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英国的煤炭历史(读书笔记)(0)引子 -- PBS

共:💬174 🌺709 🌵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新華網 糧食進口呈“不可逆”式上升態勢

"london whale" must be smiling, come on, china baby, welcome to the great world of world capitalist economy, let's play.

----------

糧食進口呈“不可逆”式上升態勢

  進口農產品對國內市場影響呈擴大化趨勢

  從鄭州商品交易所、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獲悉,目前,市場越來越關注今年中國小麥、玉米、棉花等大宗農產品的進口數量與進度,進口農產品的影響也開始從大豆、白糖、大米、油脂等市場向小麥、玉米等大宗農產品市場蔓延,進口農產品所占國內農產品市場份額日益增大,對中國市場供求關係與價格的影響力和引導作用逐漸增強。

  進口農產品價格與質量優勢明顯

  據鄭州糧食批發市場介紹,目前,農產品市場全球化的進度進一步加快,國內農產品需求商利用國際農產品市場平台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意識增強,在當前大部分國產農產品價格偏高與質量偏低的背景下,國內市場對進口農產品的需求較強,部分貿易商和需求商很容易就可以通過合作找到實現農產品資源合理配置的最佳途徑與渠道,農產品市場資源配置趨向全球化,這也是近年來中國進口農產品數量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進口農產品的價格與質量優勢明顯。

  記者採訪到,和國產大部分農產品現貨市場價格與質量相比,進口農產品的價格與質量整體偏高,如去年至今年,國產棉花現貨市場價格一度高於進口棉花成本6000元/噸(配額進口),進口白糖成本低於國產糖現貨市場價格1000-3000元/噸,進口越南等國大米成本低於廣西、江西、湖南等地大米市場現貨價格200-500元/噸。

  在小麥市場,國產質量最好的如河北產師欒02—1和河南產新麥26優質小麥的質量才可以達到進口美春紅小麥和加麥的質量。與此同時,國產農產品由於是一家一戶種植的,這造成國產農產品的質量整體度很低,不能滿足需求企業的要求。當前進口農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優勢依然明顯,其在國內農產品市場的開拓空間很大,並將對國家高品質農產品價格等形成較大衝擊。

  小麥玉米等大宗農產品正成為衝擊對象

  糧食專家趙克山介紹說,由於有最低價收購政策支撐,國內小麥價格連年上漲。而國際小麥市場由於供應充裕,價格不斷地走低。目前國際小麥價格已經低於國內價格,小麥進口利潤豐厚。

  據監測,9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格為273.9美元/噸,合人民幣1693元/噸,運到中國口岸完稅後總成本約為2343元/噸,比去年同期下跌578元/噸。據國際穀物理事會8月1日發布的最新報告,本年度中國小麥進口量上調到700萬噸。大量的進口小麥將滿足市場對高品質小麥的需求。

  同時,周邊糧食期貨品種低迷依舊。鄭州商品交易所的數據顯示,近一兩個月,強麥期貨在糧油期貨板塊中可謂一枝獨秀。但由於消費替代以及市場心理影響,在周邊農產品跌跌不休的市場環境中,強麥終將獨木難支,後市隨波逐流走低概率更大。

  和小麥有飼料替代概念的玉米近期現貨供應充足,同時,新作長勢良好,豐收在望,玉米價格穩中低走。早籼稻期貨雖然有較高的收儲價格支撐,但仍避免不了低位跳水,新低屢現。豆類期貨在大豆天氣炒作幾近失敗後,也難現牛市。周邊農產品疲弱態勢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強麥多頭拉升情緒。另外,今年國產小麥遭受到了不良天氣的損害,造成國產高品質小麥供應數量不足,當前國內外很多機構預期中國小麥進口量將大幅增長。

  經濟分析師張榮勝介紹說,近10年來,烏克蘭玉米播種面積不斷擴大,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13年烏克蘭玉米收獲面積預計為470萬公頃,比2000年增長342萬公頃,增幅為267%。受播種擴張的影響,烏克蘭玉米產量不斷增長,遠高於國內消費的增長速度,導致出口數量亦呈不斷增長趨勢。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13年烏克蘭玉米產量有望達到2600萬噸,比上年增長500萬噸,相當於2000年產量的6.75倍;出口量預計為1650萬噸,比上年增長300萬噸,相當於2000年產量的40倍。

  考慮到烏克蘭玉米破碎較高以及非轉基因鑒定等問題,中國通常較少從烏克蘭進口玉米。近期受全球新季玉米豐產預期的影響,遠期玉米期貨合約價格低廉,尤其以黑海地區玉米最低,中國飼料企業採購積極性增加。據了解,近期中國飼料企業從烏克蘭新採購兩船玉米,11月船期。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以前中國沒有從烏克蘭採購玉米的記錄,2013年4月首次採購了24.9噸烏克蘭玉米,進口成本為331美元/噸(不含稅)。

  目前為止,中國進口新季玉米總量預計為420萬噸,約71船,其中私營進口配額已經使用170萬餘噸,約28條船貨,其中烏克蘭玉米兩船,阿根廷玉米1船,其餘大多為美國船貨。7-9月份預計進口玉米到港量較少,10月份以後是玉米集中到港期,月均到港量預計超過100萬噸。

  進口農產品對國內市場影響逐漸擴大化

  小麥是中國居民的主要口糧,在大豆、大米、白糖、棉花等重要糧油商品市場已被進口農產品所左右之際,今年小麥的進口數量、進度已經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鄭州易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小麥高級研究員劉高奎對記者說,今年國產小麥出現了較高的發芽率,供應上無法滿足制粉企業等原料採購需求,同時市場下高品質小麥稀少,加上當前國際小麥市場價格偏低,很多機構預計今年中國制粉小麥進口需求將會增加。

  從今年1-6月份小麥進口國別分析,澳麥進口量增加較快,已買入了150多萬噸,已使得中國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海外買家,且超過了印度和埃及。而最新一期的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月報預測,中國今年小麥進口總量預估值為850萬噸。

  另據了解,今年上半年菜油、棕櫚油和豆油進口總量達到了350萬噸,比去上同期增加32萬噸,其中菜油增幅較大,並已經令國產菜油價格大幅下挫。而進口玉米等已經占據了國產玉米南方主銷區的很多市場份額。

  和中國年大豆進口量近6000萬噸,市場占有份額在80%左右相比,當前進口小麥、玉米還不能對國內小麥、玉米價格形成決定性的影響,但進口小麥和玉米的銷售對象卻是國內比較優質的下游需求客戶,這些客戶廣泛的分布在南方經濟發達地區,估計會對國內農產品市場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來源:新華網   作者:喬林生(新華社經濟分析師) 聞有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