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世纪午夜:「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台前幕后 -- 包子1971

共:💬26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德国30年代的告密制度,我没有全面的了解

我只看过一些左派(共产党和社会党)和自由派“遗民”的资料,有谈这个问题的。纳粹上台后狠抓群众控制,成立各种团体,包括少年组织。中学生被组织起来参加义务劳动(连中午饭也是自己带)和集体政治学习,效果很好。德国的左派和自由派同情者很多,分布在各个阶层,绝大多数既没被杀或被抓,也没流亡;这些人的子女就成了政府的重点洗脑对象。这些孩子(大都是中学生或高年级小学生)有很多都主动监视自己的父母(有时候是兄姐或叔伯),听他们说了什么,和谁见面了,谁来做客,注意有哪些信件往来,给谁打电话了,等等。有些孩子是带任务的,但有些是主动做这些事,然后向组织里的“辅导员”(我不确定是否是这个称呼)汇报。

这些父母有些是工人,有的是职员或记者、教授作家,他们与自己子女的明暗冲突,构成了德意志精神史的阴暗一页。

一部分“遗民”自己战战兢兢,就主动监视自己过去的同志、熟人,然后向所属组织的小头头汇报;有的父母甚至为了表示忠诚,有事没事地去监视自己的子女(完全是为了洗底),这是互相监视系统最可怕的一部分。

德共20年代的著名党内工人诗人(名字忘了)后来成了民社党的党内诗人。在60年代他和自己子女的关系被写成一本书,作者是他儿子,后来他儿子自杀了……

上述现象属于对阶级异己分子进行“改造”和控制的社会管理工程的一部分;大资本和中产阶级的上层受类似现象冲击不大,对他们的监视由另一个系统负责。不过,他们的子女也普遍参加了当时的群众组织。

德国的主流舆论界不愿谈论这些事情,也很自然。法西斯没有完成复兴德帝国主义的任务,所以对今天的德国资产阶级来说,纳粹的确是个历史包袱,必须甩掉,甩掉才能最终做到纳粹没办好的事;所以才有各种“真诚谢罪”的表演和经济补偿。说起来,德资比日资的政治“大智慧”要高很多;在这方面,日本资产阶级挺傻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