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过去的龙年看未来的中国(连载) -- diamond

共:💬1615 🌺32110 🌵1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与其说是政策专家不如说是

左派整体上脱离了社会生产组织者的角色,或者更进一步说,在当下历史条件中,社会生产组织者不可能是那种“纯粹”的左派——对于“纯粹”的左派来说,这个组织者是基本直接等同于压迫者、剥削者的。

这个就导致传统意义上的左派只能站在被组织者(被压迫者)的角度上看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其理论有效性基本只能局限在对生产与组织关系弊端的批判上,难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比如写卢瑟经济学的安生,在我看来就是这种问题的典型代表——虽然我是买了10本他的书赠人。

再说的过一点,左派的这种问题,甚至都跳不出马列毛理论的覆盖——即阶级属性和烙印影响思想意识。其实作为被组织者和被压迫者,并不意味他们不能从生产组织者和压迫剥削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但实际上传统左派基本只以阶级斗争看待生产关系与经济现象,这其实就是一种极端利己、自私、狭隘的思想,与资产阶级的贪婪愚昧,利令智昏不存在本质差别。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传统左派只片面强调他们在人口基数上的多数地位来作为其主张合理性与正义性的支撑,对自身的历次失败缺乏有效总结与反省,忽视对客观规律本身发展需要的研究——这又存在一个悖论,左派如果要顺应客观规律调整政策,必然导致至少表面上其政见会与右派发生同质化和交集,这会使得左派丧失在草根中的代表性,进而失去政治筹码,导致分化出来的左派大概率是要被右派吞并。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做好基础工作,与草根建立互信,对草根进行有效组织,使得他们在左派要向现实和规律“妥协”时,可以甘心情愿的受“压迫”。比如顾准在现在的角度看无疑是个典型的左派,但在主席时代他的确是个“右派”。比如他在干校劳动时自己都不怎么吃得饱,却在看到一户15口人的农家在1个半月内连续死了5口,听到人相食的传闻后依旧能够“冷酷”的在日记中写下:“一家十五口,其中孩子九个,没有超过九岁的。不死一些,这片土地如何能养活如许人?”“在此种糊口经济与人口大量繁殖的情况之下,若无统购统销,人民公社,用进口粮食来满足工业建设的需要,一个高商品率的农村经济永远无法形成。农村不会有积累,所能积累的只有自然增殖的过剩人口,这部分过剩人口将压低城市劳动力的价格,障碍机械化的发展。”“我不忍参加这个剿灭人口的向地球宣战的战役,然而中国除此之外,别无其他途径可走。”

按照现在左派的那些标准,这种不顾草根死活的思想,不是右派又是什么?甚至对毛主席也是,他坚持要搞原子弹,而刘邓陈一干人都主张先解决民生以及“大仁政”与“小仁政”的提法,不是右派又是什么?主席称自己是右派,不是玩笑话。

最后再说不厚一句,他的优点是做好了基础工作,与草根之间建立的了信任。但因为他没可能获得最高权力,所以也就决定了他只能搞“小仁政”,而他要获得更高权力,更是驱使他只有去搞“小仁政”,并以“小仁政”为自己上位的政治资本。要知道他的基础工作在大连与辽宁时期就做的不错,那个时候他为什么不提共富唱红?毛主席如果只是为了上位,延安时期为什么不用瑞金时代的分田分浮财,那不是更立竿见影嘛,搞减租减息三三制不是开历史倒车么。

通宝推:我们的田野,乱翻书nn,rentg,真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