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10):定向外债 -- 本嘉明

共:💬31 🌺19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小本我们随便聊聊,严肃客气反倒不好

上贴故意为之,试一试,看来兄弟不简单,可以多交流探讨。

第一个问题,中国不缺资本,国家信用借外债宏观上无意义,就是个结构问题,现有制度和约束不支持,也不能搞什么特区,利率汇率资本项要动就是一起动,因为钱和人一样是会活动的。借这种债而且很不经济。

其实你说的,只要借内债即可(昨天发文可以股权投资城铁即是最佳注脚)。但是地方政府发债受到严格限制,目前只有上海,浙江经过审核可以发一点点,行为机制造成道德风险无限大,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更不上,监管不行等等。债券市场是提倡的,需要债券市场足够大倒逼利率市场化,企业债受到鼓励。

我前面几贴,都提到过,再细看看。

你的建议隐含的对地方政府财力的担心,目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发债不是根本办法,只是一个补充手段,条件成熟会一点点放松。根本办法在财税体制的改革,目前的分税制不能再维持了,需要升级更新版本了。我的看法是中央会逐步蚕食营业税各个子内容,乃至建筑税,把预算外纳入预算内,规范税制,重新调整税种,然后调整分配比例,增大地方财力,根本目的在于改变中央对地方的激励机制,进而影响行为,可以有效缓解现在表现得痼疾,例房地产。

第二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49后体制制度,最大的问题是激励和信息不对称,毛时代还要加上决策者水平极差流氓做派,所以成本极高呈递增态,有利的就是什么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具体某一方面的有效率,不过整体加权后最后是宏观长期无效率。实行这种体制制度是以摧毁产权和民间自治为代价的。近30年解决激励问题,信息不对称无解,所以要搞什么领导干部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台天天讲,英美社会高度自治,信息对称程度很好,所以不会有类似女人月事似的运动。成本很高,信息不足,所以各级决策者需要高人牛人来协助提高决策质量,不得已为之,目前中国的情况决定需要这样,还需要各种决策人是道德模范,中央台天天焦裕禄。10万中央大脑水平无需担心道德水平不知道,千万地方水平层次不齐令人忧虑特别是利益导向道德滑坡。最终条件成熟还是要走向市民社会自治社会,这个题目交织其他讨论起来无底了,打住。

随手写了些看法,很不严谨,不要在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