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三国决战、军事后勤等话题的一些思考 -- 一剑南来

共:💬37 🌺6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前面回复只看到第一句。再详细回复。

我在另外论坛在讨论诸葛北伐时提及(顶楼有链接):

出陇右而平关中,没有成功例子。孔明越境北伐四次,两次都是出祁山伐陇右,用力多而收获少,可说得不偿失。估计被东汉初隗嚣据陇右长期抗衡光武的事迹鼓舞。但还是脱不了割据味道,缺乏刘邦虎吞中原的豪情。

一出祁山,虽然三郡响应,但孔明三心两意,早早分兵安抚,而不是率主力前出街亭,先消灭数万魏军主力,整个局面恐怕就大大不同。即使马谡街亭不败,孔明分兵应付状况下,也容易被分头击破,数万魏军上陇后,蜀国无力吞下,至多也是个相持局面,以益州加陇右数郡,战略劣势不改。

孔明攻陈仓同时,从时间上算,实际还另外布置陈式率军攻武都、阴平,名义上是有效调动魏军,但究其本质,还是对取关中三心两意。

二出祁山前一年,孔明还派魏延出羌中,虽然取得不小战果,但在战略层面又大大提醒了魏国加强陇右边防,故二出祁山又无功。

到建兴十二年,孔明休养生息四年,大出兵斜谷,直插关中,但又只是盘踞渭南五丈原一带,既没能沿渭水东下,调动魏军主力决战,发挥野战优势,争取一战平关中;也不能出渭水之北,断陇右凉州与关中联系,取陇凉为蜀土。直至,大势已去,孔明即使不病亡,也无改大局。

故,魏延五千兵出子午谷,固然过于行险。但如在此策基础上再作规划,如一出祁山时,改为一出斜谷或散关,以数千精兵先取郿或陈仓,大军继出关中,以陈仓或郿为基地,或断陇右凉州与长安联系,以一部出祁山取陇右凉州,或主力长驱长安,决战渭滨。如此进军,无论如何也比全军出陇右好得多。

实际上,诸葛两出祁山、两进关中,真正粮尽退兵的只有两次,另外两次,一是街亭兵败,一是孔明病亡。在孔明极高明的组织管理能力下,后勤对蜀汉而言,虽重,但非决定性条件。毕竟,两次粮尽,一次是李严不得力,一次是打陈仓本就是仓促出兵,三心两意。

孔明乃至蜀汉北伐,最大问题,还是跟孙吴差不多,即我在顶楼提出的“老是三心二意只派些部队抱着抢掠的目的跟魏国打,没有孤注一掷决战的居心,结果,‘易于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

即主要是大局观问题,而不是后勤问题。

东吴陆抗是统率力极强的将领,攻围西陵时,东败魏军,西克西陵,战绩一时无两。但他帅数万兵连两千蜀兵守卫的永安都攻不下,说明什么问题?

即蜀汉长期以数万兵守卫的永安江州一线从来不会让蜀汉北伐时有后顾之忧。实际上,直到蜀汉灭亡前夕,永安都督是阎宇,魏军大军压境,阎宇帅主力支援,才只留两千兵给罗宪守永安。

有什么条件打什么样的仗。从巴蜀北伐成功的唯一例子是刘邦。他需要两线出击吗?他没有荆州就不能北伐成功吗?

坚壁清野问题,实际即后勤问题一部分。前已提及,后勤对孔明而言,不算很大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