蚊子也不例外,它的生命也不是为了与痛苦为伴,而恰好相反。

欲望来自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来自世界观。因为世界观直接从苦乐的经验中提取苦乐的判断,所以世界观提供了最基础的关于价值判断的概念。这里差不多就是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系。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或者说在“修行”过程之中,佛教是一种“彻底功利”或“绝对实用”的宗教。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或“人到无求品自高”,其中有提到“欲求”二字;如果要放弃欲求,是因为有更高级的欲望需要满足,所以放弃低级的欲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理解为“一切欲望都是错的、都应被抹杀”,对佛教这是误解;对世俗而言,这对别人是欺骗,对自己纯粹是犯傻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中蕴含至理。

如果我们把所有对世界的认知,都归属于世界观;那么,不同的世界观,还提供特定的行为方式,并导致特定的体验。以前的人们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多样及丰富的商品和娱乐,所以肯定少了很多享受,这是因为人类的世界观还在蒙昧之中,还未发展到工业化阶段;而之后的工业化已经剧烈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按照科幻读物《三体》的假想,现在人还没有光速飞船、曲率驱动,只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到位。这是科学的落后拖了科技的后腿。

此外,佛教和道教、很多印度宗教,这些宗教传统,都有打坐和禅定。这种行为方式能提供特别的身心体验和满足。这是世俗社会所没有的,这是宗教和世俗的世界观,所导致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别。

以上是在说:世界观是价值观的基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