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写给沉默的大多数-朱令案 -- 西行的风

共:💬592 🌺2716 🌵5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贝生有些话的确比较蹊跷

因为只讨论贝生的故事,所以只分析他自己的话或直接涉及他的事情。请暂时搁置别的“证据”。

贝生因涉及朱令案被北大劝退?他为什么要回答?他又为什么不回答?我以为贝生的可能回答,其实不是提问者想要知道的事情。不过,贝生回答与否,的确是重要的。

接下来蹊跷的事,主要不是贝生找谁或不找谁翻译邮件的始末,而是贝生在叙述遇到孙维这件事情时,前后为何不一致?这个事实冲突实在是毫无理由。还值得注意的是,找朱令同班同学的事情,有第三者参与(吴向军),提到至少两位朱令同班同学,以及大致时间和地点。就是说,此事由于贝生自己的叙述,有且仅有一个事实真相。我希望以后贝生就此细节说话会仔细一点。

找人手翻译邮件这个故事还真有点小问题的。贝生叙述里,人手问题是他们总结资料得出结论过程中的重大障碍,那么我们的印象自然是,如果朱令的同学们对她更关心更积极一些,医院可能会提前收到资料而提前做出正确诊断,朱令的现况可能会更好。(贝生找翻译遇到的诸多困难,学生气得很,倒像因为完不成作业而找的托辞。) 贝生是95年上网的,在运用这一新兴事物时,只遇到时间和天气的麻烦,没有遇到实质性的技术困难。上网没有发生不必要的拖延,找翻译反而拖延了时间。生死攸关的事,近在咫尺的专业援手,贝生事先事后没有考虑采用?这只有贝生知道。

提问者的九六年这个时间点以及其他一些话,我看是有针对性的,而且不像是说给你我听的。就好像贝生经常指名道姓提到的“政治因素”和“动机”,是他先公开提出来,却未必都是说给公众听的。

最蹊跷的细节仍然是我在另贴提到的:贝生是怎样出场的?

贝生的故事,属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类英雄救美人。从贝生自述可发现,虽然他与朱令的联系相当之少,但是他对朱令的帮助比她的其他大学同学都重要得多。这个拔刀相助的起源,可不是路见不平,而是由于无名氏一而再再而三地敦促!无名英雄仅仅说了几句台词就退场,这故事也太草率了吧。

通宝推:特里托格内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