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围绕脑科学而发生的若干玄想 -- 鸿乾

共:💬461 🌺824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网文:认知过程的稀疏表达

外链出处

他说:”人脑中神经回路对概念的表示是稀疏的,即一个概念仅仅由在反映速度和脑力消耗上取得一个折衷。人脑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接受外来刺激,编码出字典,凡是新来的概念,均试图用 字典稀疏表达。我们喜欢类比和联想就是底层应用字典编码倾向的表层反映“。

先评论他的这最后一句话。我认为,他这句话说到非常好,的确,这就是人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事实上,我们要用很大的强制力才能把自己从类比中跳出来,而进行完全的逻辑思考。而且,强大的联想能力,才正是完全逻辑思考的驱动力。那么,这是否就是底层字典的表层反映?应该是。但是,恐怕没有实验数据,至少现在没有。

再评论一下他的开始的句子”一个概念仅仅由在反映速度和脑力消耗上取得一个折衷“。其实,并不是折衷,而是脑的实质。脑活动要消耗能量,最低消耗能量而能达到相同结果的脑,才能在进化中活下来。因此,脑活动在大范围内是优化的结果。当初的那些稀疏表达的先驱研究者,正是从能量消耗优化而得到稀疏表达的认识的。

关于他的人们习惯用视觉去认识的见解,我提一个问题。美国人说懂了,说I see。中国不这样说。美国人说,I cannot visualize the problem,中国人也不这样说。是否的确是中国人比较少用视觉去认识?或许和语言有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